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渴了。”小月也要了一杯。
两人喝了些水后,各自感到犯困,于是熄灯睡下了。
午夜,房间天棚上传来细微的窸窸簌簌声,吊顶石膏板被轻轻移开,尼朵和杨林两人悄悄的跳了下来。
“她俩都已经喝了‘百花散’。”尼朵随手将暖瓶和茶杯中剩下的水统统倒进了马桶,然后换上等量的自来水,要防止她们明早起床误饮,否则继续昏迷就露馅了。
月光透过窗棂散射在屋内,二丫那只不离身的背囊就撂在她的枕头边上。尼朵伸手拎到地上轻轻的拉开拉链,从中取出一卷画轴,解开系带将画展开。
几个隶书字题跋《敦煌夜魇图》映入眼帘,明月高悬,浩瀚的戈壁滩,山上连绵的石窟还有一座古城堡。
“瞧,这裏还有几个人,奇怪,他们竟然还会走动!”尼朵惊奇的叫了起来。
杨林默默的望着画中的人,有个穿清朝皇帝衣服的高大男人,不过脑后并没有拖着一根长辫,身旁是个戎装黑披风的女子,体态婀娜,正搀扶着他慢慢行走。城门楼下还有两个男人仰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好像在交谈,一只瘸腿的黑猫在四周溜达着。
“太匪夷所思了,难怪楚大师叮嘱要看住这个卷轴呢?”杨林惊讶不已的说道。
尼朵默默的盯着画似若有所思。
“收起来吧。”杨林动手重新将画卷好,系好布带放回背囊内,撂到二丫的枕边。
两人悄无声息的跃上天棚,移上石膏板,爬回到尼朵的房间。
“尼朵,楚大师非常重视这次行动,接应的人也很快就到,我们可千万要盯紧了。”杨林叮嘱了两句,然后开门回自己的房间。
尼朵点点头,随即轻轻的关上了电灯……
次日一清早,大巴司机招呼旅客们起床,大家简单的吃了早餐陆续登车,预计黄昏前就可以到达本次旅程的终点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中甸了。
山势越来越高,道路崎岖难行,空气也逐渐稀薄起来,大巴车喷着黑烟艰难的爬行。在翻越雪山的那一段,尽管还是深秋季节,雪线以上的道路都已结冰,乘客们提心吊胆的望着车窗下的万丈深谷,生怕一不小心滑落摔个粉身碎骨。
翻过雪山后,面前赫然出现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蓝天白云下可见远方的皑皑雪山,成群的牦牛在悠闲的吃着草,藏民的木屋掩映在灌木丛中,空中盘旋着喜马拉雅山鹰,景色自然壮美和古老苍凉。
日落前,汽车驶进了中甸县城建塘镇。
车上的乘客大都是本地人,纷纷拎着行李各自回家,二丫和小月下车后先找了家客栈住下,然后打听塔巴林寺。
“‘塔巴林寺’,也叫‘书松尼姑寺’,就在去德钦的途中,这个时节还可以去,等到冬天大雪封山路就不通了。”店家告诉说。
两人颠簸了一整天,胡乱吃了点东西就睡下了。
中甸县城很小,只有一条街,小客栈也寥寥可数,杨林和尼朵住进了另一家客栈,透过窗子可以望见对面的客栈大门,两人决定轮流进行监视。
杨林拨通了京城电话,向楚大师报告了情况,并告知自己住宿的客栈房间号。
“接应的人也应该到了,我会通知他们到客栈与你们会合。”楚大师说。
“我们接下来如何行动?”
“不要轻举妄动,悄悄的跟着她们就行了,一切等我到达后再说。”楚大师挂断了电话。
不久,传来了敲门声,接应的人到了。
门开后走进来道士装扮的三男一女,身后跟着杨林属下的那个司机小韩。
“头儿,我把他们送过来了,这位便是京城里来的衞道长。”小韩介绍说。
“道长,她们就住在对面的小客栈里,目前一切正常。”杨林简单介绍了下情况。
“楚大师明天将会赶到这裏,一切都等他来了之后再作定夺。”衞道长吩咐道。
“好的,先安排你们住下,这裏地处偏僻条件有限,只能将就一下了。”杨林吩咐尼朵再开几间房。
“老尼,高原昼夜温差大,你我两人住一间也好相互取暖。”茅大悄声说。
“是啊,听说夜里很凉的,”茅二赶紧抢过话头,“二师兄骨瘦如柴,哪儿还有热乎气儿?你看我浑身上下都是肥膘,热量极大,还是我们住在一起比较合适。”
老尼“咯咯”笑道:“你俩就别妄想了,本姑娘喜欢和有智慧的人同居一室。”
茅大茅二一听目光都投向了衞道长,急忙争辩说:“大师兄哪儿有什么智慧?别看平时道貌岸然的样子,那是掩饰其头脑愚笨的拙劣技俩,茅山上最没智慧的就是他了。”
“住嘴!”衞道长气得三缕胡须都翘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