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盐业是朝廷垄断的,禁止私人贩盐,抓住了是要砍头的,宁不悔他爹在这里,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监管盐场,从晒盐到贩卖,全部掌控在朝廷手里。</p>
除了盐业和渔业,还有一项也属于朝廷的产业,就是造船。</p>
当下全国有两个造船基地,一个在海盗猖獗的闽南,一个就是在海河省。</p>
战船和渔船,都在这里建造,由此可见,海河总兵的权利和责任都相当重大。</p>
海河省境内耕地面积极少,可这里的人身材明显比阿城人要高大得多,衣着看起来也更富裕,可见即便是朝廷把控的生意,可还是让当地人尝到了甜头。</p>
“难怪空气里都是咸盐的味道,这里可真的是遍地是银子啊!”</p>
晓卿睁大了眼睛看着白花花的盐场,从没见过如此规模的产业,和大樟村的山货生意比起来,这里才真的是遍城皆商,家家户户,要么打鱼,要么晒盐,要么造船,也有三中全会的,总之在别的地方稀罕的咸盐,这里真是论堆儿撮。</p>
吃不了的海货,被当地的渔民直接用盐腌制,晾干,或者做成当地特色的一些酱料,比如那种像牛毛一般的小虾米,会被做成一坛一坛的虾酱,当地有名的菜色就是虾酱炖豆腐,咸鲜味里带着一点臭香臭香的味道,飘浮在大街小巷,每个人的皮肤的皱褶里都是腥的。</p>
“老乡,这盐怎么卖?”</p>
“你们是外省来的吧,俺们这盐不能卖,你们要买盐,去前面那个盐铺子,那是官府开的,这样大块的盐巴一文钱十斤。”</p>
“这么便宜?!”</p>
“是呢,俺们这产这玩意,可不卖不出价,再加上家家要腌咸鱼,用的多,所以就便宜卖给俺们,咱们海河的官是好官啊,是青天大老爷!”</p>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到的确是很好的做法,没有让当地百姓开采之后,再翻着倍的卖给大伙。</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