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请缨(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刑侦笔记:血罪 ”查找最新章节!

如果按照安全事故问责,这两家饭店的老板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两起事故中都有不止一位人员伤亡,这样的情况下,等待两位老板的,将会是漫长的铁窗生涯。

不过我们最新的刑侦发现,又给了他们一线希望。两位老板都一口咬定,这两起爆炸一定是人为的案件,绝对不是安全事故。

我们本意是了解一下被害员工的各方面状况,然而无论我们问什么,这两个家伙最后都会拐跑话题,告诉我们他的饭店如何的符合标准,绝对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隐患。

伟哥那边,也同样没有什么进展。

伟哥从电子城那边的专业人士那里得到了确认,我们在案发现场发现的那一小块碎片,确实就是电路板的一部分。只是这种以玻纤布做主题的电路板,是电子元件中最为常见的。这种电路板应用极为广泛,在寻常的家用电器中,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仅仅凭借这一小块碎片,根本就没办法帮我们缩小搜索的范围。

不过伟哥倒是从电子城那边得到了一个有用的信息。凶手使用的这个遥控炸弹,从制作技术上来说,并不困难。而制作炸弹所需要的各部分原件,在市内的几家电子城也能够轻松的买到。

甚至在网络上,还能很容易找到类似制作这种炸弹的教程,只需要按照教程来做,一个对电子元件零基础的家伙,也能在短期内制作出这样的遥控炸弹。

原本我们还认为,凶手能够组装可遥控的炸弹,在电子器械上,应该有着一定的了解。这样的话,有利于我们缩小怀疑人的范围。然而伟哥了解到的这个情况,又将嫌疑人的范围再一次的放大了。

如果能在网络上轻松学习到制作定时炸弹的方法,那么凶手的身份职业不再有任何的限制,他可能是任何人。

“这两起爆炸案的手法如出一辙,凶手事先将炸弹安装在后厨液化气罐附近,凶手不仅了解后厨的构造,还能够轻易的混入。我们是不是能从这方面入手?”

面对这样的僵局,常青提了一个建议。

不过经过我们的分析,从这方面入手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饭店的后厨又不是什么军事重地,想要混到后厨去并不困难。凶手只要提前踩好点儿,在液化罐附近放置一个炸弹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我和队长的想法一样,还是要从凶手的作案动机着手。凶手的这种行凶风格,并不是无目的的破坏性行为。确定他的目标人物,对我们了解凶手的作案动机甚至是凶手身份,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几名被害人全都不是本市人,只有一位距离最近的,户籍在d市周边下属的县级市瓦房市。我们挨个的到被害人的户籍所在地去调查,显然不现实。我们只好求助于各地的民警同志,让他们代劳,走访各位被害人的亲友,希望能从那里获得些许的信息。

这回我们所面对的,其实是一起隐藏很深的连环杀人案件。我们进一步分析,在两起爆炸案中,遇害的厨师共有六人。这六人不可能都是凶手的目标,应该有些完全是无辜的倒霉蛋。凶手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于伤害无辜的人。这种情况下,作案动机基本逃不出凶杀三大类,情杀、仇杀、财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