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徐老怪探班(1 / 2)

丁胜的《英雄本色》,不就是《英雄本色2018》嘛!

沈长林很疑惑,丁胜为什么敢翻拍?

是谁给他的勇气?

翻拍《英雄本色》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就你说现如今的主流观影人群,谁不知道《英雄本色》?

豪哥、阿杰、小马哥这三个角色本身就是教科书级别的人物设定,要内在魅力有魅力,要相关冲突有相关冲突。

三个角色塑造到这么完整的程度,编剧推进剧情都变得容易了。

三个演员的完美呈现,更是加强了角色身上的内在张力。

过气大老,不甘心的小弟,身为警察的亲弟弟……

当小马最后对阿杰说:“其实,做兄弟的……”

话没说完,小马就中枪倒下,有时候想想,也许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其实,做兄弟的,不用说太多。没那么多计较,没那么多仇恨!”

你能挖掘出什么新意?

反派上位的原因是因为想睡大嫂?

算了吧,纯粹的江湖片,拍不出来的……

没有那种味道了!

上世纪香港的烟火气,那时的江湖秩序行事规则像泛黄的书页,可以用来纪念但已经不能再当作指南。

沈长林就一句话:“除非丁胜能找来张国荣,否则,我是不会投资的!”

老郭愣了一下:“张国荣?他去世了呀!”

“……对呀,所以,我是不可能投资的!”

正准备挂断,老郭又说了一句:“等一下!”

“等什么?”

“徐克导演准备去探班《刺杀家》……”

“是嘛?我打个电话问问!”

……

有个问题,为什么《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包括《笑傲江湖》的导演都不是徐克,但观众婆娘个普遍觉得它们是徐克的作品?

好吧,其实徐克包括杜其峰这些导演,都是电视台出身,他们的行为难免沾染了电视台的习性——只要挂名监制,就喜欢全权主导:剧本要自己控制、演员要自己教、镜头要自己拍、剪辑要自己说了算!

这尼玛不就是大众定义中的导演嘛。

所以有很多徐克监制的电影都被归为徐克作品,因为他太强势,主导了电影的方方面面……

徐克当年的创作力太澎湃,想拍的也多。

但始终一个人精力有限,所以只是分配一些项目给其他人执行,但他自己又太有控制欲和主见,基本上最后还是他说了算。

举个例子:虽然《倩女幽魂》确实大部分是程小东在现场执行,但这个题材是徐克拍板想做的,他也向李翰祥购买了版权,到选角、制作风格上徐克也一并控制。

甚至到后期剪辑,配乐也是亲自上马——盯着黄沾写完《倩女幽魂》、《黎明不要来》、《道》,其中的《道》原本要找林子祥唱,但因为档期迁就不到,徐克干脆逼黄沾亲自上阵演唱……

包括当年请了自己偶像胡金铨导演来拍《笑傲江湖》,最后也就只用了胡金铨一两场戏,剩下的自己又全部补拍了,把胡金铨气个半死!

说徐克是控制狂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但这几年,感觉他的控制欲缩减了不少……

感觉,可能是老了,精力没有以前那么强盛,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专注自己想拍的东西,不太在意演员之类的……

否则,《神都龙王》为什么要用赵又廷?

《四大天王》为什么用阮经天和马丝纯?

因为陈国富推荐?

笑话,徐克年轻时候谁的面子都不给的,只相信自己,他觉得王祖贤适合聂小倩,就力排众议启用了她!

你能说赵又廷适合狄仁杰吗?

只能说这几年他为了特效的展现,牺牲了很多……

所以,比较起陈国富,他更喜欢跟沈长林合作——《智取威虎山》开始,双方合作的非常好,无论制作还是演员,都让他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流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