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尤其是在这个丝毫没有师生平等这一说,且不注重心理教育的朝代。</p>
像小牛这么大的小孩儿,很容易被外界的环境移了心性。</p>
霍舒耘就打了个比方:</p>
“比如那群小孩都聚在一块,叽叽喳喳地说话,小牛能忍住不说吗?</p>
那群小孩儿都说夫子不好,小牛能不这么觉得吗?</p>
人都有从众心理,尤其是小孩儿,他们的认知非常浅薄,基本上都是别人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p>
永远都是跟着别人在走,不是很有自己的主见。</p>
万一他在私塾里面,被别的小孩带偏了心性,那就不好了。”</p>
“你说的对,是这个道理。”胡寡妇听完以后,不停的点头。</p>
她之前为啥不爱让小牛出去,跟那群皮小子一块玩。</p>
不就是因为怕那群小孩不学好,一个劲儿的带歪他家乖儿子吗?</p>
这在私塾里面,也有可能存在这个问题。</p>
尤其是他家小牛还那么,小脑子憨憨的,万一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p>
被人挑唆着去做些不好的事怎么办?</p>
所以胡寡妇就着急了,又问霍舒耘:</p>
“那怎么办?我听人家说小孩开蒙,是开的越早越好。</p>
我要是现在不把小牛送到私塾去,等过两年再送的话,那他会不会又跟不上别人的进度了呀?”</p>
“当然不会啊,你怎么会这么想呢?</p>
学不学得进去,能学多少?这都得看小孩有没有向学之心。</p>
要是没有向学之心的话,你就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把他摁在座位上,他都不一定能记得一个字。</p>
但要是有向学之心的话,你就算是不送他去私塾,他也会想方设法的摄取知识。</p>
不说别的,你就看我家贺燃都十几岁了,我们不依然把他送到私塾去了吗?</p>
谁也不能说他这十几岁才进学的,比不上三四岁就开蒙的,这些事都得看自己。</p>
当然啦,确实也有那种天才神童,三岁就能背诗,五岁就能做文章,但那些终归是少数,咱们没有必要跟那些人比。</p>
也不要想着我家小孩多笨多笨,只要他每天能学到新的知识,并且记住,那他就不亏。”</p>
霍舒耘这话,算是在开导胡寡妇,让她不要一门心思地强迫小牛去念书,主要还是得看孩子喜欢。</p>
要是小孩不喜欢这些的话,怎么逼都是没有用的。</p>
可别小孩的心性没歪,大人的思想倒是歪了。</p>
尤其是像胡寡妇这种,单独带孩子的寡母,她们对独子的期望,会比一般的家长更大。</p>
因为她们的人生,没有别的啦,下半辈子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一个孩子身上。</p>
唯一的愿望,就是想看着孩子出息,所以在这种愿望之下,小孩儿的压力会非常大。</p>
压力一大,就会做出一些不可控的事情来。</p>
所以,霍舒耘要先给胡寡妇打个预防针,让她对这些都有个心理准备。</p>
不过这次,算是霍舒耘多虑了,因为胡寡妇可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p>
她直接说道:</p>
“我也不求别的。也没想过让我家小牛当个什么神童。往上数八辈,都没出过读书的苗子,他肯定不是神童的料。</p>
就求他多认几个字儿,以后能不当个睁眼瞎,在外面行走,能不被别人骗。</p>
不至于说私下交易个房子田地什么的,还得找人去帮忙看契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