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佯攻缅甸(2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523 字 6个月前

经过长达十天的高强度轰炸之后,驻守在萨尔温江南岸的日军两个师团伤亡惨重,几乎所有的重型装备都被摧毁,防线也是千疮百孔,更糟糕的是,由于交通线被切断,物资的兵员都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就在日军感到焦头烂额的时候,第11集团军主力在空军的掩护下,强渡萨尔温江,然后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突破了日军防线,向腊戍急进,与此同时,第11集团军一部从腾冲出发,向密支那攻击前进。在这两支队伍的后面,大约五个师的国土防衞军部队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进入缅北。

面对着中国军队的迅猛攻击,日军第35集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意识到,赢得缅甸战役胜利的关键是掌握制空权,于是在命令部队全力抵御的同时,请求东京统帅部紧急调派航母编队进入孟加拉湾,为陆军的行动提供空中掩护。

东条英机立即在东京统帅部召集总参谋长杉山元、海相岛田和教育总监山田等人进行紧急磋商,商讨对策。

东条英机说道:“中国军队的作战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先攻占腊戍,接着夺取曼德勒,最后收复仰光!如此一来,帝国的东南亚派遣军将被拦腰切成两段,已经进入印度的陆军部队必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我认为必须马上紧急增援!”

总参谋长杉山元同意东条英机的观点,补充道:“中国方面之所以在缅北发动攻势,其目的主要有四个:第一,策应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和印度战场的反攻。美军虽然在澳洲连续投入了两个装甲师,但是在我军多达十三个师团的优势兵力面前一筹莫展。同时,美英驻印军也处于帝国军队的强大压力下。第二,是要打破我军的战略包围,恢复滇缅公路,贯通对外通道并获取大量的援华物资,为其全面反攻的庞大计划准备物质力量;第三,是想借助此次反攻,根本解除中国大后方面临的直接威胁,为下一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于其他战场的作战创造条件;第四,是中国战场的态势来看,中国派遣军兵力强大,距离战略后方较近,容易得到关东军和本土部队的及时支援。如果中国军队在西南战场的侧背威胁未解除之前,贸然把反攻矛头指向关内战场,失败的风险极大。而西南战场位于亚洲大陆战场的最西端,距离我军战略后方十分遥远,战略机动力量难于投入,物资补给等也十分困难。而且该战场我军的兵力也相对有限,还要分别应对印度、缅北、滇西几个方向。因此,中国军队在该战场反攻的胜算把握较大。”

海相岛田迟疑着问道:“中国军队的第11集团军是新组建的集团军,并不是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如果中国真的有收复缅甸全境计划的话,应该派出其最强的军队才对呀!另外,第11集团军只有五六个步兵师的兵力,怎么能满足要求呢?”

针对岛田的疑问,东条英机回答道:“中国军队反攻缅甸,一方面是基于其自身的需要,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做出的决定。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中国政府是不可能把自己的最精锐部队派出去的,因此,中国军队的反攻行动可以视为一次有限度的攻势,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有可能投入更多的兵力,不过一旦遭到重大的损失的话,肯定会停滞不前的。”

岛田被东条英机精辟的分析说服了,急忙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支援呢——山本五十六将军率领的联合舰队正在执行封锁澳大利亚沿海的任务,除此之外,海军已经没有足够的舰载机来与中美空军争夺制空权!”

东条英机说道:“我并不是要把整个联合舰队全部调到孟加拉湾,而是要联合舰队抽调一至两艘航母,与东南亚分遣舰队一起进入缅甸沿海,依靠‘零式’战斗机的优异性能夺取制空权,进而全面轰炸中国西南地区的机场和印度北部的机场,使其飞机短时间内不能升空作战。到时候,抽调的航母就可以回归联合舰队。”

杉山元提议道:“中国军队距离其后方基地非常近,增援的速度快,所以在夺取制空权的同时,也要增调陆军部队。我建议把准备投放到澳洲大陆的两个师团全部转运缅甸,以增强反击的力量。”

东条英机点了点头,说道:“为了缓解山下奉文的巨大压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必须在近期发东新一轮的攻势,以达到牵制敌军的目的!为真正达到牵制中国军队的目的,必须攻敌之必救——我认为应该由武汉的第11军向西进攻,力求夺取宜昌!”

杉山元赞许地说道:“这个办法好!在局部达成兵力优势之后,甚至有可能从缅甸突击进入云南,从而彻底解决中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