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经济危机(2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169 字 6个月前

杜周南问:“那你决定向外国银行借款了?向哪一家?借多少?”

孙百里问道:“这些先不忙,你先告诉我,以目前的情况,我们还能支持多长时间?”

杜周南回答道:“最多一个月!前几个月的财政盈余已经用光了,还好蔡廷锴送来的五十万还没有花光,但是也只够再发一个月的工资了。”然后试探地问道:“可不可以发一些债券,向社会募集些资金以解燃眉之急,或者直接用债券代替工资发放?”

孙百里断然拒绝他的提议,说:“作为政府,绝对不能失信于民!福建并不富裕,就怕募集不到资金,反而失去民众的支持,那样就更加得不偿失了!还是向外国银行借款比较实际一点,你算算到底需要多少钱?”

杜周南屈指道:“首先是钨砂矿的工人工资。这部分的工资是由我们承担的,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工人,而随着规模的扩大,人手以后还会增加,我估计最终的人数有可能达到七八千,每个月将近二十万的工资支出。其次是兵工厂和钢铁厂。由于目前还没有找到煤矿,动力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就一天也产生不了效益,这将近四千人的工资也差不多要十万元。再次是工程公司。再修上两个月,公路就竣工了,工资就不由我们来付了,但是这两个月还是要四十万。最后是水雷厂。虽然只有两百多工人,但是因为没有任何产出的。这样算下来,一年要四百万才够!”

孙百里重复道:“一年四百万!那一年后呢?”

杜周南信心十足地说:“一年以后,福建的经济形势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新开工的工厂,到时候就过了免税期,都要交产品税的,政府自己投资的企业也开始盈利,再加上田赋的增长,绝对有能力支付这部分费用!再说,总不至于花一年时间还找不到煤矿吧?”

孙百里说:“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多借一点吧!就这么定了,用全省的关税做抵押,借五百万的贷款,咱们一客不烦二主,还是找德意志银行算了。”

杜周南说:“那这件事就由你出面来处理吧,毕竟你和德国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呀!”

孙百里点点头,说道:“我会抓紧时间和德国人商议,政府的事情还是有劳先生了!以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请立刻通知我,我也会尽量多抽点时间到省政府来。”

杜周南说道:“你有这份心意就可以了!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吧,我们家底太单薄了,随便哪一股力量插上一脚,都会让我们鸡飞蛋打。只有军队足够强大,才能让别人死心!”然后告辞离开,又急匆匆地离开了,只是表情轻松了许多。

经过几天的紧急磋商,孙百里代表福建省政府和德意志银行最后达成借款协议:以福建全省的关税做抵押,借款五百万元,贷款的期限为两年。通过这次事件,孙百里进一步体会到经济的重要性,在想方设法减少军费开支的同时,密令江西前线的锺武搜集当地的矿产情报,特别是关于钨砂方面的。

五百万元的贷款把濒临破产的福建政府挽救过来,德国政府援助的项目也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由于勘探人员还是没有找到优质的煤矿,孙百里决定在继续勘探的同时,从贷款中间拿出五十万元,从广东购买原煤,尽量先让兵工厂和钢铁厂运转起来。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成本,但是毕竟比购买别人的还是便宜一些,好在广东的距离不远,运输的成本不是太高。

动力工厂开始运转后,钢铁厂和兵工厂的建设立即开始全面展开,一座座欧式的巨大厂房拔地而起,机器的轰鸣声终日不断,投入生产已经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