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高心越小
不问因果有多少
独自醉倒
今天哭明天笑
不求有人能明了
一生骄傲
歌在唱舞在跳
长夜漫漫不觉晓将快乐寻找
风再冷不想逃
花再美也不想要
任我飘摇
天越高心越小
不问因果有多少
独自醉倒
今天哭明天笑
不求有人能明了
一生骄傲
歌在唱舞在跳
长夜漫漫不觉晓将快乐寻找
风再冷不想逃
花再美也不想要
任我飘摇
天越高心越小
不问因果有多少
独自醉倒
今天哭明天笑
不求有人能明了
一生骄傲
歌在唱舞在跳
长夜漫漫不觉晓将快乐寻找”
飞舞和晓晓快乐的歌声传来,琴瑟相合,歌舞相生,歌声中带着淡淡的沧桑与孩子的调皮,那明快的节奏唱出岁月的沧桑,岁月如握在手中的流沙,从指缝间一点点滑落。风舞动季节的羽翼,盘旋在时光的上空,记忆就像挂在窗户上的风铃,在耳边轻轻回响。“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目空一切也好”只有她们这样的女子才能唱出如此的歌曲,笑红尘,有几人能看破红尘,能笑看红尘。
“醒时对人笑,梦中全忘掉,叹天黑得太早,来生难料,爱恨一笔勾销,对酒当歌,我只愿开心到老。” 往昔不带,岁月流长。渐远的年华,斑斓的梦想,那些年少轻狂的热情,都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渐被打磨的所剩无几。掌心抚过沧桑的流年,沉淀了多少人的爱与哀愁。相思的阴霾在爱的世界里满目伤痕,如火的思念在胸口凝成了永远的痛。淡淡的心绪里溢满浓浓的忧伤,渲染了似水流年。还不如做一个开心的人,看破红尘,醒时对人笑,梦中全忘掉,感叹岁月无情,感叹此生难料,做一个无爱无恨的人,这样最好,能做到如此的又有几人?安丞相心中为之一动,他的女儿何时有这样的人生感悟,某一刻他觉得这不是他的女儿,他看尽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他经历过人生的悲欢离合,岁月积淀才让他有今天的顿悟,这个十四岁的女儿,一直是养在深闺中的花朵,她怎会有如此的感悟?
“风再冷不想逃,花再美也不想要,任我飘摇,天越高心越小,不问因果有多少”风再冷也不想逃,处境再差也要生存下去,人前对人笑,人后自己疗伤,他是秦月第一美男,多少人对他投怀送抱,但他都不为之所动,花再美,不是他的他不要,可若是他的他绝不让,安晓晓,你是本王的!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她的歌声,每一次,每一次她都会给他一个奇迹,一个震撼!
“今天哭明天笑,不求有人能明了,一生骄傲, 歌在唱舞在跳,长夜漫漫不觉晓,将快乐寻找。”这正唱出了晓晓的心声,今哭明天笑,她想怎样就怎样,旁人能耐她何?她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就为自己活着,女人就应该为自己活着,安晓晓就是要那么潇洒的活!
一首《笑红尘》,唱出安晓晓的内心,也唱出了秦月的经典,这是他们听过最好听的曲子,先是一首凄美的《倾尽天下》,接着是霸气内敛的《醉梦仙霖》,最后是看破世间百态的《笑红尘》,小王妃和太子妃的琴技超越任何人,依氏姐妹只能甘拜下风!
晓晓和云飞舞一人抱着琴,一人抱着瑟从高塔上缓缓落下,安晓晓脸上带着魅惑众生的笑,妩媚无双,黑发在大风之中飞舞飘荡,风姿绝世,动人心魄,看上去妖娆如嗜血的绝色妖姬;云飞舞白色的衣裳在风中飘扬,姿态优雅的抱着一把古琴,清贵冷傲,冷风吹着她的三千青丝,如瀑的长发在空中凌乱飞舞,清寂的眸光带着微笑,冷艳无比,绝世无双。
“啪啪啪!”清脆的掌声响起,金科状元杨玉泽的眸子里带着几分诡异,清贵无瑕的白衣状元风度翩翩的看着缓缓落地的安晓晓和云飞舞。
“四王妃和云姑娘的琴技果真是天下无双,我姐妹二人甘拜下风!”依蓝和依鸀抱着天魔琴心悦诚服的说道。
“想不到四王妃的琴艺如此了得,今天玉泽也想现现丑,还请四王妃和云姑娘多多指教!”杨玉泽诡异的看了依氏姐妹一眼,鬼魅的看着晓晓,似乎在挑衅?
“呵呵,金科状元说的是哪里话,你既然这么谦虚,我们自然是要指点你的,我们可是大度之人!”呵呵,人家安晓晓可是嚣张得很,听听,听听这态度,这语气,“我们自然是要指点你的”我靠,人家杨玉泽的书法可是出神入化,手中的“七煞笔”更是厉害,传说这支笔是杨家的传家之宝,亦正亦邪,颇有灵力,杨家就因为这支笔招来了灭门惨案,杨玉泽自小体弱多病,一直寄养在深山之中才保住小命。按道理说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处境,应该隐姓埋名,守护住自己家的传家宝,可他出山以后却高调的出现,还一鸣惊人高中榜首,弄得天下皆知他杨玉泽出山,也不知道这酒葫芦里装着什么药!
七煞笔,冥界之笔,可以掌管人间的生死,可以掌管幽灵的轮回,是冥宗的书写之物,千百年前神魔大战,七煞笔沦落人间,这异界之物落入凡间法力虽然被封印了,但一些基本的灵力还是有的,手中握有七煞笔,一生逍遥闯天下。潇洒功乃是杨家自创之功,要练此功,无需自功,但此功要求的难度很大,只有潇洒之人方能修炼,问津世上潇洒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如此功练的最高境界是终极潇洒,威力远大于前面的功夫,泡妞骗钱赌博无一样能离开此功,此功一出,天下无于争锋,杨玉泽带着灭门之仇,潇洒功的功力已经被他创造出另一个神话,至今无人知晓这神话究竟有多神话,那些蠢蠢欲动的江湖人士也只能静静等待,看什么时候能出手夺宝。(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