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霍舒耘微微瞥了村长的婆娘一眼,不软不硬地说道:</p>
“怎么就坐不下了?一辆牛车那么大的地儿,平时拉人去赶集的时候,七八个人都能往上挤。</p>
现在就咱们几个人,就坐不下了?他一个小孩才能占多大的地儿。</p>
细胳膊细腿的娃娃,估计还没有一袋米重呢,有什么不能带的?”</p>
“万一他在路上哭闹呢,这个年纪的小孩最不好管了。”</p>
村长的婆娘先前找的那个借口,被霍舒耘拆穿了。</p>
于是,又嘴硬的找了另外一个理由,反正就是有点想跟霍舒耘对着干的意思。</p>
要说在这个村子里面,最看不惯霍舒耘的人是谁?</p>
村长的婆娘必然在里面占据一席之位。</p>
这应该是因为村长的婆娘,不能接受霍舒耘竟然过得比她还好。</p>
因为在霍舒耘没来之前,村长的婆娘才是这个村子里面,日子过得最好的女人。</p>
她家汉子是一村之长,管着村子里面大大小小上百户人家。</p>
别人要是想求她家男人办个事啊,写个契书啊,批一块宅基地啊什么的,都得提着东西来找她家汉子。</p>
少的话,估计就是几个鸡蛋。</p>
多的话就是拎块肥肉,或者拿点钱。</p>
反正靠着这些东西,她家的日子过的很是不错,要不然也不可能买得起牛。</p>
而且她的肚皮也争气,自从嫁给村长以后,就一举得男,三年抱俩,把别人都羡慕的不行。</p>
自家婆婆也非常看重她,从此不敢在家里对她呼来喝去,她也算是在家中站稳了脚跟。</p>
村里的那些婆娘,每次见到她,都要变着法的来夸她、奉承她。</p>
她也喜欢跟那些婆娘,炫耀自己的好日子。</p>
以前村口的那棵大树底下,就是村长的婆娘最喜欢去的地方。</p>
因为在那里,她能得到村中众多妇人的瞩目与艳羡。</p>
在那里,上了年纪的婶子阿婆,总夸她肚皮争气,是个有福气的。</p>
跟她同龄的妇人,都羡慕她的日子过得好。</p>
那些年纪稍微小一点,正在待嫁的姑娘,也都以她为目标,默默的在心里念着,以后要像她一样嫁的好。</p>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村里的那些妇人,在操心自家闺女的婚事的时候,开口闭口就是:</p>
“你要是能嫁得像曼月那样好,我这辈子也就知足了。嫁到福窝里去,以后再也不用你娘我替你操心了。”</p>
但是,自从霍舒耘坐着马车,从村口那里进进出出以后。</p>
村长的婆娘曼月,就再也不喜欢去那里跟别人一块扎堆了。</p>
因为那些妇人话题的中心,已经逐渐从曼月转变成了霍舒耘。</p>
她们不再说曼月的日子过得有多好,每天有多享福,反而开始议论起霍舒耘来。</p>
每天的话题,都是霍舒耘今天又去县城干了什么、买了什么东西回来、贺闫对她有多好,一个月给霍舒耘多少银钱,让她去挥霍等等。</p>
曼月家里的那三瓜两枣,放在霍舒耘每天拎回来的大包小包面前,根本就不够看。</p>
这简直大大的挫伤了曼月的虚荣心。</p>
所以曼月在见到霍舒耘的时候,就有点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p>
尤其是霍舒耘最开始,想问村长家借牛车,曼月根本不想借给霍舒耘。</p>
但是这种事,又不是曼月能说了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