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抗洪抢险(1 / 1)

乡村超品神医 悦天下 1212 字 2022-12-15

华天宇睡到了清晨五点多钟,平时这个点外面天都亮了,可是今早大雨瓢泼,黑压压天色还和黑夜一样,幸运的是没有雷声,就是雨势毫不停歇,下了一夜,还有中雨的规模。突然,华天宇在雨声中听到了村长在紧急广播:“各位村民注意了,因为大雨的关系,河水暴涨,村东头牛家被水淹了,洪水快漫过河堤,情况危急,请村里的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男人都出来抗洪!我再说一遍……”村长一连广播了三遍,华天宇已经穿好衣服起来了,他必须要去抗洪,要不然河水漫过河堤,整个村子都会受灾。他穿上衣服,脚上是一双雨靴,披了件雨衣就出门了。他下楼的时候,老爸老妈都醒了,他们嘱咐华天宇小心点,水火无情,可不是闹着玩的。“爸,妈,我知道,你们在家也要注意安全,先做好准备,万一发大水了,你们带着娟子出去避灾。”华天宇说完趟着水出去了,因为排水不畅,连院里都积了水。华天宇站在街上,发现别家的男人也有出来的,大家一起往村东头赶去。等华天宇到了河岸边,才发现平时平均一米深的云河,足足涨了三四米的水位,黄褐色的洪水在冲击河堤,水声轰隆,着实骇人。河水已经和河堤持平了,的确够危险。村长宋兴旺坐着农用三轮赶来了,另外还有多辆三轮车和手扶拖拉机,后车厢都装着高高的麻袋,这是抗洪用的物资。宋兴旺招呼村民卸下麻袋加固河堤,千万不能淹过村子里去,否则村里大部分住户都要受灾。华天宇作为本村的壮劳力,第一个上去扛麻袋,而且他身体素质好,一个人扛了四个麻袋,每个肩上各两个,一次顶别人两次。“华天宇力气这么大,吃什么补的?”有村民干活期间在问。“人家是医生,当然有秘方了,人参鹿茸可劲吃呗!”旁边有人开起了玩笑,虽然情况紧急,不过也需要调节气氛,一味的紧张也不好。在几十个村民的努力下,很快就把车上的麻袋都卸到了河堤上,这些是前两天准备的抗灾物资,今天就用上了。现在需要回村里仓库去拉麻袋,华天宇就主动跳上车,去村里库房当装卸工。就这样,一伙人来来回回的忙活,到了早上七点多的时候,河堤上已经加高了半米左右,麻袋里的黏土封住了部分汹涌的河水,要是没有这些麻袋,大水怕是已经没到马路上了。“快快快,别歇着,大家再加把劲,把这些麻袋都摞上去,然后开饭!”村长宋兴旺在吆喝,一会有人就开着辆面包车过来了,打开后箱,车里堆得都是矿泉水、面包、火腿肠之类的速食食品,在抗灾的时候,也只有这个条件了。大家一早上累得不行,把车上的麻袋都摞上去,都到面包车里拿吃的当早餐。“天宇!”华天宇刚啃了一个面包,就听到梁婉君在唤他,梁婉君披着雨衣过来了。“嫂子,你怎么来了?”华天宇很是惊喜,在劳累的时候,能看到心上人,平添了几分力气。“我给你送饭来了!”梁婉君穿着雨衣,下面是一个大篮子,散发着肉香,她掀开了布帘,就看到摆放的全是大个的肉包子,刚蒸出来的。“哎呦,华天宇可有口福了!”这么香的包子,别人看了都流口水。村民们在善意的起哄。“大伙都有,一会还有呢,我看周嫂子也做了饭。”梁婉君笑着说。她现在和华天宇的关系在村里几乎已经挑明了,因此这次也没有避嫌,直接过来送饭,她是不想让华天宇饿肚子,要吃饱才能有力气干活。那一篮包子,华天宇最多吃三个,于是剩下的包子梁婉君就分给周围的村民,相比于冷冰冰的面包、饼干,这香喷喷的肉包子引发了哄抢,一人一两个,片刻间就拿光了,远处的村民只能干看着了。不过他们也没有失望多久,很快若干村妇都来送饭了,她们把包子、馒头、白粥、豆浆油条等早餐见人就分下去,让这些抢险的人都有热乎饭吃。条件虽然简陋,不过大家的热乎劲都提上来了,吃完了饭,顾不得和老婆、老妈说话,村民就重新去扛麻袋了。仓库里提前备好的麻袋用光了,村里的妇女自发冒雨去挖土装袋,然后等男人来拉走,在自然灾害面前,村民们都团结起来了。抗洪抢险,是全村人的事情!全村人忙活到了中午,每个人身上都冒着热气,累的直喘,但是效果也显著,堤岸上摞上了一排麻袋,堵住了洪水的蔓延,而天公似乎也被大家众志成城的劲头所感动,雨势逐渐小了下来,变成了毛毛雨。大家都累坏了,村长让大家都回家吃饭休息,然后还有一下午的奋战。就这样,到了傍晚时分,水位终于开始回落,宝山村的村民长舒一口气,只要别在下暴雨,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但是村长宋兴旺没有歇着,对岸牛家人受灾,房子和财产都冲没了,可谓损失惨重。宋兴旺安排他们老两口住在自己家,还答应他们,等水位下去,再替他们想办法。宋兴旺已经焦头烂额,因为不光牛家受灾,由于没有好的排水系统,村里有的人家进水了,家具、粮食都被水泡了,损失不小,一个个怨声载道,来找村长反映。宋兴旺只能安抚,表示一定会改善村里环境,并补发一部分慰问款,村民这才作罢。雨停后阴了几天,洪水退去了,宝山村开始灾后重建工作。受灾最重的牛家什么都没了,很多农户种的田也都被水淹了,今年注定粮食歉收,真的是艰难。牛家夫妻俩住在宋兴旺家里,男的唉声叹气,女的以泪洗面,他们还要负担孩子在外的学费,这沉重的经济负担让他们举步维艰,要不是有孩子这念想,怕是都要寻短见。宋兴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事情要一步一步的来,先解决牛家的生活问题,再来关心其他村民的受灾情况。宋兴旺安排牛家夫妻俩在村里的空房子先住下,半年内的房租进行减免补贴,并为夫妻两人在村里安排一个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自由,他们也可以去采药赚钱,饿不到。牛家暂时安顿好了,又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村里的排水系统,不管是住宅区,还有农田方面的灌溉排水隐患。这些排水系统都是八九十年代村里用土办法修的,平时尚可,遇到大一点的雨水就会漫灌淤塞,殃及村民,因此必须要改造。改造需要请工程队,购买石头、沙子、水泥要花费一大笔,但是三十四万都不一定够。另外还有受灾村民的补偿款,宋兴旺决定受灾家庭每家发放一千块,这对于村民的损失要少很多,很多人并不满意,即使这样,支出也近十万,村里没钱,只得先动用修路款,修路的事,又无限期的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