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龙虾海蜇斗 下(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赵海生准备的最好的一道菜是海蜇,而做法则是冰镇。

海蜇可以分为海蜇头和海蜇皮两种,都是用海里的海蜇加工而成,所不同的是,海蜇皮是用海蜇的半圆形的伞盖炮而成,这个部位的海蜇的特点同片大,皮薄,颜色比较白,吃起来口感比较清爽。

而海蜇头则是用海蜇的触须炮制而成,颜色没有海蜇皮那样白,但是因为肉质较厚,口感比较弹牙,而营养价值也比海蜇皮来得要丰富,所以说在整个海蜇之中海蜇头是比海蜇皮要来得金贵的。

现在赵海生的面前的箱子里就是他准备好的一盘海蜇头,别看着这一盘东西似乎不太起眼,但是想吃上还不那么容易。

事实上,赵海生带上来的新鲜的那个海蜇,只不过是用来做样品展示的罢了。真正的海蜇头是要经过腌制才能吃的,虽然赵海也想用自己亲手腌制的海蜇头,但是毕竟时间上赶不上,所以只好让王铁给自己抓了几只好的带上来广州,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商机,毕竟在他的记忆之中不久之后海潭镇的海蜇可是大卖特卖的,这样的机会他当然也不会让它从自己的手指缝里溜走才是。

海蜇头的加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要把海蜇头放到海水池或者是海水缸里进行浸泡,光是这个浸泡的过程就得十来个小时,因为这是要等海蜇头的表皮腐烂掉,然后把海蜇头上面的小须和粘液等去掉,再用水冲洗干净。

先用矾粉,后用盐和矾粉的混合物一层隔一层地叠放在一起进行腌制,这样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腌制到一定的时间就要再拿出来洗干净,中间还在揉搓等等。

所以说,要想吃上一盆好的海蜇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真正的上品海蜇头首先要从颜色上来判断,一般而言,好的海蜇头都会呈现出黄色或者是棕黄色,上面必须有良好的光泽,能映出天光那就更好了。

海蜇头的边缘必须无须,如果有须只能证明在俺制加工的过程之中没有用心,没有用心的是绝对出不了好味道的。

吃的时候,海蜇头必须是肉质紧实,带有弹牙的韧性,既脆又嫩,这样的海蜇头才是真正上品的海蜇头。

当然,如果海蜇头之中混有泥沙或者是有腥臭味,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在昨天晚上,赵海生就已经把腌制过好的海蜇头选出一盆最好的来,先是放在清水里泡,然后洗干净之后就是用刀切丝等一系列的工序之后就铺放在冰上。

在赵海生看来,冰镇海蜇头一定要够冰,如果不够冰那这海蜇头的味道就大打折扣,所以在现在这个年代制冷技术还不太好的情况之下,赵海生才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制作这道菜,完了之后就放在冰上,再放在箱子里,目的就是通过长时间地与冰接触让这海蜇头完全冻透,以得到最好的口感。

等到程华的芝士局龙虾伊面上完之后,赵海生也就抱着一个箱子走到了唐万千等人的面前放在了桌子上。

“你的这一道菜就在这个箱子里?早就已经做好的了?”

季明首先问,不过他的语气里可没有太多的好感。事实上基本上绝大多数的菜都得现做现吃才有那个味道,如果是隔夜的菜,大多数并不为人所喜,现在看来赵海生端出来的正是一道隔夜菜,所以季明的语气也就不善起来。

赵海生以如何听不出他语气里的味道,于是就笑着说:“是一道隔夜菜没有错,但是这道菜如果不隔夜做,那味道就不能达到最好了。”

“哦,那是什么菜?”席强让赵海生的这句话引起了好奇心。事实上他和季明的观点是一样的,菜,就得现吃现做,先做好了的菜放在那里,隔了一夜又怎么可能好吃?

“冰镇海蜇头。”赵海生干净利落地说。

“冰镇海蜇头?这道菜要提前一天做?”季明有点不以为然地说。

季明当然也知道这海蜇头做起来不太方便,但是也没有必要要提前一天来做。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一般来说做海蜇头是不用提前一天做的,但是我认为应该提前一天做,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冰镇,这海蜇头的味道就会不够好。”

这个时候,唐万千挥了一下手,笑了一下说:“多说无用,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怎么样做才好吃,我们都得试过才知道。赵老板,把你的冰镇海蜇头亮出来让我们看看。”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好的。”

说着,赵海生打开封得紧紧的箱子盖,然后小心翼翼地从里面端了一个墨绿色的大碟子来。

选用墨绿色的大碟子,赵海生也是动一番心思的。因为冰是白的,然后海蜇头加工之后也会呈现偏白的淡黄色,所以如果用样的白色碟子来装,那就达不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了。

在考虑了很长时间之后,赵海生才决定用一个墨绿色的碟子,而现在看来这个心思是起到了它的作用了。

因为这碟子一端出来,赵海生就感觉到唐万千等人的眼神之中似乎有小火苗一样跳了一下,虽然细微,但是赵海生还是捕捉到了。

食物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这色不仅仅是指菜本身的颜色,还指装菜的器皿的颜色,所以说选用什么样的东西来装菜,也是一个厨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当碟子从箱子里拿出来放在唐万千等人的面前时,唐万千等人更是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

这个时候的南方虽然已经是秋天,但是气温并不低,而在刚吃完一芝士龙虾伊面之后,众人都微微地出了一小层汗,而在这个时候一个冒着寒气的碟子放到你的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程华看到这里,不由得轻轻地摇了摇头,不过他也只能是称赞一下赵海生这真的是好心思。

海蜇头本来就是清淡之物,而再经过冰镇之后那就更加地清淡了,而在众人已经吃了一回浓香的龙虾之后再吃上几筷子清淡的冰镇海蜇头,那谁的印象分会高一下,自然就不必说了。

不过,对于赵海生的这一份巧思,程华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毕竟这是比试,既然是比试,那就得各凭心思,在不作敝、不使坏脑筋的情况之下用一下这样的小手段,这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他也可以用,只是他却没有想到罢了。

比如说,如果他程华也想到了这一点,和赵海生的顺度倒过来一下,先是让赵海生的海蜇头上,然后再上他的龙虾,那在吃了一顿清淡的菜之后再接着上一个浓郁的菜,那占便宜的就是他程华了,不过他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唐万千低头往海蜇头上看去,他看得到海蜇头上面有一层淡淡的、薄薄的霜,他知道这是冰,是海蜇头经过长时间的冰镇之后产生出来的。

他的心里不由得暗暗点头,冰镇海蜇头其实大家都知道要经过长时间的冰镇、让整个海蜇头都冰透之后才爽脆,但是要做得到这一点就非得要有足够的技术才行。

因为冰镇海蜇头并不是把海蜇头冰成冰就行了,如果是这样,那海蜇头就成了冰棍了。

所以说这冰镇海蜇头也得控制好冰镇的温度,温度不够、时间过短,则就可能出现海蜇头冰而不透,口感自然很差,而温度过低、时间过长,则海蜇头就会有成为冰棍的可能,咬在嘴里就会硬梆梆的,一点也不好吃。

这两者无疑都是失败的。

所以当唐万千看到这海蜇头上只是挂着薄薄的冰霜,他就知道赵海生在这处理冰镇的温度和时间之上都有其独到的手法,要不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的。

让海蜇头挂上冰霜正是冰镇海蜇头的最佳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唐万千对于这一盆海蜇头也就充满了期待。

拿起筷子,唐万千对赵海生说:“赵老板啊,是不是要给我们上一下调料?”

赵海生笑着说:“调料是有的,不过我想请各位先不用调料来试一下这个海蜇头,我敢保证这海蜇头绝对是上等的佳品。”

万宝等人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赵海生,他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菜,如果不加调料,那在尝试的时候假如这菜有一丝丝的异味,都会被无形地放大无数倍,对于他们这种等级的美食家来说就算是用了调料他们都能吃得出来原味是什么,更不用说现在赵海生提议大家先不用调料来试一下他的海蜇头了。

换而言之,可见赵海生对于他自己的这一道冰镇海蜇头是充满了信心。

唐万千看到赵海生如此地充满了信心,也就同意点头对李心田说:“心田啊,要不你来试一下?!”

李心田笑着说:“行,那我就来试一下,看看这冰镇的海蜇头是到底是怎么样。”

说着,李心田夹起一根海蜇头放到了自己的嘴里。

过了一会,李心田才笑着说:“这海蜇头我有两句话的评语。”

“请讲。”赵海生不由得严肃地说。

“第一,刀工很好。这海蜇头在用水汆过之后还是要切丝的,从这海蜇头的口感就可以看得出来赵老板在切这些海蜇头的时候是顺势而为,吃起来海蜇头前后大小一致,口感一致一致,要达到这样的前后一致的口感,没有出色的刀功,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赵海生虽然看似对李心田的这个话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在心里他却是对李心田甚是佩服。没错,正如李心田所说的那样,他在切海蜇头的时候展示了他那有若鬼斧神工般的刀法。海蜇头并不是平滑的,而是有着节筋的,所以说要想得到好的口感,也就是李心田所说的那种前后一致的口感,那在切的时候就必须考究刀工了。

赵海生把海蜇头切得大小不一,不识货的人还以为这是刀工差的表现,但是只有真正的行家才知道这是为了避开触须上的节筋而有意为之的。

一般来说,经过冰镇之后的东西入口之后都会因为温度而稍稍影响人对它的细微处的口感的判断,但是很显然这个并没有影响到李心田对它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