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恰是良缘(2 / 2)

一味相思 千岁忧 1951 字 5个月前

一句话说得郡王妃还没劳累先晕了过去,请来大夫一查,还真有了毛病,心口疼头还晕,得长时间养着。二夫人为此被禁了足,彻底被郡王冷落,皇上体恤衞铭,恩赐太医院了院首住在郡王府,专为调理王妃的病。衞铭也被召了回来,他自那天匆匆赶去云州便没有回来过年,回来探病也没在家呆多久,说是朝中有事,四处巡查,头三个月里几乎连家都没回过。

他有旨意在身郡王与郡王妃不敢说什么,听说如今也差不多办完事。可是他还不肯留在京城,执意要去云州,当初清秋就是在那里不见的。

来帮忙帮出这种事,清秋心头正恼,猛一下子被人这么一跪,把她吓得捂着心口往后退,然后看清楚是青书,心中更惊,立时头痛起来,怎地这一位会在此地?随即她往旁边看了看,没见到世子的身影,这才放下心来。只要世子不在便好说,她有心想装做不认得青书,但面对面地照上,怎么生也说不过去,只得再往旁边避了避,苦笑道:“青书管事这是做甚,多不好看,快快起来吧。”

后面陈老爷等人已跟过来,见此情景俱是目瞪口呆,难道这位秋老板竟认得青管家?青管家是月余前才到的云州城,东家交待今后此处一应事务都要问过此人,平日范守军与城中太守见了青管家尚要客客气气,自己费了天大的劲才求得他拔冗前来,怎么这么一个人物一见秋老板就跪倒在地,这可不是说秋老板更加是个人物?

青书一点也不在意陈府众人的眼光,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小心地想着措词道:“四月里我跟着爷来云州办事,今日受邀来此赴宴,没想到竟遇上了姑娘,真是意外之喜,侥天之幸……”

幸个鬼,清秋只觉倒霉至极,青书见了他,还不等于是世子知道她在哪儿,她虽然不是世子府里卖了身的人,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整个人都跟世子有撇不清的关系,先前不吭一声就跑个没影,世子爷大概,或许,可能总要有些怒气的吧?思及此,她心虚得不行,往一边避了又避:“这个,青书管事安心在此吃酒,就当没看见我,成吗?”

当然不成,青书跪着往她那边又挪了几步挡住她去路,咬了牙道:“千错万错都是青书的不是,当日一时糊涂让姑娘受了委曲,您一个人在外面定吃了不少苦,可爷也是一日不曾好过,他这小半年就没消停过,四处奔波,都是想找到您,请姑娘看在爷这份难得的情意上,别再走了!”

他一直没有停止找她吗?清秋浑身僵直,咳了一下又道:“别再姑娘姑娘了,你也不看看我什么打扮,莫让人笑话。”

青书定睛一看,登时脸色发白,她布衣布裾,头上用块布巾包着,看得出挽着发髻,竟是妇人打扮!好不容易找到清秋姑娘,谁知她竟已嫁为人妇,世子爷若是知道了……他不敢想象会出什么事,本打算立马给世子爷传书,眼下这种状况他是传还是不传呢?他张张嘴,却问不出来任何想要确定的话。

清秋点点头,用眼光回答他的疑问,再次看了眼一旁的陈家众人,在眼圈尚红的蕊巧身上停了下,想说什么又叹了口气,再也不愿在这裏多呆一刻,绕过不能言语的青书出府而去,但愿蕊巧不会告诉青书自己在云水镇的事。

出了陈府,清秋急急地往回赶,走到半路想起她把瑞麟两兄妹忘在了染布坊,说好他们与爹爹团聚两日后再随她一起回豆腐坊的,只得又拐回去接他们。

急急走在云州城的大街上,清秋出了一身的汗,怎么青书会在这裏?他说世子爷来此办事,如今可还在?刚刚她心乱得很,只求青书别再追问她过得如何,有关世子的事她提都不敢提。他来了,离她这般近,也许下个街口,下个门店面前站的就是他,突然之间清秋觉得头也抬不起来,脸上臊得不行,忙停下来靠在一片荫凉的石墙后站了会儿才缓过劲来,探头打量了半天,确定世子不可能出现,才往染布坊走去。

又能怎么样呢,难不成要收拾东西再跑?寒冬腊月时候的勇气不外是因为被宁思平一步步引向绝境,如今早没了当时的勇气。她在心裏细细咀嚼青书说的每一句话,想从中得知世子爷的的事,却不得而知,这几个月他真的一直都在找寻她吗?云水镇与云州城一河之隔,只怕很快他们就会相见。

接了瑞麟与瑞芳,清秋心神不属地带着二人回到云水镇,刚走到河边,便看到青书带了一队人守在通往小镇的路口。想是他已缓过来劲,问清楚她并未嫁人,又赶了过来。

她眼光一扫,依然没有世子的身影。

清秋松了口气之余莫名有些失落,心裏不由自主开始猜测为何不是世子爷过来,他不想再看到她?或者不屑自己动手抓她回去?路过此处的人都是镇上居民,大都认得她,纷纷招呼“秋老板”,清秋一一回应。她明白他们的意思,一个寡妇不该当街与陌生男子相对,青书等人委实有些扎眼,大家都想知道来人是谁。

她示意瑞麟带瑞芳先回去,转身对青书道:“青书管事,你这是何苦来着,不是说了当没见过我便好吗?”

青书不知该怎么说,清秋姑娘才会原谅自己,他跪也跪过,这会儿已经平静下来,来此一是怕清秋再次走得无影无踪,二是想求得她不再怪罪。

从年前世子命人给清秋姑娘做嫁衣,让府里准备喜事到如今,还不过半年,当时他与红玉面上恭敬,其实都不曾当过真,因为郡王妃一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果然,后来婚期停缓,他们哪里不明白是郡王妃的意思。所以,当郡王妃交待不得向清秋透露世子的行踪,要冷待清秋三日,好让她明白世子不会一直护她周全时,青书默许了。谁会想到结果竟是他为此差永远不能再服侍世子,结果是清秋姑娘就那么不吭一声离府而去,再也找不到人。

“世子爷此时不在云州城,我已加急传书给他,相信很快就会回来,这中间,青书自然要守在这儿,直到世子爷回来。”不管怎样,在世子回来之前,他都会守在这裏。

守在这儿?清秋放下心,河边这么大,随便他怎么守,只要不是守在自己的豆腐坊那里便成,她还准备打开门做生意呢。今日在陈府忙乎半天,她只收了订金,蕊巧还没把余钱给她,不会就这么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