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绝胜华清礜石池(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一】《孝经.开宗明义章》儒教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听说纪绪是复趾,杰克逊忙着过去看新鲜。

正在给孩子搓背的友乾,也放开儿子有才凑了过去,嘴上说道:“光听说过‘复趾’,可从来没见过。”

纪绪怪罪起暮羽来,“看到了么,你把我这点儿隐私这么一公布,大家都会像看怪物一样过来看老师……”

友乾问:“不是说蒙古人才有复趾么,难道纪公子是蒙古人?”

纪绪说:“我若是蒙古人,早就是执掌一方的大员了,还用在这里光着屁股给你们看?”

杰克逊连忙坐下,搬起自己的脚趾来查看,想找一找自己的小脚趾有没有长出多余的指甲。

友乾道:“你看什么?我都不是复趾,你一个黄头发哪来的复趾!”

“万一是呢?”杰克逊不服气地说。

友乾道:“你若是,只能说明你不是你爹的种!”

杰克逊却说:“不是我爹的,也与你没有关系!”

友乾道:“怎没关系,如果你是成吉思汗的种,咱俩不就是表亲的关系了么!”

杰克逊一听,又兴奋起来,“是啊,也说不定我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想什么呢!”纪绪笑道,“你连复趾都不是,哪来的成吉思汗的后裔?再说了,就算你是复趾,也不一定是蒙古血统呀,我们很多汉人也都是复趾。”

友乾问:“是啊,纪公子,你这复趾是从哪来的?”

纪绪道:“远古的时候,我们炎黄子孙【1】,一部分种田,另一部分狩猎。那时候根本没有鞋子可穿,脚趾没有保护,翻山越岭地奔跑,最外侧的小脚趾难免要磕碰,长此以来,一代一代地就形成了这种复趾现象……”

友乾说:“汉人,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很深。尤其看重自己的身体,正如《孝经》里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对自己身上的头发、指甲、胡须之类的部件,都不可随便捐弃,而像小脚趾甲是‘劈开的’这等‘异常现象’,怎么可能没有任何记载呢?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古时候,汉人的小脚趾甲是完整的,根本不是复趾!”

“刚才我不是说了么,是狩猎的那部分先人,也就是居住在北方的东胡人。”

“那你还是蒙古血统!”

“不管什么血统,反正都是炎黄子孙。”

“蒙古人,是炎黄子孙吗?”友乾十二分地狐疑。

【二】《山海经.海内经》散文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

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到底蒙古人是不是炎黄子孙,大家听我慢慢讲。”躺在暖洋洋的草坪上,纪绪给大家讲起了远古的故事。

“《山海经》中曾经有这样一段关于大洪水的记载,也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早在1万年前,此时太阳已经进入了低潮期,大量的太阳光已经无法顺利进入大地。故此,蒸腾在天空中的蒸气,渐渐在高海拔地区凝结成大块大块的冰川,这也为后来发生大洪水埋下了隐患。

到了5000年前,随着太阳的炎热,气温急剧升高,高海拔地区积攒下来的冰川开始融化,继而流向低洼之处。

当时,正是‘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们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大家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

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开始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成了儿戏。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他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非因禹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很快,就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禹,又派了契、弃和大费三人辅助。

这四个人,可不一般!

他们都是黄帝的玄孙,契、弃是蟜极的孙子,禹是颛顼的孙子,而大费是颛顼的外孙大业的儿子。说也奇怪,曾经治水的禹、契、弃和大费四人的后代,分别建立起中国的四个伟大的朝代——夏、商、周和秦朝。

在长期的治水过程中,大禹为了挽回父亲的失误,经过家门也未敢进入。在治水的同时,他也做了大量的救济安置灾民的工作。正是因为大禹治水的勤恳竭力,后来成为了舜帝的继承者。

孔子曾赞叹大禹崇高的道德:‘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禹王的这种恩泽天下的实践,使他的后人受祖荫的庇护得到天下万民的追随,建立享国四百多年的夏王朝。从夏朝的建立者‘启’算起,一共有十三代共十六位夏朝的君王,皆是禹的后代。

根据《荀子》和《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契’因为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商王,封地在燕山以北至大兴安岭一带。

在中国诸多朝代中,当属商人最喜迁徙,也最善于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