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李国英可谓是四川清军的老对手了。此人阴狠毒辣,手段残忍,为了达到目的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p>
他憋了这么久,终于憋出了一肚子的坏水。</p>
不得不说李国英选择的进攻四川的时机很完美,恰恰是在太子和文阁老离开四川之后。</p>
天子和晋王东征时几乎带走了大部分主力。</p>
太子和皇族东迁又带走了几千锦衣卫。</p>
如今整个四川的驻军加在一起也不过几万人,十分捉襟见肘。</p>
李国英若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就要拿下四川,那真的有一场硬仗要打了。</p>
归根到底还是汉中的位置太关键了。</p>
方眼历史,历来是谁控制了汉中谁就占据了主动。</p>
如今汉中在清军手中,他们便进可攻退可守。</p>
明军则只能被动防御,而且不知道清军什么时候会突然杀出。</p>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p>
这次李国英入寇就是这样。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的示警。直到清军进入保宁境内,斥候才发出报告。</p>
马忠心里将李国英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但还是得亲自去视察城头防务。</p>
要是保宁城有失,巩昌王还不得把他的脑袋砍了。</p>
“都把石块滚木搬上来,仔细着点。鞑子若是来了,这些就是救命的家伙事。”</p>
马忠厉声下令道。</p>
在他看来清军是一定要拿下保宁的。</p>
没有保宁这个桥头堡,清军就是无根浮萍,立不住脚的。</p>
绕过保宁去打成都?这绝对是找死的行为。</p>
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没有接应点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包饺子一波吃掉。</p>
李国英又不是蠢材,这个道理还是应该懂的。</p>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李国英都会尽力拿下保宁,再以保宁为中转站和补给点进一步向成都方向挺进。</p>
对明军来说保宁也是绝对不容有失的。</p>
所以马忠才会去向成都求援。</p>
只要成都多派一些军队来,守住了保宁那样成都也不会有危险。</p>
但如果保宁守不住,成都怕是也悬了。</p>
马忠最担心的是吴三桂在这个时候也派兵北上攻打建昌。</p>
建昌如今的兵力怕是一万都没有。</p>
若是只应付李国英明军勉强还能扛得住,再加上一个吴三桂,就真的顶不住了。</p>
好在吴三桂眼下已经和清廷翻了脸,跟李国英之间应该是不会有什么联系的吧?</p>
马忠摇了摇头不再去想。</p>
即便吴三桂真的要北上进攻四川也不是他能管得了的。</p>
他还是想想怎么抵挡李国英的攻势吧。</p>
保宁城中的百姓一共只有两万人,是一座真真实实的边关城池。</p>
马忠能够征集的民壮不多,不过他还是征集到了五千人。</p>
他下令命这五千民壮协助烧制金汁并搬运一些守城器械。</p>
若是清军攻城,这些民壮多少可以发挥一些作用。</p>
…</p>
…</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