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困难的研究(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一旁的饶小荆凑上前来,笑道:“没错,老秦。你要是知道这东西的价值,恐怕就会夜不能寐了。当时老大做好了各种研究之后,直接走人,留下我一个人在国内。给我吓得不轻,一段时间,整天晚上做梦,都梦到一群老外闯进来,把我抓走了。”

现如今的饶小荆,不像最初那么腼腆,已经显得很是善谈。

他冲辛启天打了招呼之后,接着望向巨大的量算机器,“最初,对于这台机器的重要性,我的理解不是那么深刻。后来,和老大工作时间久了,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工作。”

“现在每每想来,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老大竟然真的把这东西做出来了。未来,只要技术再提升一些,会直接把信息工业革命全部的产业,都被咱们华国掌控。”

秦高昂摇头晃脑,笑道:“嘿嘿,这我还是相信的,毕竟是天哥的手笔。”

饶小荆转头说道:“老大,其实我觉得,以您的强大能力,要是真要埋头研究一段时间,获取能够解决现在室温超导材料市场化大规模普及,怎么样,您考虑考虑呗。”

辛启天笑了笑,接着脸色凝重起来,“要说研究出来,我当然是很有信心!但是,这是一整个产业链。一旦搞出来,如何普及全球,如何抵御现有既得利益者,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啊!”

“上面也看的很清楚。他们非常明白,我们这室温超导体材料的强大作用!但是目前,也都完全保密。只是常年留有几台量算作为研究,军航天的信息安全,强大高科技模拟研究。”

“我们算是很有默契!”

当初开发研究量算的时候,辛启天完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像是修仙筑基,想要弄出一个极为强大的根基出来。

开始工作起来之后,才发现,各种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普通的量算算法,制作工艺,以及核心的超导体问题。

他是经过严密的计算,才选择了超导体量算这一条路。解决室温超导材料,就变成了一个核心的关键问题。

因为,高温或者低温的超导材料,应用起来难度极大。根本无法做成能用的量算,极为复杂的精密元器件,哪怕放大数十倍,也是无法搞定的。

做出来的东西,除了能够像算盘一样,能够有点计算效果之外,根本就没有量算的强大能力。

解决材料问题,花费了数个月时间,大部分量算研究,都用来做材料了。

最初,辛启天是想直接研究,或者发现出一种自然存在的室温超导矿。类似于,阿发达电影中,潘多拉星球的神秘矿产一样。

这是个极为庞大的计算工作,辛启天脑袋都要炸掉了,也没有找出来。

于是,转向另一种方向。在高温低温超导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

所谓的超导材料,就是电阻为零,完全抗磁性的东西。

辛启天在研发的过程中,开始异想天开的,想要模拟一种类似于真空的环境,就是将材料内部结构,进行转化,从而使得电子,好像物体在真空中,无阻力运行一般。

然后,这个异想天开,很快就被放弃了。

另一种常规一点的方法,就是使得材料中,所有粒子处在一种稳定状态。各种粒子,自旋方向一致,自旋速度一致。

然后待传送的电子,同样状态平稳,传送过程中,不被反向自旋的粒子,给碰撞干扰,也不被顺向但自旋较慢之粒子给减速。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超导材料。

这么做,当然是要有一定代价,要么超低温,要么超高温。

室温中,基本没有可能。全球各种科研机构,都是按照普通的科学方法,一步步研究,将超低温,向低温研究,一步步突破。先做绝对零度,最终想办法做室温。

而辛启天,是从一开始,就想着,通过一些外部干扰,给予其其他能量方式,使得室温超导体形成。

经过千百次实验,模拟计算。

终于,辛启天发现,钇钡铜氧材料,在被红外激光脉冲照射之后,可以有一瞬间,成文室温超导体。

这个发现让辛启天,当时极为兴奋。

继续深入研究,有了方向之后,搞清楚原因,然后就能够想把法让室温超导体一直存在。

消耗了许多资金,时间。辛启天终于琢磨明白,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钇钡铜氧变成室温超导体,是因为激发原子振荡,使它们的位置在晶体中发生偏移。

并且双层氧化铜短时间内变得更厚一些,增厚了大约2皮米,而它们之间的夹层则相应变窄了那么多。进而,这样的变化增加了双层之间的耦合程度。

发现这一点,辛启天继续深入研究。只要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给钇钡铜氧,不断地提供外部能量帮助,从而让其新态进行保持。

这个就要研究,为什么是红外激光脉冲?它到底,给材料如何进行改变的。

就好像魔法小说中,搞清楚魔法技能,释放的时候,人体内部,魔法能量的释放路径,速度,结合外部元素,有多少变化。

最终,解决的方法还是让辛启天,饶了一番。

因为,无论如何,找不到一种能够提到红外激光脉冲的特别外部因素。

利用这样的方式照射,钇钡铜氧只有几皮秒状态是室温超导体。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

这么短的时间,辛启天当初发现,也都是极为偶然的情况。

要不断进行强度不同的,多层次脉冲照射,才能延长这个时间。

如此一来,想要用这材料去做元器件,那真的是比刀尖上跳舞还要困难无数倍。

不得已,辛启天只好对基础材料进行改变,然后在找适合的外部因素,共同进行。

于是,再次经过千百次的研究,实验,凭借辛启天开挂一样的悟性。他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将gd2o3添加到yba2cu3o7-δ当中。

随着添加物的增加,超导转交温度和零电阻温度逐渐减小,而超导转变宽度明显地增大。

并且ybco中gd2o3的添加明显提高jc.钇钡铜氧中纳米尺度的gd2o3颗粒充当有效的钉扎中心。

ybco就是所谓的钇钡铜氧。

这个研究效果,是最终定下的状态。

另一边,同样研究后,辛启天搞出了一种特殊的超激光装置,实际上,其中添加了许多放射线物质。从而使得,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充电”之后。

能够保持很长时间室温超导的材料,就此诞生了!

后来,一切工作变得极为顺畅,使得量算最终研究成功。

当然,问题仍然有许多。本身材料制作就极为复杂,造价昂贵。

其次,这种“充电”的过程,是不可逆。并且,材料本身,能够“充电”的次数,极少。尽管每半年到一年,需要进行一次“充电”。

但是,几年下来,就要换一批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