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请罪(1 / 2)

永乐记 萧红杏 1976 字 2022-12-2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朱棣在廊下负手而立,见御医提着医箱子弯着腰出来便问道:“如何?”

太医弯腰收首,沉声道:“回皇上,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即可作为“良药”又可化作“毒药”。五石散主要由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原料构成。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掐两食用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

可谓是良药也,可坦若用量过多过久,既是毒药。起先,药性发作后一般会异常兴奋,须不停地走路、狂奔,还必须饮温酒,以发散药性,直到浑身大汗淋漓汗为止,否则便会危及性命。

“方才微臣询问贵妃娘娘身边侍奉的宫婢。说,起初娘娘便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而后,才越发的精神涣散,到了今日这般模样。贵妃娘娘食用五石散怕已有数载,毒已侵蚀脾肺血骨,眼下若是想根治怕是难啊。”

朱棣眉目肃然,语气中隐有严厉:“所以....连你也没有办法?”

太医见朱棣语气严厉,又是惶恐又是恭敬道:“回皇上,娘娘中毒太深无法痊愈已是注定的事,即便是请来大罗神仙也无力回天。”

“你的意思是贵妃命不久矣?”朱棣心想若是贵妃死了,怕李永乐以后知晓真像,她非得自责死不可。

太医一个念头闪入脑中,瞧皇上如此紧张贵妃,必定是宠爱的紧。若是真让贵妃死了怕今日出不了这宫门得为贵妃娘娘陪葬了。

想想便倒吸了一口凉气:“回皇上,娘娘虽已毒入血骨但并无性命之忧。微臣加以施针,在配些清毒的草药可做缓解。只不过,娘娘余生,怕几乎是在半疯癫的状态中度过了。”

这已经是御医最大的极限了,若朱棣执意要张青痊愈,即便是今日杀了御医,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朱棣抬头看着天上的浮云,微微挑眉,嘴角微微上扬轻笑。既而才看向御医:“如此也好,你替贵妃续命即可,莫要让贵妃痛苦,宫里最好最名贵的药材都给贵妃用着。若有什么情况或是需求尽管派人来报。”

“是!”御医拱手应道。随后,朱棣便回了御书房。这下子御医蒙了,方才皇上还为贵妃中毒害其性命而烦忧,怎么一下子好像又豁然开朗般的不在乎似得。果然啊,皇帝心海底针,摸不着头绪。

只敢叹道:“君心难测啊,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果然是至理名言。若是我今日说贵妃死定了,那我是不是真就会命丧宫廷呢?猜不透,果真猜不透啊!”

张青,本来颇有家族背景的一个人,且自己又是个极玲珑聪慧的人。一世英名最后被五石散毁了,长期处于幻觉中,时常从早到晚一个人自言自语,仿佛在跟幽冥对话,而且喜怒无常。

她曾经借机害过王氏与小世子,更借机害过李永乐不惜伤害亲女。如今这下场,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每个人都要为他自己的言行负责。种好因自然得善果,种恶因自然要受报应,因果循环,从来没有偏差的时候。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这是方孝孺死之前做的一首诗。

起先就在燕王出师之际,朱棣的谋士姚广孝请求燕王道:“城破之日方孝孺是绝不会投降的,但万万不能杀他,否则天下读书种?将会灭绝。”燕王朱棣入城,揭榜殿廷,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为奸臣,方孝孺被逮下狱。

明成祖朱棣听了姚广孝的话,派人把方孝孺从狱中提出,并且朱棣找了台阶让方孝孺下,然而他并没有接受朱棣的台阶。跟朱棣来了个鱼死网破,诛灭十族。

方孝孺一介书生,面对专制君主的屠刀抗节不屈,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但是他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吗?他死了就能绝了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其实不然,这是道衍试图保护故友弟子的一种方式。

方孝孺是宋濂学生中最优秀的一个,而道衍和宋濂是朋友,两人关系不错。道衍的朋友大多直接或间接死于朱元璋之手,宋濂也是其中之一,他想保住方孝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道衍和尚如此跟朱棣说完全是通过夸大事实,对对方进行威慑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就像一屌丝对女神说:你千万不能嫁给他啊,高富帅都花心以后一定会甩了你的,这两者是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