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收金莲(求鲜花、求票票!)(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武松是一身的本事,但他现在其实没个正经职业,又不从事生产,根本没有收入。

所以,武家的生存全都压在了武大郎的身上。

这其实也是武松跟武大郎的感情极深的原因之一。

不过——

虽然武大郎有点生意头脑,但穷文富武,有武松这个烧钱的拖油瓶在,武家的生活其实是非常拮据的。

如此,武大郎在卖炊饼之余,也在县中的几个大户人家帮闲赚点外块。

而张大户家就是武大郎常常帮闲的大户人家之一。

若是往日,张大户家有招,武大郎肯定在第一时间就屁颠屁颠的去干这活了。

可今日却有秦勉一行人跟着,让武大郎有些犹豫,要不要去做这丢脸的营生?

秦勉见了,笑道:“几担谷渣而已,我叫人帮大哥担了。”

武大郎听了,有些忸怩:“怎敢劳烦大官人的庄客。”

秦勉不在意道:“无妨。”

刘麟和阮小七二话不说,就带人去担谷渣了。

见武大郎领来这么多人去担谷渣,那侍女连忙跑回去找张干娘说此事。

看着侍女的背影,秦勉问武大郎:“此女是?”

武大郎听言,眼中迷恋之色一闪而逝。

他道:“这位小娘子姓潘,名金莲,原是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在她小时,她父亲便死了,做娘的度日不过,在她九岁时将她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叫她读书写字,她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二三,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可谓心灵手巧。”

顿了顿,武大郎接着又道:“到她十五岁时节,王招宣死了,潘妈妈将她要了回来,又以三十贯转卖于张大户家,大户叫她专门学习弹唱,现弹得一手好琵琶。”

说到这里,武大郎心生向往:“这潘小娘子是我清河县一等一的好女娘,谁若是能娶到她,那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秦勉暗自摇摇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等女子岂是你这般男子惦记的?”

就在这时,潘金莲搀扶着一个老妇人走了出来。

武大郎连忙跟秦勉说:“这是张干娘,大户家的女主人。”

秦勉上位者的气质是掩饰不了的,大户人家出身的张干娘一看便知秦勉是久居人上之人。

张干娘客气道:“大官人请了。”

秦勉还礼:“干娘请了。”

张干娘道:“老妇人不知武大要陪大官人,才寻他干些杂事,今已知晓,大官人与武大请自便,老妇人再寻别人就是了。”

秦勉道:“无妨,我们人多,几担谷渣,三五趟就担完了,不必干娘再去劳烦旁人,坏我大哥营生。”

张干娘也没勉强:“如此,就有劳大官人了。”

张干娘看了一眼秦勉等人的马和马上沉甸甸的皮囊,主动问道:“大官人是哪里人?”

秦勉答:“济州府人。”

张干娘道:“真是巧了,老妇人原也是济州府人,不知……”

就在这时,一个员外打扮的老人从里间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