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村民的热情(1 / 1)

“呦呵!地主老爷起来了啊!”直到上午十点多,吃过早饭的张汉扬才优哉游哉的出门,刚一开门,吴同林就开始打趣,张汉扬没好气的回答:“滚!我在院子里干活呢!”“就你?还干农活?”吴同林不相信的跑过来,进入院子一看就傻了眼:“汉扬,这真是你干的?”“嗯哼…...!”张汉扬虽说对异能的控制扔十分粗暴,做不了太精细的农活,但用异能来种田,效果实在是太强悍了些。翻地,异能一出,土壤自动翻好,比耙过还要均匀,缺点就是有点儿高低不平。封垄,或许看上去有点儿像长虫过路,扭来扭去,大致上还是不错的。让吴同林惊讶的不是这些,而是张汉扬居然将院子里的近一亩地全都整理好了。清理地面的杂草和灌木小树之类,将土地全翻一遍,再将大块的土壤敲碎,平整封垄播种,哪一项都需要花费不少力气和时间。这样的工作量,就是一个壮劳力,在没有牲畜的情况下,想要全部干完也不容易,却被一个很少干农活的张汉扬做完了,这效率也太惊人了一些。当然,各种农具张汉扬还是都准备了一套的,尽管不需要,总要装装样子,以免引起其他人怀疑。实际上,张汉扬天不亮就起来了,一直在葫芦谷里收集木柴,蝎子蜈蚣的加工需要大量木柴,不想被大家知道异常的张汉扬只能自己偷偷干。葫芦谷内的大树不少,光是落在地上的枯树和干枝,就足够张汉扬用了。木柴的处理也很简单,先在地面制造一道深沟,将枯树和干枝弄到沟里,再用土壤覆盖,就能控制和加工。吴同林的惊呼,也引得其他人纷纷跑过来看热闹。“咦…...?手上一个水泡也没起?汉扬你也太夸张了一点儿吧?”“啧啧……手上一点儿茧子都没有,不像是干过农活的啊!汉扬,你到底是咋干的?”……张汉扬的效率,让村民们啧啧称奇,吴同林等人更是抓着张汉扬的手再三检查,怎么也想不通张汉扬干了这么多,手上却一点儿痕迹也没留下。“好了好了,还能怎么干?都干活去,看我干啥!”张汉扬也是暗中警醒,以后再干什么必须要小心一点儿,免得被人看出异常,最后不得不摆出老板的架子,将这些人全都轰走。“哈哈哈……老板还害羞呢!好好好……我们这就去干活,你先把这些东西拿进去!”“你们拿这么多东西干嘛?”张汉扬这才发现,在大门两边放着不少东西,有蛇皮袋也有竹篮竹篓,甚至还有十几个酒坛子。吴同林嘿嘿一笑:“你这次是回咱们镜湖村定居,就算没有盖房子,也算是搬新家了,这些东西是我们几个的心意。”张汉扬一愣,才想起农村确实有这个规矩,乔迁新居时,亲朋好友都会拎着东西来上门贺喜,跟城市里的乔迁饭和入伙饭一个性质。像这种事情是不能客气的,否则的话反而会被人误会你嫌弃礼物少或看不上,张汉扬白了吴同林一眼道:“那你还不帮着搬进去,当心我扣你工资,今天上午都别走了,在这儿吃饭!”“嘿嘿嘿……你就是不说我们也没打算走,好久没尝你的手艺了。”张汉扬的厨艺,在镜湖村可是赫赫有名,以前只要张汉扬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村里不管是红白事,都会将张汉扬叫过去掌勺。村里几个擅长做饭的厨师,早在张汉扬十五六岁时,就将他们的绝招掏干净了,如今就更不必说。“小山羊…….!“刚将东西搬进去,还没等喘口气儿呢!吴轻雨就赶着一辆驴车到了,车上各种东西堆得像小山一样,装了满满一大车。“鱼姐,你这也太夸张了吧?”|“呵呵……你小子别光想好事儿,我可没这么大方,这一篓蘑菇是全兴大爷的,这四只鸡和四只鸭是全聚叔的……最下面那十坛酒和羊肉才是我送给你的。”“这…….这么多东西,我哪儿吃的完啊!”“吃不完就存着呗,都是大伙儿的心意,你先收着就是了。”“鱼姐,后面不会还有人来吧?”“你说呢?有你家老爷子在后面站着,谁敢不给面子啊!”张君羲几十年来很少离开镜湖村,在村里施恩无数,因为贫困,很多病人别说收钱了,还得倒贴药物。别看张汉扬在七岁时就搬到了南丰,一年最多回来两三次,村民们却从来没有将张汉扬当成外人。以前张汉扬只要回来,虽然有些调皮捣蛋,没少给村民们添麻烦,但到了饭顿时,村民们还是会争着往家里拉,在爷爷家里吃饭的时候反而很少、走的时候还会带上一大堆东西。吴同林和吴轻雨仅仅是个开始,还没等将东西全搬进去,就又有村民来送东西。等到上午十点以后,张汉扬更是连回屋的时间都没有了,一直站在门外,与送礼的村民寒暄和感谢。吴同林等人也全都停了下来,帮着张汉扬将礼物搬进去,一上午下来,各种礼物居然堆满了两间房子。镜湖村的村民大多都不富裕,送来的礼物基本上是以酒和各种食材为主。风干的野兔和野鸡、腊肉、香肠、竹鸡竹鼠、木耳猴头等各类山珍,还有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和干果,水里的鱼虾蟹鳖,除此之外,还有活着的鸡鸭鹅,每种都有几十只。数量最多的就是酒,镜湖村有种不完的土地,吃不完的粮食,以至于大多数人家每年用在酿酒上的粮食,比吃掉的还要多不少。白酒、黄酒、米酒和果酒,再加上昨天搬过来时,老爷子送的十几坛各类药酒,数量足足超过了一百坛,足够张汉扬喝上几年的。一上午的时间,张汉扬全忙着收礼物了,幸好村民们也都看到了张汉扬忙的不可开交,绝大多数都拒绝了张汉扬的挽留,张汉扬好说歹说,才留下了十几个人。村里三百多户人家,除极少数全家都外出打工的之外,剩下的一家不少。虽然这些礼物的价值都不算高,但礼物背后蕴藏的深情厚谊,让张汉扬感动不已。乡亲们的祈望,张汉扬自然知道,有感于村民的热情,张汉扬也决定了,等到一切都安定下来,如果谁来找他看病,他也不介意给大家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