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李景隆又懵x了(2 / 2)

永乐记 萧红杏 1758 字 2022-12-22

这位李大将军也不客气,指挥军队围住北京城就开打。

守军人员严重不足也是徐妙华最头疼的问题,但没办法,这一仗必须顶住,徐妙华硬着头皮登上城门亲自指挥。

这一仗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李景隆原本以为一个上午就能搞定的攻城战,来来回回几次进攻,都被徐妙华顽强的抵抗给挡了回来。

临近傍晚,天气开始转冷,饿着肚子撑了一天的九门守军也是死伤惨重,眼看着李景隆即将发动的再次猛攻,浑身沾满血污的徐妙华往城下一看,心想,完了,看来守不住了。

立马决定,动员燕王府的老老少少,不管是烧火的阿姨大叔,还是伺候自己的丫鬟侍女,几十上百号人出了王府,此前又挨家挨户在北平城动员人民群众(基本也是老弱病残孕,因为年轻力壮的都去打仗了)。

说服他们,家里边有什么拿什么,守卫家园要紧,跟城外的敌人拼了。就这么的,经过一个下午的动员,徐仪华号召了几千人的后备军,带着各自的锅碗瓢盆奔赴九门,帮着守军抵抗门外的李景隆军。

看到这阵势,道衍和尚哭笑不得。不过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说实在的,这支由老弱病残组成的临时民兵战斗力确实不咋的,但他们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战斗力。

加入九门的战斗以后,他们不但用随身带来的干粮犒劳饿了一天的各门士兵们,而且居高临下,手里有什么扔什么,锅碗瓢盆地往下砸。

事实证明,善良的群众发起狠来,也不是好惹的。

攻城的李景隆军往往是头上咣当一下,一口大锅砸下来,还没等明白咋回事,又是几瓢滚烫的油水浇下来。

同样是饿了一天的大兵们哪受得了这个,呼啦啦一下四散躲避。本来这支军队的纪律就不行,这下更乱了。一个个都跟没头苍蝇一样乱串,喊都喊不回来。

李景隆措手不及,大叹:“这女人,阴险啊!”咬牙切齿:他奶奶的,收兵,明天再战。

这天天色黑了下来,进入深秋的北京,已经闻到了冬天的味道,刚入夜,竟然下起了小雨。

徐妙华站在寒风呼啸飘着小雨的城头上,看了看四周,摸了摸城墙,想到一个妙计,便吩咐将士赶紧去办。

第二天一早,天气依然寒冷。晚上在军帐里的李景隆被冻醒了几次,心里非常不爽。想找个偷袭的机会都没有;北平这鬼天气,还是秋天就这么冷。他的心里只想尽早离开北平这个鬼地方,李景隆下令:今天务必给我全力攻城,攻下北平,所有将士大大的有赏,如有后退逃跑者,就地正法。

李景隆再次领兵来到了熟悉的北京城外(确实是熟悉,来回几十次,愣是没打进去),颇有些愤愤不平:他奶奶的,就不信这个邪了,老子今天非攻进去不可。来呀,给我列队攻城,往死里打。

北风吹,战鼓擂,景隆仁兄要发狠。

李景隆望着城头守军的这种诡异举动,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还没等他想明白过来,率先攻城的大兵们的举动更加诡异。

好不容易冒着砖头扛着攻城云梯冲到城头下,云梯却怎么也搭不上去,搭上去滑下来,再搭上去,再滑下来.有运气好的,一堆人扛着搭上去了,伸腿往上爬,却怎么也抓不住城墙,一个个都使不上劲的感觉,最后的场面是,一大堆一大堆的人,聚集在城墙下,都在拼命搭云梯想攻城。

李景隆看出了苗头,知道肯定出了岔子,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时候有先锋部队的小兵回来报告:“报,报大、大将军,北京城墙已经结冰,滑溜溜的,先锋部队基本无法攻城。”

这下可苦了攻城的李景隆部队了,退也不是,攻也不是,滑溜溜的城墙上不去不说,还得左躲右闪提防着头顶上的招呼,当然,多数哥们都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一通猛砸,死伤惨重。

李景隆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想来想去,李景隆始终没有好的计策,只能一咬牙一跺脚:罢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撤军。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