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两军就在白沟河相遇了。想想看吧,上百万人的群殴是个什么场面。
燕军到达白沟河后,十分不巧,他们正好遇到了先锋平安的部队。
于是平安的先锋军就如发疯般冲入燕军营中,大肆砍杀,往来纵横,大败北军。
郭英从真定出发,比李景隆晚到白沟河,他携带着大量新式武器,老试地雷。
他预计到了北军的行动路线,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了大量地雷。大批的燕军踩上了地雷,死伤无数,血肉模糊,一时分不清是马的血肉还是人的,尸横遍野。
殿后的朱棣没有被地雷炸,却也有了不小的麻烦,由于北军大败,情况混乱,等到休战时已是深夜,伸手不见五指,朱棣竟然迷了路。
军帐中李永乐极其担心朱棣的安慰,左右来回焦虑的走着,楼炎冥见她如此便安慰道:‘公子,莫要烦心。燕王殿下吉人天相,百战百胜,定能势如破竹杀出一条血路,不会出事的。’
“我知道....但总的还是放不下心,等她这次回来我要好好的与他商议对策。”泄露天机就泄露吧,死就死好了,她再也不要这样提心吊胆的等他,因为在等,所以在熬。等待、难熬。等不住的她掀开军帐翘首以待,只盼能快些见他回来。
朱棣在林中迷了路,他心中焦急,同样也煎熬着,没有任何一个时候他是这样的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军中,他知道哪里有一个人在等着他,等着他平安回来。他下马趴在地上辨别河流的方向,找了半天,才弄清楚东南西北。即使是遇到在大的困难险阻,他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愤怒。这是因为他的胸怀博大,修养深厚。
李永乐在军帐前终于看到模糊的一小片军队,她不顾一切奔了过去,瞧见是他,她无比激动。自出兵以来,如此狼狈不堪还是第一次,虽然朱棣现在看上去有些灰头土脸,有些狼狈,两人再次见到对方,没有过多的闲话只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往往,等待的过程总是痛苦难熬过的,能见到他真的太好了,没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好的了。原来她的心是这样渴望他,这样深深的爱着他,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想他,我宁愿你不知道我有多么的痛苦难堪,你只要回来就好。
我所有最美的姿态只为能让你看的见,你一回头就能看见了。
李景隆十分兴奋,他终于看到了一次胜利。
因为是伏击战,朱棣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忙于应付,大半天下来,损失惨重,只好暂时往后退,退到了河的北岸驻扎起来。
燕军惨败,此时军帐中朱棣找来姚广孝,朱权,坐在一起商量对策。李永乐一直跟在朱棣的身后,她自然也在军帐之中。姚广孝认为:“我方的优势在于骑兵,不但拥有原来驻守边关对付蒙古人的骑兵部队,还有从大宁借来的朵颜三卫,在目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如果固守,就会被动挨打,而且,后勤粮草也会出现问题,还不如主动出战,寻求开阔地方,和李景隆决一死战。”
朱棣点点头,下令:“严装饱食,决战就在明日。”
于此之前,姚广孝已找李永乐商量过对策,那时的朱棣还在迷路之中并未归来。姚广孝问道:“高公子对此对战有何看法?”
李永乐转眼看向他,他不就是想知道这次打战的结果么,李永乐左右等不到朱棣已是愁容满面便也不在隐瞒什么:“此战看上去虽凶险万分,敌众我寡,且李景隆请来高手对战死伤无数,但是会胜利的,上天会帮助燕王。战争的结果同样具有戏剧性。总体说来,燕王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根据天书的记载,他的胜利,多少有些运气的因素在里面。在最关键的时候,人品决定一切。”
“大和尚,我只能说那么多,军事我不懂,我只知道结果,重要的还是得看你们,要坚持,坚持就会胜利的。他必定将会是我们的王,是这个国家的王!!”李永乐的白袍像面旗帜,所到披靡,黑发在空中飞舞,美丽得像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