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美女村长(1 / 1)

镜湖村有种不完的良田,村民们几百年来从来没有为吃饭发过愁,可惜现在这个社会,光是能吃饱可不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镜湖村的村民就开始逐渐外出打工,现在村里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了,基本就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连中年人也没有几个。如今镜湖村仅仅剩下了不到两千口人,大半还都出去打工了。所以,土地在镜湖村还真不值钱,镜湖村缺的不是土地,而是种地的人。没有人,再好的土地也只能荒着。现在镜湖村的土地,大半已经重新变成了树林和草地,撂荒的土地越来越多。若是在村子里承包土地,承包个几百上千亩还真不用花多大力气,可惜,张汉扬回乡却不仅仅是为了种地。顺利说服了张君羲,张汉扬忍不住喜形于色,有了老爷子的支持,就意味着他的计划很快就能进入实施阶段了。别看张家在镜湖村是标准的外来户,老爷子在村里的地位却相当高,足以与村长支书和几位族老相比,只要开口,谁都要给几分面子。作为镜湖村唯一一个医生,村里哪个人没找张君羲看过病呢!有不少甚至是救命之恩,要是拒绝了,以后还好意思找张君羲看病么。换个角度讲,镜湖村上下对张汉扬回村里定居绝对是热烈欢迎的,当年,老爷子让张名臻迁到南丰,就在村里引起了一场很大的风波。镜湖村僻处深山,从古到今,看病都是村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村里世代行医的孙家被土匪灭门后,镜湖村花了不少心思和代价,才将张汉扬的曾祖留了下来。张名臻带着张汉扬迁出镜湖村,就意味着在老爷子去世后,镜湖村将再次回到没有医生的境地,这可是关系到每一个村民及后代的大事。现在张汉扬有意重新回到镜湖村,相信每一个村民都不会反对,张汉扬也是学医的啊!不仅得到了老爷子的真传,还在外面进修了五六年呢!老爷子出马,效果绝对是杠杠的,张汉扬中午才说这件事,下午两点左右老爷子出去,不到一个小时就回来跟张汉扬说全搞定了,让张汉扬去村委会签合同。知道老爷子在村里吃得开,张汉扬却没想到老爷子的面子居然大到这种程度,兴冲冲的赶到了村委会。“小山羊,你小子怎么舍得回来了?”看到在门口等候的吴轻雨,张汉扬不由得一愣:“鱼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小山羊是吴轻雨给张汉扬取的外号,源于张汉扬小时候性格顽劣,在其他人眼中像山羊一样好斗和难以管束。张汉扬则还以颜色,给吴轻雨起了个白鲨的外号,一是吴轻雨皮肤白皙,二是因为吴轻雨像以前经常故意找他的麻烦。可惜,村里的长辈们一致认为,叫一个小姑娘白鲨太不像话,强行禁止这个外号流通,张汉扬无奈,只能改叫大鱼。等长大了,两人的关系逐渐缓和,才改口叫鱼姐。吴轻雨比张汉扬大四岁,也是镜湖村第一个大学生,在村民们心里,对吴轻雨的认同比张汉扬还要高。镜湖村的小学很简陋,仅有两名教师,教学条件可想而知,但吴轻雨却硬是一步一步考上了大学。张汉扬六岁就离开了镜湖村,户口也随着迁到了南丰市,在村民看来,张汉扬至少是半个外人,吴轻雨才是镜湖村的骄傲。吴轻雨考上大学的时候,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村委会号召村民集资出的,为的就是不想吴轻雨在上学时还要打工赚生活费,以免影响到学业。镜湖村山清水秀,自古就以出美女而著称,吴轻雨更是集钟灵毓秀于一身,十五岁时就被誉为镜湖村第一美女。吴家是镜湖村第一大姓,抛开吴家不谈,村里其他几个姓氏都曾上门求亲过,就连白湖镇都有不少人家前来,但都被吴轻雨的父母拒绝了。让村里年轻人捶胸顿足的是,吴轻雨在大学毕业后,就跟着男朋友去了桂城,开了一家物流公司。镜湖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就有相当一部分在吴轻雨的公司打工,据说生意相当红火,这几年很少回家,所以张汉扬见到吴轻雨才这么惊讶。吴轻雨一板脸:“咳咳咳……重新介绍一下,姐姐我现在是镜湖村新任村长,代表镜湖村跟你谈承包的事项,你小子严肃点儿。”“啥…...村长!鱼姐,你不是在逗我吧?”吴轻雨白眼一翻:“哼!逗你有什么好处,我这是有感于家乡太过贫困,毅然抛下繁华热闹的大城市,回到家乡带领乡亲父老发家致富,伟大吧?”“伟大,真是太伟大了!鱼姐,你准备怎么捣鼓。”张汉扬在镜湖村的同龄人中谁都不怕,唯独对吴轻雨忌惮三分,小时候喜欢调皮捣蛋的张汉扬,没少被正义感爆棚的吴轻雨教训。吴轻雨在桂城发展的不错,这次突然回到镜湖村,刚才也没听吴轻雨说起她的男朋友,显然是出了一些事情,张汉扬自然不会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嗯哼!我既然回来,自然是什么都策划好了,你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觉得在咱们镜月湖搞旅游开发怎么样?”“旅游开发?”张汉扬一愣,他选择回老家发展,就是看中了镜湖村的封闭性,可要是镜月湖搞起旅游开发来,自然就跟他的计划有了冲突。不得不说,几年不见,吴轻雨的眼光还真是练出来了,切入点相当准,张汉扬先前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镜月湖的风景,在张汉扬看来,绝对不在号称“山水甲天下”的桂城之下,只要宣传能上去,搞旅游开发绝对是前景一片光明。看到张汉扬的反应吴轻雨也有些意外:“怎么,你觉得行不通吗?”张汉扬这才反应过来:“不是不是,只是担心搞旅游开发,会破坏镜月湖的环境。”“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环境差一点儿,总比穷的连媳妇也娶不上好一些吧!”“嗯!这倒也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几百年中,拥有万亩良田,从来没有为吃饭发愁过的镜湖村,绝对是附近百个村子中的天堂,争着将女儿嫁到镜湖村来。在以前那个时代,能吃饱就已经是幸福的最大标准。可惜,镜湖村的优势在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小,直至荡然无存,娶媳妇的成本越来越高,光是能吃饱顶什么用啊!镜湖村有的是粮食,多到每年都要将大半粮食用来酿酒和养鸡才不至于积压,问题是东西再多,运不出去也是白搭。运出去的家禽家畜和粮食,也不能自己买卖,必须要卖给白湖镇的二道贩子,谁让镜湖村只有一条路呢!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镜湖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通电,仅这一条,就没有女孩愿意嫁到镜湖村来。村里的年轻人想娶媳妇,要么在外面买房子,要么就是像张名臻和吴善民一样迁到外面去。娶媳妇这个话题显然勾起了吴轻雨的心事,让吴轻雨也没心思跟张汉扬开玩笑了,挥挥手说:“不提这些了,咱们进去签合同。”“嗯……好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