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重大事件(1 / 2)

</p>

“我记得你应聘的时候说过,在学校曾经主持过大型的晚会,应该没有太大的区别吧?&lt;/p&gt;

你把衣服换一下,我让造型师给你换个造型,然后咱们把流程捋一遍就可以了。”&lt;/p&gt;

白雪浅这话是在劝她,也是在命令她。&lt;/p&gt;

“好……好吧。”女孩还是有点紧张。&lt;/p&gt;

“能不能肯定一点?”白雪浅拔高了声音。&lt;/p&gt;

“是!”&lt;/p&gt;

女孩儿响亮的回答。&lt;/p&gt;

白雪浅也发现,她这次准备的不周到,她其实应该让这个女孩早点准备作为替补的。&lt;/p&gt;

她这次带这个女孩出来,也就是为了想培养她,当初面试的时候,这女孩可是挺自信的,现在却变成了这样。&lt;/p&gt;

真希望接下来不要有什么意外。&lt;/p&gt;

接着,一化妆师一边给那女孩化妆,白雪浅拿着稿子在旁边给她对着接下来的流程。&lt;/p&gt;

女孩名叫沈小葳。&lt;/p&gt;

她确实是有主持经验的,很快就进入了主持状态。&lt;/p&gt;

而原本准备上台的女主持似乎也比之前好了不少,已经从卫生间回来了。&lt;/p&gt;

她很快就上前给沈小葳对稿子,并且教了她不少东西。&lt;/p&gt;

紧接着,沈小葳就上台主持了。&lt;/p&gt;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先说一声过年好,然后再欢迎各位参加本次的慈善晚会,本次慈善晚会的特约嘉宾有……”&lt;/p&gt;

沈小葳的主持素质非常高,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她却记住了所有嘉宾的名字。&lt;/p&gt;

她几乎没有看提示牌。&lt;/p&gt;

白雪浅还是很满意的,她没有看走眼。&lt;/p&gt;

而角落里,原来的主持人何乐乐则咬牙切齿,她为了这次的主持,足足准备了一个星期,稿子就背了三天。&lt;/p&gt;

沈小葳居然能十几分钟就把这些东西记下来,她根本就不信!&lt;/p&gt;

本来站在舞台上出清风头的应该是她,怎么会轮到这个小贱人?她简直快要气疯了。&lt;/p&gt;

开场过后,主持人就下来了,因为接下来是歌舞表演。&lt;/p&gt;

沈小葳坐了下来。&lt;/p&gt;

白雪浅立刻给他端了一大杯水。&lt;/p&gt;

沈小葳喝了下去,拍了拍心口:“谢谢浅浅姐姐,我现在感觉好多了。”&lt;/p&gt;

“我知道你可以的,继续加油。”白雪浅吓着拍了拍她的肩膀。&lt;/p&gt;

“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因为刚才非常的顺利,沈小葳也提高了不少信心。&lt;/p&gt;

“我不打扰你休息了,你好好看一下接下来的稿子,我先去忙别的事情。”白雪浅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lt;/p&gt;

“沈小葳,你可以的!”沈小葳对着镜子,做出一个加油的动作。&lt;/p&gt;

“小葳确实很厉害啊。”何乐乐走了进来。&lt;/p&gt;

沈小葳从镜子里看到何乐乐,不由得有些羞愧:“对不起啊乐乐姐……这原本应该是你……”&lt;/p&gt;

“这是你自己的运气,干嘛要跟我说对不起?”何乐乐笑了笑,手却死死地掐着手掌心。&lt;/p&gt;

“可是我占了乐乐姐的位置……”沈小葳低下了头。&lt;/p&gt;

“你这是帮了我,我谢谢你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你?”何乐乐满面笑意,还拿出口红帮她补妆:&lt;/p&gt;

“咱们认识这么久了,我早就把你当成好姐妹了,你上和我上不是一样吗?”&lt;/p&gt;

“谢谢你乐乐姐,你真是太好了。”沈小葳眼睛亮了,没想到何乐乐居然这么大度。&lt;/p&gt;

“你衣服这里乱了,起来我帮你整理一下。”何乐乐拉着沈小葳站起来。&lt;/p&gt;

沈小葳听话的转过身去了。&lt;/p&gt;

何乐乐假装给她整理衣服,结果却用藏在手心的刀片,磕破了沈小葳晚礼服的扣子,只留下一点点粘连着。&lt;/p&gt;

“好了。”何乐乐垂下眼,掩饰住眼里的嘲讽和算计。&lt;/p&gt;

“谢谢你乐乐姐姐。”沈小葳由衷的说。&lt;/p&gt;

“快准备上台吧,加油!”何乐乐笑着对她做出加油的动作。&lt;/p&gt;

沈小葳笑着走上了舞台。&lt;/p&gt;

“各位来宾,下面我宣布,今天的年会家慈善晚会正式开始!”&lt;/p&gt;

沈小葳抬起一只手。&lt;/p&gt;

地下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lt;/p&gt;

“让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第一件产品,是我们那个小朋友捐出来的,是国外的著名诗人欧卡利纳斯基出的一本诗集。&lt;/p&gt;

这本诗集里面大部分诗是在诗人春风得意的时候写的,所以内容非常的潇洒积极向上,散发的都是正能量。&lt;/p&gt;

这本诗集的起拍价为十万……”&lt;/p&gt;

“十一万……”&lt;/p&gt;

“十五万……”&lt;/p&gt;

“二十万……”&lt;/p&gt;

最后报价的人,是捐赠本诗集的小朋友的父亲。&lt;/p&gt;

他只是想借着这次机会,以儿子的名义把这个慈善款捐出来,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他儿子。&lt;/p&gt;

大家当然不好扫他的兴,所以所有的人都不再叫价。&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