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何事秋风悲画扇(2 / 2)

修道说:“不必了,我的心已死。”

这一夜,他们喝了很多的酒,谈了很多的事,也流了很多的泪……

【三】《青山一别》余青山.词/曲 海来阿木.歌

清晨,下起了小雨。

雨声滴滴答答的,敲醒了他们。纪绪很喜欢下雨,很喜欢听雨声,他说,雨能让人放松,让人变得平静。他笑着对修染说:“真是‘人不留人,天留人。’修染兄,我看你今天就别走了……”

诸爱芳却道:“你让他走吧,你不见人家带着斗笠么,不怕雨的!”

纪绪说:“你这人,怎能这样!哪有雨天赶人家走的道理?”

诸爱芳道:“他又不是为我离家出走的!”

“你们这些女人啊,就是醋味太浓!”纪绪说,“吃醋,也得挑个时候嘛!”

诸爱芳顶了一句,“你家吃醋,还分时候?!”

修染也不管他们的吵闹,独自一人出了门,独自下山而去。

纪绪朝着诸爱芳说道:“就怪你,你看,把修染兄给气走了吧!”

诸爱芳车身冲出了客栈,对着他的背影大声地哭喊,跑着去追赶他……

起风了,柔柔的风,丝丝的雨。

纪绪对着雨幕,大声地喊:

[歌曲]“青山风吹起了离愁,它要送别我们下山走,酒一杯一杯的喝,愁一杯一杯的忧,前方的路祝君好好走。”

完盛解开了路边的那两匹马,牵着,跟了上去。他接着唱道:

[歌曲]“青山雨淋湿了衣袖,它要随着我们去远走,酒一杯一杯的喝,愁一杯一杯的忧,前方的路祝君好好走。”

[合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青山一别,此去经年深草木。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一别两乡,明月升起同一目。”

丝雨的柔,沾衣欲湿;丝雨的凄,落无声,行无语;丝雨的美,便是无情也有情。

雨,让路有些滑。诸爱芳跌倒了,纪绪过去扶起她,上了马。

[歌曲]“青山雨淋湿了衣袖,它要随着我们去远走,酒一杯一杯的喝,愁一杯一杯的忧,前方的路祝君好好走。

[合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青山一别,此去经年深草木。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一别两乡,明月升起同一目。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青山一别,此去经年深草木。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一别两乡,明月升起同一目。一杯再尽,只怕华发不识君。”

凄美的画面里,有了雨水的浇灌,使着清晨愁更愁,美更美,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言中……

————————————

注释

[1]打尖

古装剧中最缺不了的就是客栈,这就如同现在的酒店一样,是出门在外的人们经常会去的场所。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店小二出来招呼进店的客人,问一句:“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

客人豪气地来一句:“给我一间上好的客房。”这句话自然是住店的意思。

那么,打尖又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我们无法理解“打尖”的意思,但从场景里也能猜测出这句话问的是:您是吃饭还是住店?毕竟古代的客栈所提供的服务最主要的就是这两项。

古人为何会用到“打尖”表示吃饭呢?

这个问题不仅让现在的我们很好奇,即便是在清代,也有人对此很好奇,比如清朝晚期的福格,他曾写过一本笔记小说《听雨丛谈》,其中记载的多是他耳闻目睹的事物,涉及到了清朝时期的很多风俗制度。

在这本笔记小说中,有关于“打尖”的记载: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能看到不少的东西,比如说所谓的“打尖”就是指出门在外的人到客栈中吃饭休息一会儿,然后离店继续赶路。只不过,为何会将其用“打尖”两个字来表示,我们不得而知。

而福格则又提到“打尖”中的这个“尖”字很可能是“间”字的误传,原本应该是“打间”,意思是在旅途中,还不到住宿的这中间的时间来吃饭休息。而“打间”说着说着就成了“打尖”。

当然,福格还提到了另一个词,即“打火”,这同样能用来形容在旅途中短暂停留,于客栈中吃饭休息。“打火”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所谓烧火做饭,做饭必须用到火,所以很多时候用“打火”来形容出门在外的人于客栈中吃饭做短暂停留。

不过,根据很多小说和戏曲的记载,宋元之前的人,在形容途中之餐时多用“打火”这个词,比如元朝时期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就有记载:“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

当然,不管是“打间”、“打尖”还是“打火”,到了后来就都成了“打尖”。

从火遍大江南北的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仿佛看到了“打尖”的真正含义。

这部剧讲的是美食,美食要用舌尖来品尝,用牙齿来咀嚼,所以还有一个词叫做“打牙祭”,说的就是偶尔吃上一顿丰盛的大餐。

从这里来说,用“打发舌尖”来形容吃饭自然很说的过去,我想,这很可能就是“打尖”的真正意思。当然,这种解释未必准确,不过虽然看起来像是强行解释,但于现在看来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解释。

实际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成就了数不清的典故和成语,更有“十里不同音”的方言。而“打尖”这个词在北方是指出门在外的人进店吃饭休息的意思;而在南方,尤其是广东一带,就成了不守秩序而插队的不文明行为。当然,“打尖”在广东方言中的这个意思并不经常出现,而且似乎也是误传,原本应该是“打櫼”,后来传着传着就成了“打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汉字在千年的流传中,很多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同音字之间,很多在长时间的流传中就变了模样。

[2]度牒和戒牒

度牒和戒牒是出家人的两个证书,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和学生证,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

(1)度牒

度牒制度起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因为在唐代是由尚书省祠部颁发给合法出家人的证书,所以又叫祠部牒。

唐玄宗天宝五年五月,唐玄宗命令祠部给合法出家人颁发度牒,以此作为僧尼身份证明,可以免除徭役、地税,以便于政府管理。官府可以出售度牒,所收费用充入军队和行政等开支。从此,度牒的收入,成为唐宋时期官府收入的一大来源。

因为拥有度牒可以免除赋税、徭役,保护资产,所以在唐宋时期,很多人就开始非法买卖、炒作度牒,甚至伪造度牒,从中牟利,所以当时假冒的出家人也很多。到了宋代,度牒不仅价格暴增,并且用途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买卖东西,充当货币使用。这个现象一直到清世祖顺治年代才被遏制,政府发放度牒,不再收取费用。到了雍正时代,度牒制度直接被废止。

释迦牟尼佛出家时,以利剑自剃须发,发誓“今落须发,愿以一切断除烦恼及习障”。此后形成戒律,凡出家者须先剃除须发,称为剃度出家。剃度出家时,必须先于师前“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表示从此皈依三宝,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

(2)戒牒

戒牒是出家人受戒之后,所颁发的受戒证明书。这个证书就不用政府颁发了,是由僧官或者传戒师颁发的,是佛教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

佛教的戒律很多,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个级别。所谓的戒牒,上面必须登记十位授戒师之名,以及本人签名、戒名、日期、出家誓愿等等。还要写明出自那座寺庙、师父是谁、在哪里剃度等信息。比丘、比丘尼有了戒名字后,就不能再称俗姓俗名。戒名是一种法名,但法名还包括出家时师父所起的名字。比丘和比丘尼必须持受具足戒,才算正式取得僧尼资格,对受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就授予戒牒加以证明。

不过到了现在,对受戒在家居士颁发的五戒证、菩萨戒证,也有人叫做戒牒的,只是一种说法,大家也不必执着。(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