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一切都是天意,弄拙成巧了。他杀了徐太医后我便带他出了宫,可是.....”说到此处,李永乐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屈指在朱棣眉宇间清浅的画着,和处暖气洒在朱棣鼻尖,朱棣闭眼轻嗅她温如樱花香的清香。
李永乐露出笑容,魅若妖,面上的妆容,浓而不艳,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可是,你并不知晓建文帝的离开其实洪武帝早便策划好一切,那夜是我送走建文帝,却也有洪武帝的一份功劳呢!呵呵....”话闭,掩鼻轻笑。眼神有神,不乐不忧,不慌不忙,不焦不躁。
朱棣猛的睁开眼,擒住她的手腕:“你说什么?洪武帝策划了什么?你是不是又编谎骗朕?”
李永乐挣开她的手,一个转身坐到一旁的软塌上,翘起二郎腿手往后撑着:“皇上若觉得我说的是真的,那便是真的。皇上若觉得我在撒谎,便别信。”巧笑的看着朱棣,那慌张的脸。
“勿要卖关子,继续说!”朱棣十分不喜她现在的这个态度,若换做平时定会喜不胜喜。可此时她的娇媚在他眼里反倒成了讥讽他的武器!
李永乐娇媚一笑:“皇上别急。这就与你说来!”抿嘴一笑:“洪武帝生前最喜爱的便是太子朱标,可太子薨了之后又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朱允炆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洪武帝还是担心朱允炆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先后被清洗。其次,洪武帝还有一人极是忌惮那便是那时的燕王,也就是陛下你!但您是他的儿子,他可以对那些功臣们下手,却对你这个儿子下不了手。”
“他早便推算到你终有一日会反,便早早给朱允炆设了逃生之路。且还留下锦囊妙计给朱允炆,从前朱允炆三翻四次邀请燕王辅佐政策,便是洪武帝留下的计划。可被当时的皇上拒绝了,洪武帝锦囊有言,燕王拒之便擒燕。
然而我们那个心软的建文帝,并未如此做。虽他一心就是想削藩,也是怕你们这些叔叔会反他罢了。可他又想做婊子又想牌坊给世人留个好印象,建文帝有他的固执,有他的野心。他满面善意的脸,你永远也猜不透他的心。这世界上看上去越是善良的人越危险!”
“这些都是在六百年之后,历史里可读到的信息。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洪武帝当初的选择是个错误。从洪武帝选择朱允炆的那一刻开始,属于燕王的时代便来临了!但历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泪,它只相信实力。
洪武帝临死时,给建文帝留下一个铁箱子,让少监王钺在建文帝大难临头时交给他。他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可不知为何哪位少监王钺并未出现,我相信这一切都是老天的安排没有了少监王钺,只有我。我代替了少监王钺引王出宫。”
“先皇留下的铁箱里有什么?”朱棣双拳紧握,那声音里充满了焦急。
李永乐目光上移,对上那人的眼睛,扬眉一笑,道:“那铁箱子有,白金十锭、遗书一封。皇上是不是想知道遗书里写了什么?”她并未告诉他,铁箱子里还有和尚的度牒,袈裟、僧帽、剃刀。
若是告诉了他,怕整个大明的寺庙都将不得安宁。既然朱允炆已偷生,又何必再去惊扰他呢。他已是这个世界最失意的人了.....便让那个人随风而去吧!反正他的皇朝没有人能真的撼动,只是朱棣自己不放过自己罢了。
“写了什么?”朱棣闻言一诧,瞧了眼她,这才应道。
李永乐垂下排扇般的羽睫,立起身子在房内踱了两步,似在回忆又似记得不清楚,走了几步才缓缓说道:“书信所诉。朕死之后,燕王必反,而允炆你又软性软心定不忍诛杀老四,如今皇位不保左右离散。
允炆你天生憨厚秉性纯良这便是你最大的弱点,可如今悔悟已无用,皇爷爷替你安排了逃生之路。你从鬼门出,其他人从水关御沟走,出去后别在回来你斗不过老四,隐姓埋名安稳的过一生吧!”
朱棣闻言一愣:“父皇早就猜出我会反我会夺帝?为什么还要将皇位交给朱允炆而不直接给我,若是直接传位给朕又怎会闹出三年之久的靖难之战,让生灵涂炭,让血骨肉亲分离,让百姓流离失所。
回头一瞧不过是先皇给我们几个兄弟制造了个没必要的麻烦,倒成了朱家在百姓心里的一个笑话罢了。如今我落得一个名不言顺的名义,被世人唾骂,这便是您想看到的吗?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
李永乐恍惚一笑:“这其中的原由很简单。陛下如此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看不透呢!说到底洪武帝实则就是个偏心的父亲,他最疼爱的就是太子,但太子朱标还是不幸早逝。这是极为罕见的大事件,可不是普通的丧子之痛,接班人没有了,整个帝国的命运怎么办?那么多大将手握重兵,怎么节制?这件事折磨着老皇帝,世人都知晓洪武帝是个工作狂,可太子逝世的时候他居然28天没有上朝。”
“而太子薨了之后,朱允炆将3个年幼的弟弟照顾得十分周到,洪武帝将朱允炆的孝心一切都看在眼里。朱允炆从小生活在深宫之中,在知识分子中间长大,知识渊博,而且以德服人。洪武帝不得不重新选择继承人。他心里非常清楚当时的周王、晋王、燕王等都有野心。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还差点儿被废了王号。
晋王外表残暴,违法乱纪,然而本质上是个胆小鬼。鲁王是个天大的蠢货,为长命百岁,乱吃丹药,把眼睛吃瞎了。其他的王子有的杀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稍微几个成器的,却是舞文弄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艺术家。”
“洪武帝心中长叹,他也十分为难。因为他知道除了皇上和建文帝没有比你们更加合适的称帝的。洪武帝对朱允炆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对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忧,他柔弱的肩膀,能担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这么仁柔,跟个兔子似的,多么大的缺陷啊。做皇帝,必须有狮子,老虎的硬汉性格,否则必定会被政坛上的狮子,老虎吃掉。
于此洪武帝也曾有传位与皇上的打算,可最终没有传位给你主要还是文臣翰林学士刘三吾敬言。刘三吾是知识分子,你问他谁当储君,他当然只推荐自己的同类朱允炆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皇上其实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老皇帝为什么没有把皇位传给你,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你自己清楚了!”
李永乐的话中有话,朱棣从她的眼神中读出因果。他心里终于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不肯把皇位传给自己,那就是自己的血统问题给他带来了最终的麻烦。他不是马皇后亲生的,固与这一点朱棣就没资格继承皇位,就算他那么优秀那么英勇,可谓是当代的“战神”然而就是因为这个庶出的问题,朱棣最终没能登上大宝。
马皇后起到了关键作用,要不然朱棣不会篡改皇家档案,说自己是马皇后生的,朱元璋应该说内心中最喜欢的就是马皇后,他眼中最金贵的就是皇位,男人总是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所以即使儿子死了,也要传给孙子,因为这是马皇后一脉的亲生孙子!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