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三 说媒(1 / 2)

东北和保定都寄去了东西,在京市的叔公和老管家夫妻自然也不能少了。

不过,张宇也没打算现在就送去,他准备等过年拜年的时候再带过去

张桂芳这边忙了好几天,直到腊月二十八下午,才终于有了休息的空儿。

这天,难得休息的张桂芳在屋里坐不住,就出去和赵大妈他们站在大门口聊天,就在此时,有一个穿着花棉袄的老太太从胡同口走了过来。

老太太瞧着有些眼生,张桂芳他们好奇地打量了对方两眼,那老太太看到她们一群人眼睛一亮,然后直接朝着张宇他们院儿门口走了过来。

老太太走过来之后,先是客气的和张桂芳她们打招呼,然后非常熟络的和大家聊了起来。

那自来熟的模样,险些让张桂芳她们以为自己是不是认识对方,和对方非常熟悉。

待到众人问她来意的时候,老太太才开口说道:“我是过来替人说媒的,麻烦问一下,你们院儿是不是有户姓赵的人家。”

此话一出,张桂芳和赵大妈相互对视了一眼。

按理来说,他们两家都姓赵。

赵大妈主动站了出来,说道:“我们院儿有两家姓赵的,请问你找哪一家?”

听到院里有两家姓赵的,老太太先是一愣,反应过来之后忙道:“我找家里有个孩子叫赵峰的赵家。”

听到要找自家,张桂芳站了出来:“我就是,请问你是?”

一听张桂芳就是她要找的赵家,老太太更加热情了,主动介绍起了自己:“我夫家姓赖,你可以喊我一声赖婆子,没啥别的能耐,平时就靠给人说媒拉线过活。”

一听对方是媒婆,张桂芳心里就有了盘算,热情的招呼对方进屋,又给对方沏上热茶。

张桂芳走后,门口一帮老太太聊了起来。

“这是有人看上赵家老大了了!”

赵大妈道:“小峰那孩子人不错,条件也好,有人看上不稀奇。这年头好小伙儿也是靠抢的,稍微慢一点儿,就轮不到你了。”

齐大妈点点头,非常赞同:“是这么个理儿,这人生大事儿可不能干瞪着不下手,该下手时就得利索些,不然这好闺女,好女婿哪轮得到你家?”

另几个老太太也跟着点头,显然对此也是深有体会。

其中一位老太太就颇为得意的说道:“这点我赞同,我家两个儿媳妇儿好吧?”

众人点头,对方两个儿媳妇儿确实不错,性格宽厚,然后又不至于撑不起来架,还非常孝顺,可把不少人看的眼红的不行。

众人这么一附和,那位老太太越发得意了,她传授经验道:“不是我下手快,相中之后打听了一下,就立马找媒人帮着过去说和,才捞到这么好的两个媳妇儿的,当初你不知道,相中我这俩儿媳妇儿的人多了,我但凡要是下手慢一点儿,这儿媳妇儿就是旁人家的了。

不过我这两个儿媳妇儿确实不错,孝顺又体贴,老婆子这是享大福了。”

儿媳妇儿人好,老太太也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常常当着众人的面儿将儿媳妇儿夸了一回又一回。

儿媳妇儿也投桃报李,婆婆在外面夸赞她们,给她们面子,她们待婆婆自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