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逢知顿了一顿道:“有些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处理起来很灵活。朝廷如今正在用人之际,是不会苛责忠臣良将的。梁总兵你说呢?”</p>
梁化凤如何听不明白马逢知的意思,只得劝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若是人人都像提督大人这样想,谁去抵抗明贼?都指望别人出头吗?”</p>
马逢知的意思是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但都想做个子低的,没人做个子高的怎么办。</p>
在梁化凤看来,虽然马逢知没有真正意义的通郑,但其实本质也差不离了。</p>
只是这种意义的通郑是一种较为狡猾的方式,轻易抓不到证据。</p>
要和马逢知同流合污吗?</p>
梁化凤不知道。</p>
他此时此刻很迷茫。</p>
一方面马逢知是他的顶头上司,违拗上司是不智之举。</p>
另一方面,忠君思想深深存在梁化凤的心中。</p>
这么做对得起顺治皇帝吗?</p>
毕竟他也是食大清俸禄的啊。</p>
见梁化凤陷入沉默,马逢知也不催逼而是端起茶盏品起茶来。</p>
他觉得梁化凤是一个聪明人,其中利害关系是能够想明白的。</p>
其实在马逢知内心深处,是有些希望郑成功做大的。</p>
所谓养寇自重说的便是如此。</p>
只有郑成功强大了,对清廷有极大的威胁,马逢知这样的人才会有用武之地。</p>
若是天下靖平了,这种拥兵数万的武将反倒是会成为朝廷忌惮的对象。</p>
加之马逢知的经历,顺治皇帝更是会睡不踏实,甚至会欲处之而后快。</p>
所以站在马逢知的立场,他既不希望清廷灭明,也不希望明廷灭清。</p>
就现在这个互有胜负的状态便挺好的。</p>
马逢知既不需要永远忠于清也不需要忠于明。</p>
他忠于的只有利益。</p>
骑墙派的精髓便在于此。</p>
沉默了良久之后梁化凤终于发声。</p>
“提督大人,末将想明白了。末将听提督大人的。”</p>
马逢知闻言大喜,喜笑颜开道:“这就对了嘛,本提督就知道梁总兵是个聪明人。都是替朝廷办差,何苦互相为难呢。”</p>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梁化凤还是很识趣的嘛。</p>
“如果提督大人没有别的事情,末将便先告退了。”</p>
梁化凤觉得十分疲惫,强自撑着拱了拱手。</p>
“嗯,梁总兵先去休息吧。”</p>
马逢知和声道。</p>
搞定了梁化凤,马逢知心中悬着的一颗石头总算落地了。</p>
如此一来没有人多嘴,他便可以按照计划消极抗明。</p>
虽然不能明目张胆的派出信使向郑成功表明态度,但马逢知却可以用沉默的方式向郑成功示好。</p>
郑成功是个聪明人,一定能够明白的。</p>
打起来,打起来吧。</p>
只有世道乱了他的日子才好过。</p>
最好明清双方打的两败俱伤,他才好从中渔翁得利。</p>
...</p>
...</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