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洛阳定策(2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567 字 6个月前

与会者被孙百里的问题搞得莫名其妙,不由得面面相觑,最后,李士东起身回答道:“造成饥荒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第一,当年花园口决堤,河水奔腾而下,夺淮入海,黄水退后形成长达400多公里的黄泛区,豫东平原的万顷良田沃土变成沙滩河汊,不愿做亡国奴的民众大批流向豫中和豫南,加重了上述地区的粮食负担;第二,第一战区的几十万军队在河南驻防,军粮马料,以及兵源补充,全靠在河南就地取材,沉重的兵役徭役和赋税,使河南民力物力财力早已枯竭,即使在风调雨顺年景,农民缴纳粮赋之后,也没有任何节余;第三,去年久旱无雨,麦收只有一两成、秋粮又绝收;第四,汤恩伯扩编军队,大兴土木造成的额外负担。”

孙百里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说道:“李主席,你说的非常全面。但是你想过没有,豫东平原同样饱受旱灾之苦!当初逃亡到国统区的民众虽然为数不少,可是应该没有留下来的多,那里的土地已经全部变成了沙滩河汊,本来就没有什么收成,再遇到天灾如何生存?”

李士东和蒋鼎文等人顿时恍然大悟,说道:“日本人即使有粮食也不一定会拿来救济他们,生活要艰难得多!”

孙百里问道:“蒋司令,最近有没有从沦陷区传过来灾情的消息?”

蒋鼎文摇了摇头,回答道:“从去年年底开始,日伪军就严密封锁边境,沦陷区灾情就不得而知了!”

孙百里眉头紧皱着说道:“日本人这么做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饥荒已经爆发,害怕消息外泄;第二,在策划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正如李家钰将军所说,黄泛区不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运动,因此第二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也就是说,沦陷区的灾情十分严重!”

蒋鼎文说道:“孙总统的意思是不是要求第一战区向东发动攻势,以此来解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同胞?”

孙百里回答道:“是的!国统区的灾情应该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所以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解救沦陷区的同胞!军队的溃败是导致他们沦为亡国奴的原因,他们不应该为此承担责任。”

接着他分析道:“日军也知道黄泛区不适合大兵团机动,防御应该比较松懈,这样一来,我军就有机会发动突然袭击,在解救同胞的同时把华北和华中日军割裂开。”

蒋鼎文意识到责任重大,表情顿时严肃起来,正色说道:“第一战区保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整编,投入反攻!”

孙百里安慰道:“你们第一战区肯定不会孤军作战的,统帅部会调拨足够的兵力和装备来协助的!”

李家钰将军问道:“如果河北的日军乘机进攻怎么办——一旦黄河天险被突破的话,整个豫中就会无险可守,豫东取得的战果也会马上化为乌有,所以必须在向东突破的同时保证后方的安全。”

蒋鼎文想了想,说道:“可不可以从第31集团军的冗余部队中间挑选一些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北渡黄河,加入第二战区作战序列,从而实现牵制华北日军的目的。”

“很好!”孙百里大声叫好:“第二战区在华北日军的步步进逼之下,控制区域不断缩小,兵力消耗很大,第18集团的敌后根据地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确实需要支援!”

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之后,杜周南开始与省政府的主要官员商讨救济灾民和改组政府的细节问题。

两天后,孙百里和杜周南乘坐飞机从洛阳机场出发,先行返回重庆,着手准备全面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