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羞握香荑阶前揉(2 / 2)

无论真情假意,小雅心里都已相信了他。她激动地握着木儿的手,轻声说道:“妾愿与郎君,在松柏下,永结同心!”

木儿还没有反应过来,母亲倒被吓了一跳,扯着小雅的袖子走向一边,“姑娘家家的,你为何如此不矜持?”

“呃?”

“哪有一见男人面就要结同心的?”

“为什么~不可以?”

“他会把你当成坏女人的!”母亲嗔怒道。

“当成坏女人会怎样?”

“他就不会娶你!”语蓉戳了一下小雅的脑门,嗔怒道,“你就留家里吧,死丫头!”她拉起小儿赵刚的手,又叮嘱了一句,“反正你自己心里得有些数!”说罢,领着儿子出门去了。

怀着忐忑的心,小雅回到了木儿的身边。她不知道木儿会不会真把她当成不能娶的坏女人。便拉着木儿的手怯怯地说:“我也想,能有个不一样的出身,好与你长相厮守,恩爱缠绵,欢[亲爱的]!你知道吗?”小雅羞眼看着木儿,真是越看越喜欢,“我不是‘那种’女人。”

木儿微笑着:“我知道!”

小雅也知道木儿是真心喜欢她!要不然,他怎会笑得这般灿烂,说得那样真诚,而且对自己又是一副爱恋的模样?

小雅把头埋在他的怀里,羞涩地说:“就算你以为我是个污女,我一生也只污你一个!”

————————————

注释

[1]灯笼花

又叫倒挂金钟、吊钟海棠。是一种花形奇特而美丽的花卉。

倒挂金钟因为花朵呈管状或钟状并悬垂而得名。它们有灌木或乔木两种形态,高大者可以长高达15米,小者可以栽培在花盆里面。

倒挂金钟开花时,垂花朵朵,婀娜多姿,如悬挂的彩色灯笼,盆栽适用于客室、花架、案头点缀,用清水插瓶,既可观赏,又可生根繁殖。

灯笼花是苏小雅的象征。

花 语:相信爱情、热烈的心!

花占卜:以踏实平稳为处事原则,其忍耐力较强;遇事一般会竭尽所能去完成。

花箴言:放心大胆的去谈一次恋爱吧,不要在乎是不是冒险,因为这是让你成长的必经之路。

[2]吴直方:(1275—1356),字行可,婺州浦江人,元代官员、名儒,元末著名学者吴莱之父,名臣脱脱的启蒙恩师,官至集贤大学士,作为脱脱的顾问,对元后期政局颇有影响。

吴直方与方凤、谢翱、吴思齐等名儒交游极深,到京师后,任教于周王和世琜(后为元明宗)藩邸,后任上都路学正。泰定间,大臣马札儿台对他的智谋大加赞赏,比之为诸葛孔明。于是延入府中教其子脱脱、也先帖木儿。

少年时代的脱脱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是一位显见的将才。但经吴直方的谆谆善诱,他接受了许多儒家文化,虽然不习惯于终日坐读诗书的生活,但他的进步依然是很明显的。

顺帝至元间,历官中政院长史,劝脱脱定计逐走其伯父权臣伯颜。脱脱执政,授集贤直学士,进学士。脱脱实行更化政策,常问政于他,对脱脱颇有影响,以集贤大学士致仕,1356年去世。

[3]《击鼓》

《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作品原文(周代):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4]南人

鲁迅的《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说:“至于元 ,则人民截然分为四等,一蒙古人,二色目人,三汉人(概指北方汉人和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才是南人(概指南方的汉人和少数民族)。

蒙古征服中原后,元世祖忽必烈把全国人民按照被征服的顺序划分为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南人指原南宋境内的各族,是最受压迫和歧视的一族。《元史.刑法志一》:“诸汉人、南人投弃宿卫士,总宿卫官辄收纳之,并坐罪。”又《贡师泰传》:“自世祖以后,省台之职,南人斥不用。”又《顺帝纪二》:“[至元三年]诏:‘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访司及郡府幕官之长,并用蒙古、色目人。

据统计,在元朝的473名宰执中,蒙古、色目占70.2%,汉人、南人占29.8%。而且蒙古、色目所占比率有逐步上昇之趋势,由前期之52.9%,上昇为中、后期之71.6%及75.9%,而汉人、南人则由前期之47.1%递减至中、后期之28.4%及24.1%。

就职位言之,职位愈高,蒙古、色目愈多,汉人、南人愈少。

元代时期的南人,一般专指长江中下游以南至南海这个区域的人,由于是外族统治,为了分而治之,才如上之划分。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