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齐聚 上(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夜色降临,赵海生静静地站在路边,直到远处传来了一阵连绵不断的汽车的轰鸣声,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一条长长的车龙由远而近,车头的大灯在微薄的夜色之中亮眼得很,这车龙实在是有一点长,以至于站在赵海生的这个位置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长长的珍珠链一般。

明天就是开幕式了,今天是海潭镇送来的最后一批海鲜,所以赵海生才在这里等着。

很快,最先的一辆车就在离赵海生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车门推开,从车上跳下来一个不高但是却壮实得很的汉子,然后还有一个年过花甲的人一起跳了下来。

赵海生定睛一看,发现原来是王铁和马二爷,马上就笑着迎了上去,大笑着说:“我说铁叔和二爷,总算是把你们盼来了。”

前段时间赵海生回去把海鲜订下来的时候就跟王铁说过希望开幕式的那一天他们都能上来看看,现在看到王铁和马二爷出现在这里,心里当然高兴得很。

“嘿,听潮磊他们说了很多次你在这上面折腾了一个大摊子,我们总得上来看看,这一辈子我就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这一趟可是大开眼界了。”马二爷一边说一边转着脑袋四处看着。他说的是实话,他这一辈子还真的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这一次随车队上来,一路上看到的一切真的是让他大开眼界。广州就先不说了,就连这深圳那都是一幢接一幢的高楼平地而起,这些景象在海潭镇那可都是根本看不到的。

“哈,那就在这里呆几天,让潮磊带着你们到处转转。”赵海生大笑着说。

“老大,铁叔、二爷,你们先聊着,我先把这些海鲜都安顿好再说。”车上传来了潮磊那巨大的嗓门说。

“行,你先去忙吧,一会再来找我。”赵海生大手一挥,潮磊的车就向建有冰库的大楼而去。

“这有多少车?”赵海生一边陪着王铁和马二爷往前走,一边好奇地问。

“这最后的一批共有八十五车!”王铁得意地说。

“啊!这么多?!”赵海生也给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他心中的那个计划需要大量的虾和蟹来实行,这几天从海潭镇拉上来的虾和蟹都能堆成几座小山了。

“嘿,海潭镇包括周围几个镇子了虾蟹都让我们搜刮一空,我想足够你用的了。”马二爷也怪笑着说。赵海生要这样多的虾和蟹,不用说肯定是在准备着什么大的动作,虽然赵海生说过是开流水席来用,但是这流水席怎么样开那还是有很多的花样的,所以说现在王铁和马二爷都很期待能早点看到赵海生到底是打算怎么样处理这些虾和蟹了。

“对了,人给我安排好了没有?”赵海生突然问。这样多的虾和蟹,那可就是要用很多的人手来煮,而在赵海生看来,煮这些虾和蟹那自己家乡的那些有着多年经验的渔民比从别的饭店抽调来的厨师要好得多。

“早就准备好了,都一起上来了,他们分坐在各辆车上。”王铁说,“我们在海潭镇搞了一个比赛,别的镇子的人也来了不少,这方圆数百里的老灶头我都给你请来了,所以你就放心吧。”

“很好!这样我就放心了,要说这煮海鲜,还是我们这种海边长大、吃了数十年的人有办法。”赵海生高兴地说。

这其实是地域饮食的关系,土生土长的人或者煮出来的东西并不精致细腻,但是在这地道的味道这一点上,那就不是别的地方的人所做出来的能相比的了。

“没错,海生说得对!有一次我跟着潮磊的车到了广州看了一下,人带我去一个地方吃海鲜,也不是说不好吃,但是不管怎么样却还是差了一点味道。”王铁深有同感地说。

“海生啊,这一大片地方都是你的?”现在夜色已浓,但是由于明天就是开幕,所以整个即将要开放的第一期的所有地方的灯都亮了起来,在虽然看不真切,但是马二爷这一眼望去,眼前的这一片灯光璀璨得就像是天上那银河一般,他什么时候见过这等景观?不由得惊讶地问。

赵海生摇了摇头,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和别人合的分子。一个人哪有力量折腾出这样大的摊子来?”

“这真的是不得了啊,看来还是得出来走走,呵,原来我还有一点不太相信潮磊的话,总觉得他有一点夸大其词,但是现在一看,真的是让人惊讶啊。”王铁也感叹着说。

“这还是我们计划之中的第一期,慢慢地的这一片地方还会变得更大、更漂亮的。”赵海生充满信心地说。

现在整个计划已经基本上走上了正轨,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那么这个项目就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所以他才有这个底气说这样的话。

“还会更大?”马二爷不敢相信地问。

“当然,还会更大!”赵海生肯定地说。

王铁感觉到了赵海生语气里那强烈的信心,不知道为什么也生出一股雄心来,他停下脚步,看了一下赵海生,说:“海生啊,这一次上来,除了来看看你这上面的情况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赵海生也停下脚步,说:“铁叔,你说。”

“是关于我们的船队的发展的。我觉得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积累,我们的船队应该进一步往前发展。”王铁语气里的那一份自信让赵海生相信王铁所说的这个话肯定是已经在蕴酿了一段时间了。

“你继续说,我听着。”

“我们现在的船队的规模,在近海已经基本上达到了规模了,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继续扩张船队,在投入与产出方面就已经不能最大化,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船队应该朝另外一个方向去发展。”

王铁的话让赵海生的心不由得一动,下意识马上就接着说:“你的意思是说发展远洋船队?”

“没错,正是发展远洋船队。”也许是话说开了,王铁的语气里慢慢地就透出了一股兴奋的味道来,“我已经去考察过,那种远洋的渔船都是钢铁大船,载量大,船程远,建立一支由远洋渔船组成的船队是我们的船队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我建议停止购买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这种渔船,转而集中资金慢慢订购远洋渔船……”

看着站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的王铁那因为兴奋而有一点发红的脸,赵海生心里却是一阵感叹,王铁这些人虽然是自己给他们指了一条发展的路子、又把他们带上了发展之路,但是在自己放手之后,王铁等人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积极主动的寻求发展。作为一个重生的人他当然知道远洋渔船是未来的发展之路,他本来还计划着一年半载之后提醒一下王铁必须重视这个事情,但是想不到自己还没有说,王铁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我同意这个发展的方向,不过,要发展远洋船队,那么近期之内各个股东分配的利润就会减少,他们的想法怎么样?”赵海生问。

“我已经和相当的部分人聊过了,他们都同意我的这个想法,至于因此而减少的分红,他们都愿意接受,甚至有一些人还提出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不进行红利的分配。”王铁听到赵海生已经基本上同意自己的想法,显得更加地兴奋。

赵海生想了一下,最后还是否定了暂时不分配红利的做法。据他所知,远洋船队还在几年之后才会慢慢地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他之前并没有马上就让王铁着手组建这样的一支船队的最大原因。

“我的意见是说,这个红利还是必须得分,这是股东的权利,不过在这个分配的多少上就可以控制一下,不分配红利看似可以在短时间里筹集到巨额的资金买船,但是也容易导致人心不稳。人心稳定才是公司发展壮大的最主要前提条件,我们不用想着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赵海生的话让王铁和马二爷不由得接连点头,虽然大道理他们不太明白,但是这“人心稳”他们还是明白的——如果几年没有分钱,那里还有人会对这一支船队有信心?如果到时有人吵着要分家,那这船队岂不是要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