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集体经济(1 / 2)

宦海云飞 灵台山祖 1679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乡里的形势大好,也意味着责任的重大和工作的繁多。

由于省市县各项基础建设资金的陆续到位,李国藩更忙了,很多时候连家都顾不得回。无奈,只好请来麻**的姨妈来家,照顾身怀六甲的妻子。

工作中,李国藩渐渐感觉到,目前这种各负其责的工作方式还是有着弊病,因为最后拍板的还是只有自己,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党政真正各负其责也没有做到。于是,他便开始酝酿着对乡里的决策程序进行一番改革。在遵循现有的分工和每个人职责、职务的前提下,使乡里各项决策快起来。

经过一番思考,他拿出了一个方案:全乡的各项工作,划为党政工作、经济工作、服务工作三大块,每一块工作确定详尽的决策权限。党政工作日常的决策人是党群书记,经济工作的日常决策人是乡长,而服务工作则分为管理、政策服务和公司式服务。管理、政策服务由常务副乡长牵头;公司式服务则以农业副乡长和工交副乡长为正副总经理,成立新春乡综合服务公司,实行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李国藩的重点工作则放在统筹、监督和最终决策上。当然了,还有一个分工不分家,交叉配合的问题。

经过和班子成员几经讨论、研究,这项决策在党委会上得到了通过。实施后,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样,日常的每项工作都有了条条内的决策人,不必李国藩事事躬亲。

全乡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着。但仅有一个服务公司还是不利于乡里集体经济的积累,乡里今后要办的事情很多,既不能事事都找企业帮忙,也不能完全依赖乡里各项费用的收缴。面对如此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其中,发展乡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积累。这样,不仅合作医疗事宜能够进一步落实,就连今后教育、养老、扶贫等福利措施,乡里也有钱可掏。还有,乡里的干部、教育系统的老师也涉及到正在进行的房改问题,既让马儿跑,就得给吃草。他们也有资格享受到全乡经济发展带给他们的利益。于是,李国藩和王子豪商量后,决定乡里也要办企业,集体企业。

县委书记办公室,陈文玉和刘玉和面对面坐在沙发上,茶几上的烟灰缸里已经满是烟头,秘书也过来换了几次茶水。显然,两人商量事情的时间不短了。

看着刘玉和,陈文玉露出一副无奈的笑容:“老刘,这个李国藩也真敢想,现在几乎所有的国企都在改制,荣副总理的意思是把非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都卖掉,彻底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这个李国藩,偏要逆势而为,要办什么乡镇企业。不知道他是聪明还是糊涂。”

“陈书记,我看他的报告里提的是办集体企业,而且是按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方式来办。出发点还是好的。你看,全国农村全面实行包产到户,南街村不是还实行集体经济,办得还很好吗?我想,应该让他们试试。需要提醒他们的是,一切都要按现代企业制度来。”刘玉和显然是支持李国藩的。毕竟,他从女婿柳凤庆那里,知道李国藩更多的真实想法。而且,这些想法并不能都搬到桌面上,比如给乡里的干部建宿舍楼问题。

“嗯!好吧!就让他们试试吧!这事明天过一下常委会,之后形成个会议纪要,以免将来出现其他什么意想不到的意外,影响到李国藩的前程。县委替他兜一把吧!”

“好的,我同意。”刘玉和答道。

县里同意新春乡办乡镇企业后,李国藩便紧锣密鼓张罗起来。

第一是方向,办什么。李国藩其实心里已经有数,那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服务型为主。乡里已经有了一些原始积累,加上乡里发展的迅速,乡政府所在地的地皮开始值钱,这是乡里的资源。还有就是公权力,这个资源更大,不有效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首先成立的公司是与乡政府脱钩的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为此,李国藩又去了一趟省城,面见利达公司老总黄奇发,要他参股新春农业综合服务公司。黄奇发笑了笑,没有表态,而是把球踢给了儿媳赵璐。

利达总部不远的梦幻酒吧,赵璐和她老公黄峰正在和李国藩一起喝着酒。黄峰已经是省公安厅政治部的主任科员。赵璐见老公公黄奇发把事情推给了自己,知道公爹有意把这份人情让自己送给李国藩。毕竟李国藩是曾经的恋人,而且自己明白,两人的关系已不是一般的恋人,每个人身上有几个疤痕都知道。怕老公黄峰误会,便夫妻一起,把李国藩约出来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