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两极反转(2 / 2)

现在大致数一下,举起手来的议员不超过十五个!

那岂不是有一百四十个以上的议员,反对罢免卢日科夫嘛!

按照规则,只要反对的议员数量达到一百八十个,那么这个罢免程序就会终止,宣告失败!

而莫斯科派系自己还拥有六十个席位还没有开始投票呢,再加上这六十票,岂不是反对者已经达到了两百个以上……

很多议员的目光转向主席台,四位议长的脸色各不相同。

格雷兹洛夫是脸色铁青,在投票前他就知道会有一部分议员选择反对罢免卢日科夫的职务,因为昨天科诺夫做了不少工作,应该也许诺了不少好处。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派系内会有这么多的议员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这性质可就不一样了啊!

因为多达一百四十余人选择反对罢免卢日科夫,这基本就宣告了今天投票的结果了,莫斯科派系取得了胜利!

米哈伊尔失败事小,自己派系丢脸事大啊!

估计今天过后,不光是米哈伊尔要承担投票失败的后果,就连自己派系也会成为众人口中的笑话。

为了一点点好处,那么多议员公开“倒戈”,死保老对头卢日科夫,这都是什么事啊……

…………

科诺夫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浮现出笑容。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卢日科夫的那笔钱也没有白花啊……

之所以刚才提议这样的投票方式,他就是要给大家来一点小小的震撼!

这可是杜马第一派系,这可是克拉维科集团,这可是莫斯科派系的老对头。

结果呢,在利益面前,依然会有那么多的议员做出了让大家感觉不可思议的选择!

一百四十票!

加上自己派系的六十票,稳稳的拿下今天的投票胜利。

至于米哈伊尔和日里诺夫他们两个的派系,说实话现在投不投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总不可能凭空多出来几十票吧!

结果已经注定,哈哈……

日里诺夫眉头紧皱,他颇为意外,显然也没有料到第一派系的人竟然有这么多选择倒戈支持卢日科夫。

他看向王业的眼神中带着疑惑,也带有一丝责备。

这小子是不是太轻敌了,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提前做准备吗?

现在好了,投票基本宣告结束,而失败的后果,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得住啊……

王业从会议开始到现在,脸上表情一直没变,带着一丝笑容,显得很轻松。

哪怕现在出现这么惊人的一幕后,他依然没有什么改变。

别的不说,光这份气度和心理素质,让不少议员颇为服气!

因为要是换了他们是王业的话,面对即将到来的惨败,怎么可能还坐得住……

…………

这种场合,格雷兹洛夫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宣布,第二区域的议员开始投票。

这个区域内坐的都是王业派系的人,一百五十名议员。

还好,没有什么意外,第二区域所有议员齐刷刷地举起手,表示支持罢免卢日科夫!

现在赞成票是150+15=165票,而反对票是140票,相差不多。

然后第三区域开始投票,这里是日里诺夫的派系议员们。

虽然没有王业派系举手那么快,但依然是全部议员都举起了手臂,表示赞成罢免卢日科夫,这也让日里诺夫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因为这说明他的派系内没有出现“内鬼”!

日里诺夫派系一共是80票,加上这些票数,赞成票总数达到了245票!

暂时甩开了反对票数。

但科诺夫脸色正常,他压根就不慌,因为接下来就是他们莫斯科派系投票了。

只要这六十票的反对票稳稳拿到手,那投票就结束了!

不,都不需要六十票这么多,只要再有个四十票,那已经足够了!

说真的,这两天米哈伊尔表现得太平静了,平静得有点不正常……

所以科诺夫怀疑他是不是留有什么后手,难道是收买了自己派系的一些成员?

倒是有这个可能!

不过就算他收买了又如何呢,难道还能直接收买一多半成员的票不成……

那就太离谱了吧,几乎是不可能的!

…………

没有给科诺夫留太多时间去思考,格雷兹洛夫已经宣布,第四区域开始投票。

五个小派系的议员率先举起手来,他们是向米哈伊尔靠拢的,就算现在形势对米哈伊尔不利,但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选择继续支持米哈伊尔议长!

剩下的六十名莫斯科派系的议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的眼神都有点飘忽不定,但没有一个人举起手来。

就在科诺夫以为尘埃落定,自己赢定了的时候,场内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请赞成罢免卢日科夫职务的议员举手!”

伴随着书记官的最后一次提醒,一名莫斯科派系的一员突然举起手来。

这名议员的举手仿佛是一个信号一般,第二个、第三个……

莫斯科派系的议员们,一个接一个地举起了手臂!

满场哗然!

今天的表决充满了戏剧性,来了个两级大反转!

原本应该支持罢免卢日科夫的第一派系,结果大部分都选择了反对,死保卢日科夫!

更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莫斯科派系的议员们在最紧要的关头,选择了集体背叛派系,抛弃了派系的最核心人物-卢日科夫!

这个变故,让坐在主席台上的除王业外的三位议长目瞪口呆!

尤其是科诺夫,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眼中冒出怒火,颤巍巍地伸手指向那些举手的议员们……

(本章完)(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