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刘兴明挑选出了五百人,刘体纯不放心又给增加了五百人,最终凑了一千人整。</p>
择日不如撞日,刘兴明思忖一番后当即就决定出发。</p>
包括李定国在内的一众将领设宴为他践行。</p>
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p>
可他们现在已经在比阳关更西更远的位置。刘兴明要带队穿过河中,前往萨非帝国。</p>
这是何等一个挑战啊。</p>
刘兴明非但没有感到丝毫的恐惧,反而生起豪情万丈。</p>
也许他就是历史的开创者,也许一百年后他的形象也可以像当年出使西域的张骞那样跃然纸上,永垂不朽。</p>
有无数新的东西等着他去书写,他将不仅是历史的参与者,还是见证者。</p>
…</p>
…</p>
伊斯坦布尔。</p>
僧格坐在庭院里,望着不远处泛着宝石蓝色的海面,心情很是复杂。</p>
原本以为入宫面圣见过苏丹陛下之后,很快奥斯曼帝国就会采取行动,对大明用兵。</p>
可现在看来苏丹陛下并没有向他承诺任何事情,相反把他晾在了一边。</p>
僧格最怕的就是出现这种情况。</p>
因为这意味着苏丹陛下根本没有把他说的事情当做一回事。</p>
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苏丹陛下确实对东方有兴趣,但他的注意力目前只是放在了远征欧洲上。</p>
那他现在算什么?在奥斯曼帝国避难吗?做一个富家翁了此一生?</p>
僧格要的可不是这个。</p>
他要的是打回去,复仇明军,让李定国跪在他的面前乞求求饶。</p>
他曾经受过的那些侮辱都要让李定国和明军将领们加倍奉还。</p>
而这需要苏丹陛下向大明用兵,大举用兵。</p>
单纯的几万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僧格需要奥斯曼帝国出最少十万人,不是二十万人。</p>
都说奥斯曼军队所向披靡,举世无双。</p>
僧格十分想看到奥斯曼大军越过葱岭,进军河中,从而进攻西域。</p>
可这似乎渐行渐远。</p>
不行,他绝不能被苏丹陛下遗忘乃至于淡化印象。</p>
一旦如此,再想引起苏丹陛下的注意就难上加难了。</p>
要知道,苏丹陛下日理万机,一天中见的人不计其数。</p>
也许过上几天后苏丹陛下就会把他这个人忘记了。</p>
僧格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p>
但是这一切都得仔细筹划,绝不能莽撞。</p>
毕竟这个时候再入宫面圣肯定会引起苏丹陛下的反感,最好是借着苏丹陛下出宫游玩的时候设计一场偶遇。</p>
这样苏丹陛下绝对不会感到尴尬和厌恶。</p>
对僧格来说,现在必须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p>
僧格又想起了第一次带他入宫的那个宦官。苏丹陛下的行踪肯定是宦官最清楚了,如果僧格可以贿赂到这个宦官就能掌握苏丹陛下的行踪。</p>
…</p>
…</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