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贵州。</p>
吴三桂的愤然出走惹得鳌拜勃然大怒。</p>
为此他特地找来洪承畴,要联名上书弹劾吴三桂。</p>
在鳌拜看来吴三桂此举十分恶劣,虽无叛变之实,但有叛变之意,治他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p>
对此洪承畴自然乐意见到。</p>
他早就想要弹劾吴三桂,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罪名。</p>
如今吴三桂终于忍不住自己犯了大错。</p>
洪承畴若不趁机踩上一脚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p>
何况现在还有鳌拜牵头此事,洪承畴只需要署名躲在背后即可。</p>
这也正符合他老阴比的身份。</p>
在洪承畴看来吴三桂固然兵强马壮可以一用,但也只是如此。</p>
与清廷大军相比,吴三桂的那所谓几万精锐根本就不够看!</p>
站在清廷的对立面,吴三桂就是在找死!</p>
洪承畴是不担心吴三桂降明的。</p>
本是明臣,先降李自成再降多尔衮。</p>
吴三桂可谓是名正言顺的三姓家奴。</p>
在这点上,洪承畴自愧不如。</p>
这样一个三姓家奴,永历帝还敢要?</p>
所以现在吴三桂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p>
拉出去单干?真以为这么容易?</p>
别的不说,就说大军日常所消耗的粮食就不是吴三桂解决的了的。</p>
除非他去抢。</p>
但若他真的明抢,和山贼马匪有什么分别?</p>
那样的话他麾下的将士愿不愿意跟着他继续干都是一个问题。</p>
洪承畴的目的不是逼反吴三桂,因为他断定吴三桂根本就不会反!</p>
至于鳌拜嘛确实有些难缠。</p>
洪承畴觉得仿佛他做了一件驱虎吞狼的事。</p>
但再怎么说鳌拜愿意出力,上三旗的战力比之吴三桂的部众也是有过之无不及。</p>
总的来说,吴三桂能做的事情鳌拜都能做。吴三桂做不了的事情鳌拜也能做。</p>
无外乎鳌拜麾下军队更为骄横一些。</p>
毕竟是上三旗的旗兵老爷,骄横一些就骄横一些吧。</p>
不就是强抢民女嘛,当地女人那么多抢去一些也无伤大雅。</p>
只要八旗老爷们开心了愿意出力了,那一切就是值得的。</p>
洪承畴的目标就是早日灭明永绝后患。</p>
唯有如此通过几十上百年的时间百姓们才会打心眼里承认大清的统治。</p>
当所有人都成了奴才就不会太过关注洪承畴这个大奴才。</p>
洪承畴唯有通过把所有人拉低到和他一个层次,才能不在史书上留下骂名。</p>
百年之后,人们提起他洪承畴的大名或许还会称赞一番。届时他在史书上的形象或许还是开国功臣。</p>
若是这样他就能彻底洗白,岂不美哉?</p>
...</p>
...</p>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p>
朱由榔这些时日真真切切体会到一国之君的不易。</p>
处处需要考虑,处处需要平衡。</p>
你需要顾及的不仅仅是满朝文武的看法、情绪,还有天下人的看法情绪。</p>
你的一举一动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国运。</p>
让朱由榔有些欣慰的是,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刺激下,大明形势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