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图个积德行善发大财(1 / 1)

转天,戴亮就赶车去县里办年货了。烤肉店也正式放假,伙计、厨娘都回去休息。至于打更的不可能歇,林素还特意嘱咐戴亮,让他按照两位老爷子的身材,带回两身新衣服、新棉袄。林素在北崴子沟呆的比较舒服,有那么一瞬间都想着在这边过年了。可也就是一瞬间,毕竟她还想回去看看除夕之夜的抢头香呢。各地抢头香为的就是盖学堂。今年据说月国的农村,已经有了不少学堂。虽然只是教些认字、识数,最起码年上几年,做个杂货铺的账房,还是绰绰有余。她的期望是十年之内,让整个月国的百姓,都能摆脱文盲。当然,这个期待应该也是七皇子的想法。趁着戴亮去县里,这天早上,林素跟荆帆一起过去送饭。也见到了传说中的孙、钱两位老爷子。荆帆给林素做了下介绍,二位老爷子忙不迭冲着林素行礼说:“钱井/孙阳,见过东家。”林素伸手扶起两位老爷子,看着他们的穿着,道:“二老别这么大的礼,小妇人不敢当。快快请起。”“多谢东家。”两个老头互相借力,站起身来。林素让他们坐下,这才又开口道:“今儿我过来见见二老,也是听荆帆、我三哥他们说,二老在这打更。打更责任大,作为东家,理应过来看看。”孙阳听到这话,忙不迭摇头,道:“东家这话说的老头子不好意思啊。如果不是有咱们这库房,老头子也没有个进项,更别提吃东西了。”钱井桌下碰了他一记,老爷子也不在意的继续说:“呵呵……没事儿。我那点儿糟心事儿,村里谁不知道啊。儿大不由爹,算喽。”林素闻言,把饭菜推给他们,说:“二位老人家,咱先吃饭。吃完饭有事儿我跟你们说。”“好,好。”两个人应下,赶紧端碗吃东西。早饭就是米粥、肉包子、外加小咸菜。清淡,营养,还有细粮。两位老者吃不少。都说老饭粒儿,老饭粒儿。林素今日算是见识到了。基本上两位老人每人都是一碗高粱米粥,六个肉包子。正经的东北肉包子,一个包子赶上三个小笼包的大小。虽然迟了这么多,可是两位老人的身形却不胖。都说有钱难买老来瘦,眼前这俩,怕是还能活好几年呢。等他们吃完,林素桌下交叠着腿,道:“钱伯、孙伯,我想问一下,咱们村里一直以来都没有族长吗?”二人闻言愣住了,随后钱井轻叹口气,点点头道:“以前有的。不过那家……唉,那年旱灾,村里人死了大半。族长一家无一幸免,全都没了。打那以后,就没人再做族长了。”“更何况……村里本就生活不好,谁能当这费力不讨好的族长!今年要不是荆管事、戴管事过来,只怕村里人又要挨冷受冻喽。”孙阳虽然没说话,不过却也点点头。林素见状,轻舒口气,说:“二位老爷子,如果我让咱们里正来做这族长,你们觉得可以吗?”“戴管事?!”二人异口同声,见林素对他们颔首,老爷子们对视一眼。孙阳想了下,不解的看着她,问:“图啥呢?这个里正说到底戴管事都不该做。”荒地收不上税粮,戴管事自掏腰包的事儿,他们都知道。如今又要做族长,这只怕……林素靠着椅背,轻声又道:“不图啥,就图个积德行善发大财。”“积德行善?”钱井重复。“发大财?”孙阳疑惑。这二者,有关系吗?林素手指轻敲着桌面,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意思。“没什么不好以理解的。我开门做生意求得就是个‘财’字。可这财运不是谁都能有,时时会有。”“人不存善念,谁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关门大吉。有句话不是说嘛,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我这生意虽然不带毛,可铺排太大,我也得注意点。”“修桥铺路是善事,盖学堂也是善事。所以我这一年没干别的,赚点钱做做善事,换取来年财运亨通。至于让戴管事做族长,也是为了方便我明年的生意。”说到这儿,看着孙阳又道:“还有就是警告一些人,该尽的孝道要有,该负的责任要负。”最后一句话说完,孙阳直接低下了头。钱井也理解这话意思,看了眼身旁的老伙计,说:“如果东家是这个安排,那老头子我没有意见。”孙阳没有吱声,但也配合的点头。林素见状,心里悬着的石头放下了。不管年后戴亮要怎么做,首先得老人家自己愿意。如果人家不愿意,做的再多,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话既然说到这儿,那我就再跟你们说一嘴,也是跟那叫王方的,先礼后兵。麻烦老人家回村以后带个话给他们,就说来年我要买荒地、盖学堂。”“红契、白契我都办,如果到时候有人阻拦,别怪我去县里报官。旁人我不知道,但‘凌夫人’这个名号,应该在辽东府还有些名气。”“如果对方耍泼,或者说我仗势欺人,那就有县衙来决断。明年学堂盖好,会让人在学堂旁边加盖一个杂货铺。”“我来的这两天发现,村里买东西不方便。就是去镇上,也不能当天去、当天回。附近的村相信也是这个情况,所以开个杂货铺,方便大家。”“到时候这杂货铺,就由孙伯来照看。记账有专门的人,只要东西别卖丢了,其他都好说。”孙阳一听让他照看杂货铺,一时之间有些心里没底。钱井看了眼身旁的人,用手肘碰了下他,说:“愣着干啥,赶紧谢谢东家啊。”说白了,人家就是给他找个事儿干。省的白天在家一个人孤单。他们俩情况不一样,他虽然也一个人独处,可是中午、下午,闺女都会过去给他做饭。孙阳有些激动。嘴巴哆哆嗦嗦出不来声,只能不住的点头,表示自己愿意。荆帆起身,把空的碗筷收拾起来,这时库房的门推开了。进来一位妇人,看着年纪不过三十上下。“爹,咋还没回去啊。哟,荆管事在啊。”荆帆点点头,把食盒放在一旁。钱井冲着闺女招招手,等人走进后,道:“宝丫,这是客栈的东家凌夫人。”钱宝丫一听介绍,忙笨拙的心里,说:“小妇人见过夫人。”林素起身,把人扶起来后,道:“拜我干啥,我跟你一样,都是嫁做人妇的女人。”钱宝丫听到这话,忙不迭摇头,说:“夫人客气了,我怎么能跟夫人比啊。我爹能有这份活儿,多谢夫人了。”“各取所需罢了,不用道谢。”林素说完,拉着她坐下,上下打量。长得跟钱井一模一样,走在外面一看就知道是父女。钱宝丫看着手上的柔夷,同为女人,她的手可真嫩啊。“你家如何?家里几个孩子?”林素轻声问着,闲话家常。钱宝丫抬头,有些拘谨的回答说:“我……我家三个娃儿,生活的还,还可以。今年因为佃地给客栈,赚了些,能过个富裕年。”林素见她这样,自己也挺不自在的。忙不迭开口解释着道:“你别害怕,我就跟你唠唠家常。听闻你很孝顺,白天还过去给你爹做饭。”钱宝丫没有放松,反而更加拘谨。轻轻点头之后,说:“我爹养我不容易,可我是嫁出去闺女,不能把我爹带在身边照顾。好在没有出村,就在村里,平日抽空过去洗洗涮涮,公婆也能理解。”钱井听到这话,也替自己闺女解释着说:“东家,我老钱不是夸嘴,我这闺女真挺好。美中不足就不是儿子,要不然……”“看钱伯说的,姑娘、儿子还不一样?闺女贴心,照顾着你,多好啊。”钱井张了张嘴,后面的话全都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