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单方扶正(1 / 1)

农家小中医 紫云飞 929 字 2022-12-18

艾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单方也能治病。但是很多学医的人根本不看好单方。这单方和药方到底是不是一回事。作为中医的传承人,艾香知道医院医生和民间流传的可治病的方子都叫做药方。民间也有将一味药材的药制剂叫单方,或者丹方。实际上,这里面有一点误会,丹方指的是古代炼丹的方术,和民间百姓口中的单方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又或者是音同字不同罢。复方则是两味药或两味药材以上的药剂,据白爷爷说这种也叫做偶方和重方。还有一种叫验方,就是医书都没有记载过的,民间用事实证明,临方上有疗效的,这在民间又叫偏方。而偏方则是民间流传较广,由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经验累积的中医药方,更不见医药经典著作。秘方就更神奇的,那是有冶疗奇效或特殊配制的奇特方子,也叫禁方,都是指不外传的特效药。艾香曾经以为,所谓的秘方就是祖传的,秘而不宣的,其实这在医学上来说都不是正规的名词。一提到秘方,就让艾香想起了现代不少的江湖游医,这其中不乏有真本事的,但更多的是包医百病的骗子。艾香记得她小时候一个邻居阿姨好像是得了乳腺方面的疾病。在月工资只有十二元钱的年代,她动一个手术好像是要三百元钱。那阿姨的老爸是一个顽固派,坚持不让动手术,还放言给她老公:你就用那三百元钱买东西给她吃,想吃啥买啥,吃了死了也不找你。阿姨没有主见,听了老爸的话只顾着哭。想着都要死了的人了,她干脆将亲戚走个遍,也省得没有遗憾。在自家小姑的家里的时侯,小姑带着她去赶场,那个偏僻的小镇上有一个卖草药的老头。“听人说他每一次逢场都在这儿摆摊,生意还不错,说是祖传的秘方。”小姑突然间道:“要不找他买点草药试试看?”这一试就有了奇迹,那个阿姨吃了三幅药后意外的发现包块没了,也不疼了。再之后也就没管了,直到白艾大学毕业,那阿姨都还活得好好的。这也更坚定了她学中医的信念。当然,这一意外的情况被自家爷爷知道了说那是偏方治好的。药医有缘人,这是爷爷最爱说的话。白艾曾经问过爷爷,若是他能否给那位阿姨看好病。爷爷笑笑并不言语。爷爷的中医只是一个小小的铺子,在那个年代也不出名。而阿姨去的却是当地最具有科学专威的医专医院,用很多人的话说:大医院都治不好的病,你怎么可能看好呢。所以,爷爷选择了低调。这大约就是和爷爷没有缘份的原因吧。不过,从那时候起,艾香就觉得偏方依然治病。偏方、单方、复方、验方,艾香觉得能治病的都是好方子,都值得正眼相看。而不是被人小觑,被人鄙视。所以这一次,艾香决定为单方正名,在她编写的书里,给单方偏方留下很大的空间地位。中医方药有七种:大、小、缓、急、奇、偶、复,单方实属奇方。单味药物和食物有防病治病的疗效,也深入人心。比如冬瓜皮能消退水肿,鱼腥草能治急性支气管炎等,类似这种简单易行疗效立现,花小钱治大病的实例为何不写下来呢。单味中药治百病,一草一叶皆神奇。艾香有了这种想法后就决定分门别类的编写了。只不过,相对于民间的传说,她更多的是也注意了一些理论方药为指导,而且特别备注不能擅自乱用,滥用,要有有经验的大夫的指导下选用,以免发生药不对症的异常情况。人的体质是各异的,就像吃芒果有人过敏,有人对葫豆绝缘一般,各体差异也会出现危险。一方治多病,一病多用方,在大夫看来完全都是正常合理的。艾香要编写的这本书,只要是用来指导同行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一种简单、有效、适合患者的处方。“你还不休息?”伍志帆发现自家媳妇儿最近老呆在书房。不,确切的说是从药坊回来就进书房,他总是催了一次又一次都还不来睡。甚至有两天晚上自己独守“空闺”,而更多的时候他想要谋取一点福利就会被“太累”给拒之门外。媳妇儿这现象太反常,伍志帆忍无可忍走过来抗议。“等一下吧!”艾香几乎是瘫在了椅子上:“还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什么情况?等知道艾香是想要写书的时候伍志帆就只能写一个大大的“服”字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艾香苦笑道:“这注定是一次艰难的旅程了。”“媳妇儿别怕。”伍志帆连忙表示他是后备力量:“你想要做点什么告诉我就行了,哪用得着你亲力亲为呢。”不就是一些单方偏方秘方吗?伍志帆决定派人出去打探一番就行了。艾香没有阻拦,但是她会在收集的这些单方中做实验。有了疗效才正式上书记载。都说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而艾香就要在这儿创造奇迹了,她要变成伟大的女人,背后也会有伍志帆这个男人甘当垫基石。艾香有时候觉得真的很幸运,伍志帆在这个朝代属于杀神级别的大神,却甘心当自己的绿叶,这种幸福是前世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