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好日子2(2 / 2)

玉台碧 桩桩 1664 字 2022-12-22

这时代还没有棉花,只有蚕吐丝制的丝绵。

一个月那么几天用下来,少说也要一两匹布。一匹布五百文,一个月一两银子。这个,绝不能省。

丝绵比宣纸贵,可不会被骂有辱斯文。

这时,她看到了夏初穿的衣裳。

夏初穿着丝绵麻的衣裙。

岑三娘愣了愣,把新念头又咽回了肚子里。

她心想,人家用来做衣裳,自己拿来过小日子。好像真有点不太地道。用草纸总没有人多嘴了吧?

这个提议,马上就得到了夏初的肯定:“少夫人实在不想用香灰袋。我和阿秋就多揉些草纸出来。”

大唐入厕用的纸偏硬,需要下人们一张张的揉过。这是大户人家才有的,普通老百姓舍不得买草纸的,用竹片的都有。

总算解决了一桩人生大事,岑三娘长舒口气。

“少夫人,这些纸怎么办?”夏初心疼的问道。

裁成小块,折成长条的宣纸已堆了一桌子。府里也不需要将它展平了拿来写字。没有新用途就浪费了。

岑三娘的目光落在了圆桌上的那枝牡丹上。

“我曾和姑爷说能做出一模一样的绢花,用这些纸练手吧。”岑三娘打定主意后,就拿起剪子开工。

女孩子都喜欢这些。

见岑三娘不再纠结着做月事用的东西,夏初也兴奋起来。

阿秋回来,两人就用心选了粗绵线拧成粗粗的花蕊。

岑三娘一边瞧着牡丹,一边绞出各种大小的花瓣。

刚开始还掌握不了花瓣的大小和数量。

多试了试,岑三娘心里就有了底。

过得半个时辰,就扎好一朵相似的牡丹。

岑三娘调了绿色的颜料,细细在花心染上。放在那朵牡丹旁一比,得意的笑了。

“真漂亮啊!”

阿秋和夏初眼里露出欢喜来。

阿秋笑道:“少夫人的手真巧。可惜只是宣纸做的。”

岑三娘想了想问她们:“如果是绢做的呢?能卖多少银子啊?”

夏初答道:“我记得大夫人插戴过几枝宫里年节时赏下的绢花。尚宫局做的,在外面一枝要卖二十两银子呢。少夫人做的这枝不比宫制的差。”

“发财了!”岑三娘大笑。

“去拿一匹綀子来。”

要做就做最好的。

綀子是苎麻中的极品,一匹布轻薄的能束成一束穿过铜钱中间的方孔,因而得名。

岑三娘告诉两人:“就拿它来做头花。”

二婢顿时惊了。

岑三娘耐心的解释道:“普通的绢做的再巧,总会被人模仿了去。綀子珍贵,能舍得拿来做身衣裳的都少,更别提拿来做头花了。”

阿秋反应过来,接口说道:“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聪明!”岑三娘赞了声,让去抱了匹綀子来。

瞧着岑三娘拿起剪子对着綀子比来比去,夏初忍不住心疼:“少夫人,这可是十两金子一匹的綀子。老夫人怕是都舍不得拿来做衣裳。剪坏了怎么办?”

岑三娘做别的不行,做手工小玩意儿是她的老本行。她把那枝牡丹看得熟了,心里有了谱,根本不怕。

她毫不迟疑的裁下了一块,兴奋的说道:“如果开个店,做出来的头发一枝能卖二十两,一匹布能做二十枝,岂不是赚双倍了?”

她先剪出了外层大的花瓣,又依次绞出了内层。再剪出更小的内层。用了上好的黄色丝线拧紧做成花蕊。

又在自己妆匣子里找了枝长长的银簪子做底。

一个时辰后,就做出了一朵玉楼点翠。

她拍拍手,将做好的牡丹头花往花瓶里一插:“先插着,回头让姑爷瞧了,看他能分出真假不。”

阿秋抿嘴笑了:“别说姑爷了,奴婢没走近细看,都分不出来。”

喜欢玉台碧请大家收藏:玉台碧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