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雪沫乳花浮午盏(2 / 2)

跟着侯喜过天桥;

途中艰难不能忘,

分发麦黍众相亲;

兄弟莫将兄弟辱,

天国再逢冬复春。

箕子听后,笑了笑说:‘嚯,这个顽劣的浑小子啊,他是不打算和我交往了!’说罢,又凄然一笑,禁不住泪流满面。

随即,他作了一曲凄凉悲惋的挽歌——《麦秀歌》。

其诗曰: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友乾问:“二十五族兄弟是啥意思?难道这攸侯喜当初只带走了二十五个本族的兄弟?”

纪绪说:“不是,是二十五万兄弟。”

友乾问:“他哪来的那么多人?”

纪绪说:“姬发伐纣,攻破朝歌,纣王于鹿台自焚。当时,商朝的主力大军正在山东一带与淮夷作战,京城守卫空虚,才给了姬发可乘之机。

领导这支军队的,就是攸侯喜。‘攸’是地名,‘侯’是爵位,‘喜’才是他的名字。攸侯喜的封地位于淮夷[江苏一带]。

商朝灭亡后,攸侯喜统帅的十万大军就待在济南,等着箕子的到来;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林方、人方、虎方等十五万人及涕竹舟、涕竹笋等。他们还想着回师,与周军决一死战。

可是,箕子到来后,已经心灰意冷。他留下自己队伍中的老弱病残,带着一部分青年人先行去了朝鲜。

箕子回到丰镐朝见周天子,周成王姬诵问起攸侯喜和他那二十五万大军。

箕子如实告诉了姬诵。

姬诵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攸侯喜避孤,去了什么天国美地,也好,先给孤去占着,总有一天,孤,会去巡视的……”

杰克逊问:“周天子巡视过那个地方吗?”

纪绪说:“没有。”

杰克逊道:“我有一个叫德威尔瓦的卡斯蒂利亚[西班牙]朋友,他就喜欢旅游和探险,等有时间我约着他去那块‘美地’瞧一瞧……”

还别说,这个叫“德威尔瓦”的七世孙阿隆索.桑切斯.德威尔瓦,在1481年前后真的登上了美洲大陆,返航时因病来到家驻马德伊拉斯群岛的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的家里,并病死在那里。生前,桑切斯把全部航行资料交给了哥伦布。10年后,哥伦布【2】依据那些资料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航行。

显然,哥伦布和桑切丝都不是最早登上美洲大陆的人,就更谈不上发现新大陆了。因为早在3000年前,炎黄子孙就已踏上了那片土地,并在那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

————————————

注释

【1】涮羊肉

涮羊肉,又称为“羊肉火锅”。

《魏书》记载,三国曹丕代汉称帝时,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人们使用火锅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但当时并不流行。后来,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各式的火锅相继闪亮登场。到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到了清末,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各具特色的火锅。

从考古资料看,内蒙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的辽早期壁画中描述了一千一百年前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三个契丹人围火锅而坐。有的用筷子在锅中涮羊肉,火锅前的方桌上有盛着羊肉的铁桶和盛着配料的盘子。这是目前所知描绘涮羊肉的最早资料。

比辽壁画时间稍晚一些的,是南宋人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涉及到的涮羊肉。

他原本是对所吃涮兔肉极为赞美,不仅详细记载兔肉的涮法、调料的种类,还写诗加以形容,诗曰:“浪涌晴江雪,风翻照彩霞。”这是由于兔肉片在热汤中的色泽如晚霞一般,故有此诗句。林洪也因此将涮兔肉命名为“拨霞供”,他在讲完涮兔肉后又说,“猪、羊皆可”。这便是涮羊肉的最早文字记载了。按照林洪的记载,当时是把肉切成薄片后,先用酒、酱、辣椒浸泡,使肉入味,然后才在沸水中烫熟,这同今天的涮法还有些不一样。

【2】哥伦布

1451年,哥伦布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

哥伦布在青年时代没有受到过多少正规教育,虽然他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纺织匠,但哥伦布对航海和来往于地中海之上的商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远航起因

哥伦布十分崇拜曾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并读过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中国。今天,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行纪》还保存在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书上还保存着哥伦布的眉批。

哥伦布喜欢读这本书的缘故,不是因为此书像《天方夜谭》一样有趣,而是仰羡中国和印度的珠宝,更使他痴狂的是书中对日本的描述。

其实,马可.波罗并没有去过日本,他是根据传闻写了几章关于日本的事。根据他的记述,日本位于距中国海岸2400公里的海上,国内有取之不尽的黄金。但是,因为国王不允许输出黄金,所以到那里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在那个充满黄金的日本国里,用黄金盖成了国王的宫殿,在宫中用4厘米厚的金砖铺起了道路以及房间的地板,甚至用金子做窗户框。并且在那里还到处都能采集到玫瑰色的珍珠,人们要把一颗珍珠放在土葬时死人的嘴里。书中也记叙了忽必烈在朝鲜设置“征日本行省”就是为了掠夺日本的财宝,并发动了对日本的战争。

哥伦布处心积虑地要闯出一条抢先到达东方的航路,梦想实现忽必烈没有达到的目的。

他曾在一封信中写到:自己日夜祈求从上帝那里得到产金的土地;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另外,哥伦布的好奇心也被他博览群书和长期的航海实践所搏动着。

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自年轻的时候出海以来,至今还不曾离开海上的生活。这种职业,似乎使所有干这一行的人,都产生了一种想知道世界奥秘的心情。”

1476年,哥伦布加入了一只法国的海盗船队。

在一次攻打意大利船只的战斗中,他所乘的船起火下沉,他跳海逃生,在海中他游了很长时间到达了葡萄牙。哥伦布认为他能大难不死并且到达了葡萄牙都是上帝对他做的安排。

哥伦布在把托勒密、马可.波罗和达伊(1350~1420)的著作作了研究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整个地球经度为360度,从西非往东到达广阔的亚洲陆地占280度(按托勒密的设想,非洲南端和亚洲大陆相连),从西非向西到东亚岸边的海洋占不到80度。

由于托勒密的《地理学》译文中的“海里”是阿拉伯的计量单位,而哥伦布未经换算成欧洲的“海里”就进行了计算,所以哥伦布又犯了错误。假使从加纳利群岛出发朝正西航行,由于该地的经度比赤道经度距离短,这样每个经度的距离将减至50海里(合80公里)。这样,由加纳利群岛向正西航行6400公里,那么就到了中国、日本和印度。

(2)获取支持

哥伦布经过以上推想,认为亨利王子和他的后继者采取沿非洲海岸南航的计划是不足取的。可是,由于哥伦布自己没有亨利王子那样的条件来实施自己的计划,所以,他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裘安王子身上,当时葡萄牙的航海事业是由裘安王子掌管的。但是,哥伦布出身低微,没有求见王子的机会。哥伦布却凭自己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在里斯本常到贵族女儿们住的修道院做礼拜,获得了一位大家小姐的垂青,不久他们就结婚了。凭着这一婚姻才使哥伦布得以同王室接近。

1478年,他向裘安王子兜售自己的计划时,也许是害怕他的计划被别人窃取而隐瞒了关键部分,加上他平时爱说大话无人信任和要价太高:除了一年用的粮食、三艘船、船员外,他要求封他为骑士,并且担任新发现地方的总督和分得该地一切财富的1/10,所以没人相信。

1482年,裘安王子当上国王后曾召开学者评价会来审查哥伦布的计划,最后还是被否决了。3年后,哥伦布的妻子死去,他就带着独生子离开葡萄牙来到了建立不久的西班牙王国。由于害怕哥伦布的计划被别国采纳抢先到达印度,裘安二世曾下令召回哥伦布,但遭到拒绝。

哥伦布到了西班牙后就开始活动,想从西班牙国王菲迪南德和皇后伊丽贝拉那里得到支持,1486年5月,国王和皇后终于召见了他。由于他的忠厚、自信及丰富的地理知识,哥伦布给国王和皇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西班牙很想在开辟东印度群岛航路的竞争中击败葡萄牙,所以对哥伦布的计划很支持,并责成一个由海员和学者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研究。遗憾的是委员会办事拖拉,到1488年还未做出任何决定,等得不耐烦的哥伦布又回到了里斯本,试图从国王约翰那里得到支持。可是,当时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门.迪亚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后胜利归来。这样国王约翰认为,东行到达亚洲的航路已通,于是对哥伦布的计划就失去了兴趣。

(3)美洲大陆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

听陆地上的人们说的是“印第安、印第安”什么的,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

后来才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代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

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西方人知的大陆,哥伦布到达了西方人认为的“新大陆”。由此,这块大陆就用证实它是西方人认为的“新大陆”的人的名字来命名——亚美利加洲。(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