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全镇开工(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太阳真的很热,现在正是六七月的时候,挂在天空上的太阳一点也不知道收敛,很是嚣张地洒着自己的热力。

不过现在根本没有人会顾得了这天上的太阳,因为整个海潭镇的人都在忙碌着,他们都在忙碌着手上的活计,这可是关系到一家老小的吃饭的大事,没有人会有这种事情上轻视。

赵海生、陈老和王铁一起走到了一个村子里,自从赵海生定下要在海潭镇发展自己的海鲜干货的事业的时候,这项工作推进得很快,才一个星期过去,很多村子里就都已经开始出现了这种剥蟹肉或者是虾仁的活计了。

陈老这段时间也还留在海潭镇,反正他现在已经处于退休的状态,不用管什么国家大事,再说了留在这里可是不时能吃到赵海生炮的美妙的食物,这又何乐而不为?

今天陈老就是和赵海生还有王铁来看看这个干货的生意进展得怎么样的。

赵海生狠狠地抽了一下自己的鼻子,现在这个村子里都要笼罩在一种蟹肉的甜香之中,让人的鼻子在这个时候似乎也都苏醒了,根本不想离开。

“呵,海生啊,我看你日后你这个镇子日后是不是要改个名字,就叫什么海鲜之乡什么的?”陈老笑着说。

“哈!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我们的镇子有了这样的地位,我也很希望有人会这样称呼我们的镇子,那样的话我们可真的是睡梦都会笑醒。”赵海生心中倒是一动,这样的一个名称如果海潭镇能争取得到,那当然是很好的。

不过赵海生倒是不希望用广告的方式来让自己的镇子获得这样的名声,那样也太名不副其实,那希望的是在自己和整个海潭的人的努力之下让业内人把自己的这个镇子称之为海鲜之乡。

“如果你经营得当,这个也不是不能达到的。”陈老这个时候倒是对赵海生充满了信心。这段时间与赵海生在一起,他可是见识了这个年轻人的手段,再加上据他的观察海潭镇这晨的海鲜确实有着别的地方所不能比的优势,所以说如果经营得当还真的能闯出这样的一个名声。

“哈!希望承你的贵言了。”王铁这话倒是显得比赵海生更有信心一般。

三个一边说着一边往前走,很快就在一幢房子前停了下来。这个时候的海潭镇的村子往往都是一幢中间是厅、两侧是各两间房子再加上屋后一个小院子的布局,而在房子的前面往往就会种着一些果树,而最常见的果树就是树菠萝了。

这种果树在现在的村子里很常见,因为它长得高,叶子又大,这样就可以遮挡夏天巨大的、火热的太阳,而它又是果树,可以结出人们很喜欢吃的树菠萝,所以说那可是一物两用,在农村这种地方受欢迎也自然不在话下。

赵海生、陈老和王铁这个时候停下来的正是一棵大的树菠萝的巨大的树荫下。

虽然刚才在外面走的时候那太阳晒得人直冒热汗,但是一走进这个树菠萝的树荫之下,那阵凉意马上就侵入人的身体,而汗水也一下子全都收了回去,让人再也不想离开这树下。

这棵树菠萝看样子应该有近十年的年头了,长得老高,就连树干也长得一个有都抱不过来,而树上也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树菠萝,看样子可真的是不少。

赵海生看了一下树荫之下正摆着一张大大的木桌,而木桌旁边坐着几个年纪大小不一的妇女,甚至还有一些半大不小的孩子,而在这一张巨大的木桌的正中央堆着高高的煮熟了的蟹,而在他们的旁边的一角处还架是一个巨大的煲,灶里的火烧得正旺,从里里喷出来的水汽而带着的香味可知道里面煮的应该就是蟹。

赵海生三人相对一笑,知道这可能是一家子或者是邻居几家人凑在一起剥蟹肉呢。

赵海生走上前去,笑着说:“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村子里的民风纯朴,对于陌生人也没有十来年之后那样提防得很严密,毕竟在现在这个年代虽然已经说不上是夜不闭户,但是治安还是相当的好,人们对于陌生人也很有耐心,不像十来年之后在城市里问一个路都会吓跳人。所以赵海生的话才刚一落,就有一个妇女接口说:“我们在剥蟹肉呢。”

“哦,剥这个来干什么?”赵海生明知故问道。

说话的妇里手里的动作根本没有停,偏了一下脑袋,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地方,说:“剥了之后晒干,然后就有人来收了。”

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赵海生看到了已经有四五个大簸箕放在太阳底下,而上面摊着的不正是剥出来的蟹肉?

赵海生知道这些蟹肉晒干之后那可就是自己想要的蟹米了,于是点了点头,说:“干这个能赚得了钱么?”

“怎么说呢,如果说这个能赚大钱那倒不可能,不过我们一天这样下来也能赚个一块来钱,如果家里有几口人,一天下来也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了,所以说还真的不错。关键是这种活我们妇女就能干,小孩子也能干上一点,还真的不错。”

一个成年的劳力一天下来能赚上一块多钱,在现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关键正如这个妇女所说的那样,这种活对于体力的要求没有那样高,所以妇女或者是半大的孩子都能干,这对于一个家庭的收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了。

毕竟因为海潭镇靠海,真正有足够的土地的村子并不多,男人可以出海,但是女人绝大部分是不行的,因为出海可是一个体力活,因此女人往往就只能在家里坐,带带孩子什么的,对于家里的经济可没有太多的贡献,现在这个剥蟹肉出来之后,那可就不一样了,这为整个海潭镇的村子里的妇女找到一条赚家用的路子。

“你们现在的蟹都是多哪里来的?”赵海生又问。

“呵,你们都是外地来的吧?咱们海潭镇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船队,这些蟹都是从他们那里来的。船队出海之后打回来的虾蟹,新鲜的听说就会运到了广州等地方去卖,而上岸之后死掉的之类的,就会留下来,我们就会拉回来煮了剥出蟹肉晒干,他们船队就会有专人来收,然后付我们工钱。”

“你们去拉蟹要不要先给钱?”赵海生又马上问。

这件事情他告诉了王铁之后,也就不再管具体的事情,具体的事情那都是王铁按排人去做的,他今天来也是抱着“视察”一下的意图来的。

虽然,整个做法王铁已经早就给赵海生说过了,也得到了他的同意了,不过赵海生现在下来自然是想知道那些想法是不是真的落实下去了。

在赵海生看来,在这些人来拉蟹的时候没有必要先收钱,毕竟都是镇子里的,各个村子都有负责人,一个村子里的人谁还不认识谁?没有人会为了贪图这样的东西而做点什么亏心事的,至少在现在的这个年代这种事情就算是有,也不会太多就是了。

再说了,如果先交钱了,就会很容易打击到这些人的积极性,至少在还没有出现有人贪这种小便宜之前赵海生是认为没有必要收他们的押金什么的。

妇女摇了摇头,说:“没有呢,都是一个镇子里的人,跑得了么?也没有人会干这种事情不是?只是过了一个称,记下来谁谁拉走多少斤蟹就行了。然后那些人过段时间就会来把我们晒干的蟹米收回去,付我们钱就是了。”

“嗯,还不错。”

了解到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情,赵海生和陈老和王铁就离开了。

走了一会,赵海生突然对王铁说:“我觉得可能这种方法还是不太好。”

自从离开那里之后,王铁就留意到赵海生一直没有说话、只是一边走着一边低着头想着什么,所以也就知道赵海生肯定有话要说了,所以此时听到这句话也没有什么惊讶,而是说:“海生,你有什么想法就说,我听着呢。”

赵海生叹了一口气,说:“你们现在这个办法我之前也同意了,但是现在到了现场看了一下,还是不太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那就是刚才那一批人似乎剥蟹米的动作不管太快,不够积极啊。”

“嗯,我觉得海生说得对,似乎他们的动作不太快,似乎有一点懒洋洋的。”陈老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同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