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别院深深夏簟寒(2 / 2)

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多是让亡人左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金元宝;右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银元宝或银子;而穷人就只好放些铜钱,或当时社会上通用的硬币,如大铜子、小钢板之类。最不济也得给亡人手里放一块手绢。

为了保证亡人能够落个尸首完整,凡是亡人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都应殓入棺内。比如老年时,脱落的牙齿,以及小殓沐浴时所剪下来的指甲。这时,家属必须把它们放入棺内。还有,过去有太监因为“净身”而割下来的生殖器,也要在这时候放入棺内,说是“来生要脱生个整身子”。

当主人“奉尸敛于棺”的时候,家人们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至此,入殓结束。

眼殓

有的在封棺之前有“眼殓”俗仪,即安葬前,停厝在堂,棺盖不能合缝,以备亲人一睹遗容,最后与死者遗体告别。也有的因亲人远离家乡,待等远方亲人回来一睹遗容。有些死因不明者,开始也不封棺,等验尸或问题处理后,再行合棺。所以入殓后,棺盖还不能盖严,只要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

(7)接三

即旧时死了人,三天之夕必须“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接三前要到冥衣铺按一定尺码、款式、质量糊一份车马、银箱子;接三之日,要举行奏吹鼓乐,迎亲朋吊唁,焚化纸糊车马等活动。

也有的说法是古代人死后,家里要摆设灵堂,去世的人入殓,要在灵堂家人守候三天。有些贫苦人家,接三则在死后第二天进行,第三天就出殡了,这只是为了省钱而已,没有别的特殊含义。

纸活

指死者上路用的车马行李,在“接三”时要用,是在“冥衣铺”粘糊制作的。“接三”之前,车马、箱子内要放上纸钱、冥钞和金银箔叠成的锞子,用封条封好,并且给纸人起个名字,贴在身上,并将纸锭、烧饼贴在身上,意为发给他的钱粮。

其根据尺码、款式、质量可以分为三等:

头等——(略)上文中已有详细描述。

二等——尺码略小,没有里子,车轱辘是用术秸做成的,只糊面,车钉也是画上的,不能转动。箱子不绘图案,是用蜡花纸糊的。

三等——车厢更小,轱辘是用单片纸剪的,再糊头拉车的小毛驴,用纸片剪出一个赶车的人贴在驴腿上就可以了。墩箱是用蜡花纸糊的,而且很小。

鼓乐

“接三”时,富户人家用的“门吹儿”是对儿鼓,而且是官吹官打,也就是吹奏传统的用于吊唁的官鼓大乐。还有一种吹奏当时市面上流行的曲子、小戏、歌曲的怯吹儿,也叫花吹儿,但是一般讲究的人家嫌怯吹儿不够严肃。

门吹儿分别于早上和中午进行,早上也就是清早八、九点钟就将大鼓锣架摆好了,按官吹打奏乐。中午则要等到中午12点以后,架起大鼓锣开始奏乐,以示吊唁。

盖棺

盖棺又称“铆钉”、“煞扣”、“合棺”,即将棺盖盖上。家人、亲友齐集,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 。死者如系女性 ,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

晋中祁县一带,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盖的红布由脚部往下拉,露出颜面,然后顺势把红布撕下一条,迅速合盖落木锁,即棺盖与棺身之间的榫卯。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钉棺时,全家回避不动哭声,只有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参加钉棺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称为“喜钱”。

躲钉

旧时,棺盖钉礼仪甚多,有的以孝子、孝妇的发丝剪下几根,缠绕寿钉尖。也有将其头发剪下一小撮,用黄纸包好,穿在寿钉上。有的钉“主钉”时,要请舅舅及表兄弟来楔。此时舅舅可借此来训斥那些不孝顺的儿孙、子媳们,同时提一些难题,孝子必须应允,否则不予楔钉。这时,只有请族中有威望者出面说情,孝子磕头谢罪,舅舅才答应楔钉。还有的,男丧由族长执斧楔“寿钉”,女丧由母舅操斧。丧者的儿媳和未出嫁的女儿各拔三根头发挽钉钉入。主钉上拴一红布条,舅舅或族长举斧示意后,由木匠铆钉,此时死者亲属齐跪灵前,为亡灵喊魂,意使其免受惊吓,楔左面钉,要高喊死去的亲人向右边“躲钉”,楔右面钉,要高喊死去的亲人向左边“躲钉”。

一般人家,在死者入殓后即择时出殡,富户人家在出殡前设灵堂,叫“企厅”,“企厅”有的一年,有的长达三年,每七日叫漆工来漆棺,以防流出尸汁。设灵堂以供亲友前来吊唁,孝子轮流侍守棺侧。当有亲友前来吊拜,孝子要跪迎跪送陪拜,孝女要放声哭泣。

倒头饭

旧俗人初死时,家人供祭的食物称“倒头饭”。入殓后,随将“倒头饭”、“引魂灯”(亦称“倒头灯”)、“丧盆”(烧纸盆)专供前来吊丧者磕头用。

入土开路

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禁止放入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除了再撒一些五谷、纸钱外,还要在棺内放置一些驴蹄甲片和生铁片。生铁片最好是用犁铧碎片,取“入土开路”之意。

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镇钉一般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盖棺以后,死者的子女还要手拍棺木数次,俗称“叫醒”。襄汾等地,死者的儿女要做“撅片面”于灵前供献,然后由参加入殓的人分吃,表示从此与死者永诀了。

在入殓第二天半夜,沁县等地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闻喜一带 ,在死者去世的第三夜 ,家人于城隍庙、土地庙叩拜之后,要由死者的一个女儿手提汤水罐,暗中摸索浇奠,并呼唤死者。另外有一个代替答应,凡三呼三应,然后哭出庙门回家。往返要故意绕远,回家后哭奠烧纸 ,名为“烧上路纸”。偏关等地 ,家里有人亡故后,或三夜、或五夜、或七夜不等 ,家人要去城隍庙哭叫 ,呼唤亲人回来,俗称“叫夜”。亲友在这几天内,要赠送提灯,丧家以灯多为荣。民间认为,人死后要受城隍神审判,审判无罪后,家人便以灯引魂归来。所以这一习俗又叫做“送灯”。

入殓后,停棺安放在灵堂之中,直至出殡。

(8)停灵

装殓既毕,当安放灵棺于灵堂就位。如亡人上边无长辈就将北房风门和两边隔扇卸掉,将灵棺停于正中,头南脚北,下边垫起“交木”。谓之“正寝”。讲究的人家还将棺木用绣花帐子围起,称为“堂罩”。

未成令的小口或未扶正的姨太太则停灵于院中或偏停于正厅。把亡人的枕头置于棺下,等出殡时烧掉。灵前一般是挂上白布云头幔帐,讲究的则搭一座素彩牌楼,谓之“灵龛”,左右两侧均挂白布帘,为孝属守灵的地方。

根据佛教的说法,凡夫死后,除了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而外,一般并不能立即转生。未转生的亡灵不是鬼,而是叫做“中有身”,或名“中阴身”,即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间的一种身体。

中阴身的时间通常是四十九天,在这阶段中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后的七个七期中,亲友们若能为他做佛事,则有很大效用。若以亡者生前的财物供施佛教,救济贫病,并且称说这是为了某某亡人超生而做的功德,亡人即可因此投生于更好的去处。

所以佛教主张超生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之后,再做佛事当然还是有用,但那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转生的类别了。

(9)出殡

即把已封好的棺材送到墓地埋葬的过程称为“出殡”。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即俗称的“摔盆儿”后出殡就正式开始。然后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沿途有乐队吹打,并散发纸钱直到墓地。把棺椁放入坟穴称为“下葬”。

出殡程序

旧时出殡前,在山西各地,如沁县、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四色纸礼,含蜡烛、香、锡箔、纸四样,或仅纸一道。五十年代以后,纸礼多为花圈代替。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山西各地都有在出灵时于棺木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的习俗,五寨一带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有些地方还要磕碎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表示今后家中不再有人生病,再也用不着熬药了。

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 ,一直到满为止 。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五寨一带,还要在棺木前摆上供桌、供品,家人扛着引魂幡,在鼓乐声中绕棺木左转三圈 ,右转三圈 ,以表示对死者的依恋难舍。每转一圈,就要浇奠一次。绕棺完毕,升棺起灵,当地称为“绕灵大起丧”。

山西各地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 ,女性用凤头凤尾 ,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

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山西有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门后,要一路不歇气(路祭除外),送到坟地。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忻州、定襄一带称之为“摔丧子盆”。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

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晋南一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表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

出殡队伍

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次为仪仗、各种纸扎(兴县一带称为“纸文”)、粗、细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然后即为牵缆持丧棍的孝子,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着的是坐着车轿的女眷和步行的亲友。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

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

棺木入墓后,晋中祁县一带,阴阳先生要摆下罗盘仪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大体上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晋东南沁县等地则还要由阴阳先生安置镇物,如桃弓、柳箭、桑枝、棉花、五谷等。死者的儿子入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浮山一带,墓内要放由阴阳先生画符的新砖、新瓦,民间认为这是阴间的锁和钥匙。五寨等地在掩埋棺木时,要求“人停锹不停”。家人则要呼喊死者“躲土”。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哭杖”和“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童男童女”已经被把头或脚扭向后,置于棺木一侧),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远安息于此。

(10)为何人逝去要过烧七、百天和三周年期?

人逝去后的最主要的祭祀节点,从“头七”到“满七”共7次,加上百天、一周年、三周年正好是十次。而在传说中冥界有“十殿阎罗”,其实就是与上述十个节点相对应的。据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

“烧七”由来已久,从南北朝时就已经盛行了,有的资料说从周朝时期便已经有了“做七”之说。究其来源,有的说来自于佛教的生缘说,也有人认为“做七”本于道教。道家炼丹拜斗,以七七四十九日为断,遂推其法于为人送终,这就有了七七之俗。还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的“魂魄聚散说”:人初生时,以七日为腊,一腊一魄成,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后以七日为忌,一忌一魄散,四十九日而七魄散。所以,烧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

不管来源是什么,人死后“烧七”是千百年来的传统,每隔七天烧一个七,称为“做七”、到“七七”为最后一个,称为“断七”。七日从去世之日算起,如果星期一去世,则每个七都是星期天。

那么,各个七都有什么讲究呢?

“烧七”有“大期”和“小期”之分。大期包括头七、三七、五七、满七;小期包括二七、四七、六七。

在民间,一般的话是大期比较更受重视,首先是讲究“头七出殡”,旧社会一直都保持着这个习俗,人逝去后都要停放灵柩7日(也可以是7的倍数,这也是关于“烧七”的另一种原因)。头七对应的是“一殿秦广王”,司掌人间生死,幽冥吉凶,所以这天逝者出殡下葬就要到第一殿报道了。

二七:谐其音为儿七,一般只有儿子们参加祭祀活动,本家亲邻和女儿都不参加。

三七:是“烧七”之中比较大的一个七,一般子女都要参加,本村近邻和主要亲戚也可参加,因参加的人较多,烧完七后主家要待客。“三七”又称“散七”。这天傍晚,家族晚辈要去路口烧纸,接亡灵回家,所以这一日的祭祀也略显肃敬。

四七:这个节日没有什么讲究,一般只是自己子女参加。

五七:这个日子要扎“纸扎”,远亲近邻,能到的都要到,子女要摆祭,以生猪头、活鸡和活鲤鱼摆三牲祭。上坟的人要在把头的主持下,一个一个轮着磕头,仪式是比较隆重的。五七的祭品必有饽饽,但必须是光头的,类似圆馒头的那种。

五七是“烧七”里最大一次的祭祀,在古代的丧葬宴请宾客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因此祭拜逝者的仪式也比较隆重。同时,五七对应的是“五殿阎罗王”,这是中国人更加熟悉的冥界主,或许这也是五七最受重视的原因。

六七:谐其音为留七,即所有的亲戚朋友在内,不能每一个七都参加,要留一个七,如果前面的七都参加了,这个七就不要参加了。

七七:又称遍七或断七,是烧七祭祀的最后一个,但这个七不大,只是子女或本家近邻参加。

不管哪个七,一般都是女眷先夹着装有烧纸的包袱到坟头哭拜,男眷到后拉起女眷,开始烧纸鸣鞭及磕头活动。在烧七的日子里,如果逢到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这叫“天七”,说明死者罪过比较大,要好好为其超度,免得其到阴间受罪,所以这天要按着逝者的年龄,往坟头上插三角形的小白旗,以未为逝者赎罪。

总之,农村的烧七祭祀是比较讲究的,近亲叩头要三拜九叩,远亲一般叩四个头,所谓人三鬼四,给活人磕头是三个响头,给死人磕头是磕四个。每个七的主祭品也各不相同,包子、面条、饺子、面鱼、饽饽,各有讲究——一七饺子二七面,三七饽饽圆又圆,四七供上荷包蛋,五七饽饽六七包(子),七七随意吃个遍。

孝子只有做满七七后,才可以摘下孝帽,也可以一般的串门了。

七七之外的其他祭祀

烧七之外,还要烧一个百日,三个周年。

百日的计算方法是,从去世那天算起,农历三个月加十天,不论大进月小进月,也就是不以实际天数,即如果五月初八去世,百日则为八月十八日。百日之祭,小于五七,但大于其他七,子女及亲邻一般都要参加。

至于百天和一周年期,都是逝者至亲晚辈祭祀缅怀的时候。周年即按去世那一天为忌日,每年的忌日为周年。一周年比较重视,二周年一般不重视,三周年最为重视。

三周年的时候,和五七一样,要扎纸扎马,不过白马换成枣红马,烧完这个三周年,意为守孝期满,以后再不用烧纸祭祀了,只是每年春秋两祭才能上坟祭祀一下。三周年的时候,子女或其他近亲晚辈,都要摆祭,和五七一样轮番磕头。三周年的祭品,必有大枣饽饽(两个老人都去世,要用10个;如果只有一个老人去世,则用5个)。现在,如果父母双亡,一般趁最后一个去世者过三周年时,为先人树碑。

在这三周年之内,除了烧七祭祀,每逢逝者生日,要为其烧生日,子女参加,到坟头祭祀叩拜,祭品为生日面。

到了三周年期,是为逝者最大一次的纪念活动了,民间都有逝者“三周年期”宴客的习俗。这一日,所有老朋旧眷、远亲近邻都会出席。而这个节点对应的就是最后一殿“十殿转轮王”,也是逝者在阴间转世投胎的时候了。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