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风流大抵是伥伥(2 / 2)

小柳义边吃边想着三国的故事,便问:“伯伯,你何时讲三国?”

牛总管笑道:“因《三国志》的流传,三国故事在蜀川便家喻户晓,张飞的勇猛粗犷早已深入人心。但历史上的张飞,其实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你若不到阆中走一遭,恐怕对张飞的了解就会流于浅表。

蜀汉建立之初,张飞随诸葛亮沿长江溯流而上,一路攻城掠地,拿下江州[今重庆],巴郡尽为蜀土。而后他又受任巴西[今阆中]太守,率重兵镇守于阆中。他在阆中指挥的一次重大战役,便是大败南侵的曹魏名将张郃。此次战役,为他可圈可点的戎马生涯写下了一笔华彩……”牛总管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二张的这次大战。

这牛总管名叫牛敬亭,是当地有名的说书人,大家都喜欢听他讲的故事。阆中的大小酒店筹建时,牛敬亭提了很多建议,省府酒司见他对经营有颇多的研究,便让他做了“阆州酒肆”的总管。

牛敬亭接着说道:“阆中得益于张飞的太多,阆中人民不敢忘怀,张飞在这里做了整整9年太守。世人只知张飞勇猛,只有阆中人才知道,他爱民如子、治理有方、劝课农桑、发展生产。阆中在张太守当政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最兴旺发达的阶段。所以,阆中人怎么不爱戴这样的父母官。

只有来到阆中,细细游览阆中的张飞庙[正式名称叫‘张桓侯祠’,因为张飞死后被追封为桓侯],你才能充分感受到张飞人格的丰富多彩。他决不只是一个舞台上的黑脸勇者,同时也是一个智者,一个仁者——脸黑心红。于是人们把当地的这种特产牛肉命名为‘张飞牛肉”,这牛肉正是黑皮红肉。

这种牛肉干而不硬,润而不软,红润鲜亮,味道鲜美。一尝之下,咸淡适宜,回味绵长。一般的卤牛肉难免塞牙夹齿,而张飞牛肉却入口化渣、老幼皆宜,细细品,慢慢咽,可谓色、香、味俱佳。”

牛总管又夹了一块牛肉,放在小柳义的碗里,小柳义津津有味地咀嚼着。

牛敬亭叹息道:“这么一个‘虎臣良牧’,却在酒后被两个部下所害。传说这两人杀害张飞后,割下他的头颅抛入江中,而此头就顺着他当年征战入川的足迹漂流而下,至云阳被一渔人打捞上岸,葬在长江边,所以云阳也修了一座庙来纪念他。身首异处的张飞便有了两座坟墓和两处依坟而建的祀堂。”

【四】《少年游.含羞倚醉不成歌》张耒.词

含羞倚醉不成歌,

纤手掩香罗。

偎花映烛,偷传深意,

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

翻脉脉、敛双蛾。

相见时稀隔别多,

又春尽、奈愁何!

[看朱成碧: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花不辨五色。]

酒过三巡,官妓颜如奴上来佐酒。

不知是兴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几杯酒,客人还没醉,颜如奴倒是醉了。

颜如奴本来就有点害羞,这下又因为多喝了点酒,就以此为理由,连歌曲也唱不好了……

【五】《公子向北走》佚名.词 李亮节.曲 李春花.歌

[歌曲]“小女子不才,未得公子青睐,扰公子良久,公子勿怪!公子向北走,小女子向南瞧,此生就此别过了,难以忘怀。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善其身,愿你遇良人,暖色浮余生,有好人相伴。”

颜如奴将罗帕捏在手里,依偎在花烛旁边,用眼睛偷传情意。可以看出,眼神带着那醉态,一副醉意朦胧的样子。

[歌曲]“所有爱慕之意,止于唇齿间,掩于岁月,匿于将来;与君今生无缘,请无需挂念,雨打芭蕉,无可无奈。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善其身,愿你遇良人,暖色浮余生,有好人相伴。

小女子不才,未得公子青睐,扰公子良久,公子,勿怪!”

柳好好看得出,颜如奴对自家的总管华正有意,便更加逗着他俩多喝些酒。

颜如奴又是几杯下肚,越发醉得很了。颜如奴醉眼朦胧、眼花缭乱,仿佛眼前过年挂上的红灯笼都变成了绿色。

于是,她又含情脉脉的收紧了眉头……

【六】《霜天晓角.人影窗纱》蒋捷.词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

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

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酒宴接近尾声,牛敬亭对柳好好说:“柳夫人,您是否愿意去我家过年?”

柳好好知道他的父母年事已高,需要陪伴,便道:“牛总管,我们就不去你家为你添麻烦了,你也不必在这里陪伴我们,春节回家陪伴你的二老过年就好!别忘了,代我向两位老人家问好!”

牛敬亭笑道:“谢谢夫人体谅,酒肆的一切,我都为您安排妥当了,一切事宜我也交代给了华总管。”

柳好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不过,牛总管,春节后,我想把这醉姑娘一起给带走。”

牛敬亭看着趴在桌子上、已不省人事的颜如奴,笑道:“夫人请便!”他又对身后的侍女说,“你们扶颜姑娘去休息吧!”

颜如奴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朦朦胧胧地看着窗外,说起了胡话:“有人来摘花…折花…让他随便折吧!不要管…她摘了花去谁家!告诉她…屋檐边那一枝…是最好的花!折的时候…折高一点…戴的时候…要在鬓边斜插……”

大家都被颜如奴的醉话给逗乐了。

柳好好要这么一个醉姑娘干嘛?她是准备把她带回去嫁给华正。

华正和纪绪同岁,比刘基小一岁,今年也二十四虚岁了。华正原本是个小和尚,自幼由柳好好的义父李浚养大。李浚还俗时,也跟着一起还了俗。

自从柳好好被汪寿昌的姨太太们排挤出汪府后,李浚便派华正来照顾她,保护她。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