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再出现已是好些年后。</p>
他已长大成人,他去找过当年府衙的官老爷,年近半百的官老爷已经告老还乡,他还特意去那官老爷祖籍登门拜访。</p>
可官老爷已认不出他,却还一直保留着他当年退还给他的饭钱,官老爷说,他在府衙等了好些年,一直盼望着,那个意志坚强的小子熬不住,重新回到府衙要回那点银子,可等到头发斑白,也没等来他。</p>
官老爷熬不住了,辞官回了乡,就算是恶病缠身最需要银两之际,官老爷也不曾动用那饭钱。</p>
有时官老爷都觉得自己魔怔了!</p>
不抱希望之后,当年那执拗的小子突然登门了。</p>
魅公子临走时,官老爷将银子还给了他,他也欣然接受。</p>
之后他一直留在皇城。</p>
不考功名,也不与才子们打成一片,他只是靠写字卖画维持生计,就算一直籍籍无名,他也不在乎。</p>
直到先皇驾崩前几月,朝廷有些动荡,已成王爷的临东王,受到动荡影响,几次身陷险境,都是一直关注临东王处境的魅公子暗中相助。</p>
直到新帝登基,动荡结束。</p>
按照先帝遗诏,临东王由无实权的王爷正式被封为临东王,封地也早已选好,就连封号也是先帝在时,特意找国师算过后特封的。</p>
只是当时,先帝龙体欠安,恐时日无多,便迟迟不让他去封地。</p>
当今圣上登基后,更是赋予他兵权前往禀城。</p>
魅公子也悄然跟去。</p>
半道就被临东王拉帮入伙。</p>
原来,临东王早已知道是谁暗中相助,也知道他就是曾经那个为父翻案的孩童。</p>
狼若回头,必有缘由,不是报恩,就是寻仇。</p>
显然!</p>
魅公子不是寻仇。</p>
对于这种注重恩情,又默默报恩,而且才华横溢之人,临东王自然收入麾下,加以重用。</p>
在禀城这些年,魅公子奉献极大,为了临东王解决了不少麻烦事。</p>
而魅公子也从稚嫩的少年郎蜕变成了如今这模样。</p>
听完之后。</p>
顾南幽暗自惊讶,与萧羽信中对魅公子的叙述相差无几。</p>
但她没再问近两年之事,因为问不得,一问就会惹人怀疑。</p>
所以!</p>
要问还得问魅公子。</p>
“看来王爷的慧眼便是拥有一颗明辨是非的善心。”</p>
白管家点点头,甚是欣慰。</p>
到了黄昏,顾南幽去找魅公子,他也恰巧在房中,正看着一幅字画。见她来,他并不惊讶,而是随手拉了把椅子让她坐下。</p>
顾南幽还未开口,魅公子就已然将字画递给她看。</p>
“顾姑娘看看,这画如何?”</p>
她接过一看。</p>
是一幅极具深意的画作,上面是一处未见府邸全貌的大门,门上牌匾龙飞凤舞着四个大字:正大光明!有一孩童从里面而出,垂头丧气,目光暗淡。大门前,台阶下方有一男子只有背影,但不难看出,那男子正好奇的看着孩童。</p>
顾南幽虽然不曾见过魅公子的字画,但她知道,这画必然出自他之手。</p>
府邸就是衙门,孩童是年幼之时的魅公子,而那背影正是临东王。</p>
可这幅画的题词与画中含义毫无关联,却是一手极佳的词,词中大意是衙门办了冤假错案,一家人进去,只有一个孩童被放出来,一路人十分好奇,伸头探望。</p>
“词是好词,画是好画,却不应该出现在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