第357章 转变(二)(1 / 2)

抗日之少年将军 飘逸 3713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357章 转变(二)

林俊的总统办公室里,温度有些低,已然是进入冬天的季节。但龙泉北部地区还是有些气温偏高,并非像往常一样寒冷。这样的温度本来是很适合工作的,但林俊却觉得有些热,没有叫张国强,自己把窗户打开,一股凉风吹过来,让林俊的心里舒服一些。

平壤的各行政部门在减少,因为大批的职能部门在向汉城迁移,林俊接受了各方面提出的意见,一国的首都,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政治地位,所以他的地理位置也并非是随意设立的,最主要的不是他的经济地位,哪个国家最大的经济城市也不是首都,但政治中心一定是他的首都。

正统这个名词并非是指皇上和血脉相承,而是指人们心中的认可程度。龙泉共和国建国时间非常短,如用历史长河来比较,恐怕他的时间只能算滔滔河水中的一个水滴。

但是政府的运行效果是显著的,这才多长时间,从龙泉军占领朝鲜,林俊进入平壤,时间飞快的流逝,转眼一年时间过去。

龙泉共和国的人口比例,在局部地区已发生重大变化,平壤周围汉人的比例数在急剧增加。特别是取得锦州战役胜利之后,这才四个月时间,整整一个冬季从中国境内迁移进龙泉的中国人口超过伍佰万之多,他的数字超过一年时间前六个月的总和几倍。

但是林俊明白,相对于朝鲜人的数量,这六百万人口还是不多。相对于中国人的庞大基数,这些也根本不算什么。

对于身后有着四万万中国人,林俊并不担心,但他不得不向钱玉书他们下达指令,停止向龙泉半岛进行移民计划。龙泉共和国的经济承受能力,已到达了极限。

一个国家,一个政体,他能承受人口的正常增长,但是却不能承受人口如此爆炸性的增长。日本的几十年统治,朝鲜是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工业几乎是零,农业还是刀耕火种的小农经济,商业上是日本的掠夺对象,哪有什么国际贸易可言。就算是国内的消费流通,也是如同一潭死水。

林俊取得了朝鲜半岛的所有控制权,但他拿到手里是一个空白的三千里江山,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以顺平为工业中心,林俊在努力的打造一个北方工业体,南部收回,当然是以农业为主。朝鲜没有矿产资源,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地方。他的发展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发展高精尖端的科技,一个是走国际贸易。别人不知道,林俊是知道的,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区别。

但是这两项都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因为龙泉还在战争,脆弱的经济确承担着巨大的战争消耗。

龙泉军原来是在国内,有中国的资源在支撑,同时林俊单纯的是军事作战,很多地方是以缴获日本的战略物资武装自己。

但如今,龙泉立国,本境内已无日军,龙泉军去缴获谁呢?海陆空军的齐备,让林俊的消耗一下增大,一个能源就让龙泉军困难重重。

海上舰队强大的同时,也让龙泉共和国进入财政困难。一千七百万人口的朝鲜,建立龙泉共和国那天开始,短短的一年时间人口激增六百多万,这可不是一点点增长起来的。

这是一年时间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一,让龙泉共和国难以承担这样大的负担。本来见缓的经济迅速下滑,生活水平反倒不如以前。

日本对海上的封锁,让林俊根本没有贸易可言,大国之间的压制让林俊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行商业交往。

龙泉共和国的一切都来源于中国,但河北、山西、辽宁、内蒙这些地方刚刚光复,千疮百孔的经济自顾不暇,对林俊能做的也只有资源支持。

林俊命令在中国境内的谭登江,军队暂时停止一切军事活动。李桂琴协同商业部长张春旺立即去沈阳,开始商业谈判,为龙泉的经济缓和做努力。

但这些只能是解决表面的工作,却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随着林俊的命令,渤海地区海上顺流不息的移民大潮终于停止。

没有了大批的移民,空军护航和海军护航也相继停止,减少了大批的消耗,让林俊的战略物资有了个喘息的时间。

章晓离开平壤,去哈巴罗夫斯克,如今被回复以前名字叫伯力市,出任龙泉北僵地区行政区长。

林俊通知赫连宇,龙泉军做出了让步,并没有坚持120度线为国境的要求,而是以东经135度线为双方的国境线

如此一来,龙泉共和国只是得到了不足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并没有收回原中国的地方。

海兰泡,阿穆尔河上游还是在苏联手里。龙泉共和国与苏联的国境线确定,双方的谈判终于确定下来。

龙苏联合声明发表,庙街到安特坎海岸以外五十里海域,以南为龙泉共和国领土,向西从安特坎到伯力以东经125度为国境线,向东包括整个锡霍特山脉到鞑靼海峡,这些地方全都成为龙泉共和国的领土。

对于林俊来说,这些地方远远没有达到心中的理想,因为库页岛问题还没有解决。

林俊认为库页岛也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这里是龙泉的地方。

斯大林是坚决不会同意的,但其中一半在日本手里,苏联同意,如果林俊取得胜利,从日本手中得到库页岛南部,苏联可以承诺永久放弃这些领土。

对此龙泉共和国是十分自信的,当龙苏联合声明发表之后,钱玉书他们都松口气。

斯大林看到了龙泉军对对马岛的导弹攻击,自认他在远东没有挡住这些攻击的能力。只能给谈判代表伊万依里奇命令,同意这个方案。这样龙泉共和国取得了超过朝鲜半岛两倍的国土面积。

章晓亲自去伯力坐镇,龙泉北方地区从中国的黑龙江,龙泉内部向北疆区进行移民,加快那里的开发。

从海参崴到清津地区和惠山开始修建铁路。把苏联放弃的远东铁路和龙泉南北大铁路联系起来,加快北疆区的开发。那里有茂密森林,煤炭、铁、铜和石油,同时派出边防军进入北疆地区,用这些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

摆在林俊面前的是必须尽快结束对日本的战争,让龙泉进入和平发展的时期,加快经济建设。

因为暂时的目的林俊达到了,如果不能解决日本,林俊永远也无法真正的进入内部建设。苏联战争一旦结束,斯大林可能背信弃义,转过来解决远东丢失的土地。

虽然林俊抛出诱饵,用利益和威胁让艾斯特回国,美国暂时没有了消息,但罗斯福不会死心的。

种种迹象和这些危险的局势让林俊把在中国的龙泉第四军调往龙泉北疆地区,龙泉北部第一军也进入海参崴,第四军进入伯力。

这样龙泉军在中国境内只剩下一个军的兵力。对此日本方面到是很高兴。林俊不得不从中国撤出军队,进入他们刚刚得到的北疆地区,减轻了东北长春一线的压力。日军可以转过头来,对付北方黑龙江地区不断扩大的抗联部队。

由于进入沈阳的罗卓英并没有向外发展,所以中国东北进入稳定时间,但是取得张北地区和内蒙地区的中共军队确迅速壮大,让日本方面紧张起来。

可是山西、陕西都在中共手里,形势对日本并没有利。因为吉林和黑龙江以及内蒙北部成为孤立地区,处在龙泉共和国和中国军队的半包围之中,日本国内和东北的关东军已失去直接联系,刚刚上台的陆军部长东条英机也拿不出办法。

近卫文磨一连召开多次内阁会议,无法解决中国战场的问题。摆在林俊面前的困难,对日本同样是困难,丢掉整个东北意味着什么,日本方面也十分清楚,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双方形势谁都明白,所以日本同意开放九州岛,答应美国的要求重新签订日美贸易协定。

借着美国的力量,达到他们加强战争的能力。日美贸易协定的签订,美国在向日本输出战略物资,让日本的经济见缓。

军部大本营又有了狂妄的资本,日本方面有了战胜的信心。龙泉海军在黄海南部袭击日本商船,击沉美国商船的行为让日本几乎快高声庆祝,如果把美国拖进来,林俊必败无疑。

美国向龙泉派出人员进行交涉,日本方面在密切关注,但很长时间过去,确什么动静也没有。

近卫文磨心中开始没底,林俊到底和美国说了什么,为什么罗斯福没有了下文。特别派出外交大臣松岗洋右会见美国驻日本大使想弄明白。

对日本方面的小动作,林俊还是知道的,那是龙情局有强大的情报网络。林俊的办公室里三个特殊的人物在坐。一个是段秋明,一个范魁生,一个是林少凯。

这是林俊的三个特殊部队指挥官,已消失了很长时间,今天三个人一同出现在林俊的办公室。如果有人看到,那一定会猜到,这又是重大的军事行动。

三个人不知道林俊突然让他们来是有什么事,但是三个人都很聪明,这三个龙泉军的三条恶龙,不论到哪里那一定是掀起血雨腥风。

林俊在内室出来,三个人连忙站起来一起敬礼。林俊没有回礼,而是笑着说道:“干什么那么客气,不是说都是家里人吗?”

一听林俊的话,段秋明和范魁生立即变得随意起来,只有林少凯没有。

林俊笑笑说道:“三哥,三嫂怎么样?”

林俊这一刻看不出一点总统的样子,让林少凯很感动,虽然是兄弟,但毕竟地位在那摆着呢。但林俊的话充满了亲情的味道。

林少凯说道:“她很好,正在那生气呢?说要不是身体开始不方便,就一定跟我来。”

林俊没有见过郑苹如,这个为抗战牺牲的女子,那一年她仅仅二十三岁。可是林俊改变了历史,也同时改变了郑苹如的命运,这恐怕是林俊最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