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他抬眼看向湖面,这一池的荷花衬得两人便如画中的伴侣:“这雨啊下的真大,不过,你最是怕热,今儿这雨若能下上一夜,一准能凉快几日。”
李永乐抬头打量着他,她很确定此人她并不认得,可是为什么他连她怕热他都知晓的清楚?微愣了半响:“你是何人?”
大雨瓢泼,天地黑黢黢一片,唯有长廊中的风灯微亮的灯光照的一地雨水粼粼发亮,光影反射到白衣男子手中雨伞玉柄之上,有冷润的光芒闪动着,那微光似反射到了他仰望的眼底,即便隔着黑,李永乐也能瞧清他黑亮闪光的一双清眸。
那人目光落在她半边已微微淋湿的衣角,挑眉道:“你若想知道我是谁,不如陪我到亭中稍作,我与你赏花听雨可好?”李永乐向来就喜欢长相好看的人,这人生的不错又能在宴席中出现,必是朱棣看得上的大臣吧,既然是朱棣的人而她如今又是皇后,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便随着他到了亭中,那白衣公子替她拍着身上的雨水,道:“还好,只是湿了一些边角!”李永乐不说话,不知为何她觉得眼前的人很是亲切,对他....似乎起不出什么防备之心。
见两个在一旁躲雨的小太监,那白衣公子向他们吩咐,虽然这样做有些不人道:“去沏茶来!”小太监见这人和皇后娘娘在一起,虽是来躲雨也不敢不领命。古代是奴役社会下人的命没有人会在乎,命贱如蚁。
豆大的雨点砸下,雨声瞬间大作,不由伴着风雨扑了进来,白衣男子忙把李永乐护在身后:“被雨淋湿可能会染风寒,还是躲在我的身后比较安全些!”低头对李永乐浅浅一笑!李永乐不由微愕。
未曾感受到来人的敌意,李永乐挑了下眉,微愣之后:“我也没想到这样糟糕的天气,早知便回坤宁宫去了!”那白衣男子接着说道:“待雨小一些在坐过去!”男子温润的风度让李永乐凝眉点头!
而后,他却云淡风轻的又说:“不想知道我是谁了?”李永乐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戏谑着道:“所以,你是打算告诉我你谁了?”
白衣男子温温一笑,眉梢眼角竟是风情:“微臣杨寓,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李永乐纠结眉头似乎没太懂,她对官没什么概念不过她能感觉这人是个大官儿。
也不知回他什么只淡淡:“哦”了一声再无其他!此时两个小太监也备好了茶果,雨也随之小了些,小太监擦干净了座椅两人才入座!
杨寓一扶白袍,坐到凳子上,伸手也为李永乐斟上茶水,清淡一笑,端起茶盏呷了一口,道:“娘娘似乎有心事?”李永乐思绪流转中,撑着下颚看向杨寓在他密密的目光下,总觉得这眼神似曾相识,微微:“呃?”一声。
杨寓见她发愣,又抿了口茶,瞧了眼外头的雨丝风片,道:“皇上有两个心爱的妃子,一个是昭献贵妃王氏,一个是恭献贤妃权氏。王氏有贤德,为皇上所倚重。皇上在德妃娘娘不在时性情暴躁,臣属动辄得罪,不论太子诸王公主还是大臣,都得到过王氏的调护。并且皇后不在这三年,宫中一切大事实际都由王氏掌管。”
“德妃与皇后先后离世,后宫稀缺,百官又拿皇上子嗣少的由头让皇上纳妃。皇上没有办法,永乐六年,派内使黄俨等人到朝鲜去,赏给朝鲜王廷花银一千两、纻丝五十匹、素线罗五十匹、熟绢一百匹,因朝鲜曾向大明献马三千匹。
临行时,皇上对黄俨交代:“你去朝鲜和国王说,有生得好的女子,选拣几名将来。”于是朝鲜王廷下令禁止婚姻嫁娶,广采童女,以备进献。但最初所选,黄俨以为无美色,甚为不满,并对当事者加以挫辱。
朝鲜王廷只得分遣各道巡察司再选,同时通告各地:“前者,不用心推刷,多有漏报者。更于大小守令、品官、乡吏、日守两班、乡校、生徒、百姓各户,如有姿色,一皆采择。如有隐匿或有针灸、断发、帖药多方规避者,论如律。”
对于各地所选的女子,黄俨等都要亲自过目。这一年被选中者共五名。工曹典书权执中之女,十八岁。仁宁府左司尹任添年之女,十七岁。恭安府判官李文命之女,十七岁。护军吕贵真之女,十六岁。
中军副司正崔得霏之女,十四岁。她们连同从者使女十二名、火者十二名,一同被送往金陵。上路之日,被选淑女的父母亲戚哭声载道。权氏是朝鲜人,姿质浓粹,善吹玉箫,又与顺德妃长有五分相似甚受皇上宠爱。”
“五女之中,皇上最宠爱权妃。皇上见到她,问她有何所长。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玉箫吹奏,窈渺多远音,皇上大为高兴,立刻把她选拔在众妃之上。一次宁王入京见那权妃还做了一首诗:忽闻天外玉箫声,花下听来独自行。三十六宫秋一色,不知何处月偏明。鱿鱼窗冷夜迢迢,海峤云飞月色遥。宫漏已沉参倒影,美人犹自学吹箫。
宫中的女官王司彩(司彩是掌管储藏缎匹的官),皇上曾命她与权妃同辇而行,她很熟悉权妃。她也写宫词歌咏道:琼花移入大明宫,旖旎浓香韵晚风。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明中。”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