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明永历十二年腊月十三日,滇都昆明。</p>
三十五岁的天子朱由榔身着一身赭黄色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端坐御座之上,面容憔悴。</p>
虽然极力撑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帝陛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p>
衮服双肩上的日月,背列的五色星辰好似巨石一般压在这位大明天子身上,叫他喘不上气。</p>
大殿之上,朝臣们乱作一团各自争执不休,哪里还有一分朝堂议事的模样。</p>
“咳咳...”</p>
朱由榔实在看不下去,用干咳的方式打断了朝臣们的争执。</p>
“如今之事,诸卿怎么看?”</p>
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指挥使文安侯马吉翔率先出列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当移跸滇西,暂避锋芒再做谋划。”</p>
马吉翔的态度也是如今大多数朝臣的态度。</p>
如今清军兵锋极盛,大明又丢了贵州。</p>
这种情况下云南便没了屏障,昆明城成了靶子,破城是早晚的事。</p>
若不趁着清军还没有来趁早跑路,等到清军兵临城下再想走就来不及了。</p>
去滇西是个不错的选择,怒江天险可以作为屏障守上一守。实在不行还可以进入缅甸避难。</p>
翰林院讲官刘菃却有不同意见,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臣闻蜀中全盛,勋镇如云,而巩昌王全师遵义,若幸蜀图兴,万全之策也。今滇云四面皆夷,车驾若幸外国,文武军吏必无一人肯从者。就使奔驰得脱,而羽毛既失,坐毙瘴乡矣。惟建昌连年丰稔,粮草山积。若假道象岭,直入嘉定,养锐以须,即或兵势猖逼嘉阳,战船、商船一刻可刷数千艘,顺流重庆,直抵夔关,十三勋闻圣驾至,必夹江上迎。乘此威灵,下捣荆襄之虚,如唾手尔!”</p>
朱由榔点了点头,他也是觉得经建昌入蜀是个不错的选择。相较于贫瘠的滇西,四川乃是天府之国。虽然这些年历经战乱萧瑟了不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远不是滇西可比的。</p>
“晋王觉得呢?”</p>
朱由榔又望向了李定国。</p>
作为永历朝廷最忠实的守护者,晋王李定国的意见显然十分关键。</p>
如今的李定国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大西王子了,而是成长为一代战神。两蹶名王的他曾经让永历朝廷一度看到了翻盘的希望。可惜最终还是因为内耗而功亏一篑。</p>
孙可望叛变投清后,大明的实际控制范围仅剩下云贵川三省之地。</p>
如今贵州又已失守,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p>
李定国身材十分魁梧,站在那里就如同一座小山一般。</p>
只见他冲天子行礼奏道:“启禀陛下,臣复议刘讲官之言。此时移跸建昌,必经武定。但武定荒凉,必走宾州一路,庶几粮草为便。”</p>
见李定国也赞成,朱由榔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龚爱卿、王爱卿便准备移驾蜀中相关事宜吧。”</p>
户部尚书龚彝、工部尚书王应龙当即出班领旨。</p>
大军迁移,粮草事宜乃是重中之重。</p>
至于扈驾事宜,朱由榔则交给了广昌侯高文贵。</p>
“既如此,便散朝吧。”</p>
朱由榔一应吩咐后只觉得有些疲惫,不耐的挥了挥手。</p>
...</p>
...</p>
当日晚上,朱由榔突然昏倒。近侍韩淼急忙传太医前来诊治。</p>
听闻天子昏倒,太医院的太医们遂提着药箱前来看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