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醉别千卮不浣愁(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古人是男子二十“弱冠”而娶,女子十五“及笄”而嫁。像王冕这样四十岁不结婚的男人,就算是现在,也算是奇葩。

当初,弱冠之年的王冕,也想着结婚生子呢。可正当父母忙活着给他娶亲时,取缔了44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又恢复了。

元朝第四任皇帝爱育黎拔力八达,虽说是蒙古人,但所下的诏书可一点也不蒙古。他的诏书,对哪些人能够参加高考,具体考什么内容,甚至连监考人员的组成都一一作了明确的规定。

别看他的招生简章简短,却点出了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

诏书上说: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方可参加考试。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想考取清华北大,必须是德才兼备之人,可不能光看分数。不然,就算你中得“三甲”又能如何?还不是跑去敌国,与敌人一起来对付自己的国家?前朝的秦桧,就是个例证。

【一】《论语.为政》儒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恢复科举那年,王冕正好符合条件。他参加了江浙行省的乡试,中举后,就带着自己的书童奔赴京城而来。

王冕生于那个文化荒芜的年代,加上是自学的底子,又没有名师的指点。因此,第一届高考,他就落榜了。

他是绍兴人,来一趟京城可是不易,又是贫困之家,哪有那么多的钱财供他来回折腾?于是他就在京城住了下来。可这一住就是12年之久,把自己从青春年少熬到了不惑之年。

王冕端起了酒杯,苦笑道:“有道是,三十而立,立家立业,可我住的,还像个家么?有道是,四十而不惑,可我怎么感觉,越活越不想活了呢?”

于湉发现,从王冕的眼睛里渗出了点点泪花,便安慰说:“你看你这人,以前没有科举,你们男人不是照样活得潇洒?怎么这恢复了科举,你们倒不能活了。”

王冕看到坛子里的酒已经喝光,又打发书童去打酒。

“哎~哎~别喝了。眼看要天亮了,今天不是还要去我家烧炕么,有你的酒喝……”

“我不去!”

“怎么又不去了?”

“我去你家,算什么,朋友?还是…?这不是坏了夫人的名声了么!”

“姐姐我不怕这些。”

“您不怕,我怕!”

“你个大男人,怕什么?”

“还怕什么!”王冕抬起头来说,“本来我就找不上媳妇,若再与你……”

于湉“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要不然,我嫁给你?”

王冕说:“不不不,你嫁我,你家大哥还不打死于我?我现在还不想死,家里还有老父老母,可不想让白发人送我这黑发人啊!”

“我家那位,早过世了。”

“过世了,过世了……姐姐,今年芳龄?”

“比你小六岁。”

“你,你二十一啊?”

“你怎么算出个二十一来……”

“你,你算算吧,我属狗的,今年不是二十七么!”

“你干嘛不是,十七多好?”

“十七,它不就,不是属狗的嘛!”

“还,还,你看你这张老脸,难道是‘做旧的’?”

“怎么还做旧,在姐姐眼里,难道我是老古董?”

“不是么?”于湉都被他气笑了,“你看你脸上的‘包浆’,不是,脸上的沧桑,你这皱纹……少说也有三十九了……”

【二】《大醉歌-下阙》王冕.诗

君不见北邙山,

石羊石虎排无楼,

旧时多有帝王坟。

今日累累蛰狐兔,

残碑断碣为行路。

又不见秦汉都,

百二山河能险固。

旧时宫阙亘云宵,

今日原田但禾黍。

古恨新愁迷草树,

不如且买蒲萄醅。

携壶挈榼闲往来,

日日大醉春风台。

何用感慨生悲哀?

这时,偷偷出去打酒的小书童回来了。

他一进门听了这么一耳朵,便替自家主人辩解:“不对,夫人。”

“什么,不对呀?”于湉看着他打回的酒说,“我看你偷偷出去打酒,就是不对!”

小书童打开酒壶,先给于湉倒了一碗。

于湉说:“你就这么惯着他吧,待会儿去我家吃好吃的,不带你去。”

“不是,夫人,您刚才把我家少爷的年龄说错了。”

“怎么错了?你家少爷真的不到三十?”于湉又转头问王冕,“你刚刚不是还念叨‘四十不惑’么?”

小书生说:“对,过了这春节,少爷正好四十。”

于湉掩嘴偷笑,“你确定么?”

“确定!”小书生道,“来大都之前,老夫人一个劲地嘱咐我,少爷是腊月二十五的生日,每到生日的早晨,千万记着给少爷下一碗长寿面。”他又指着桌子上盛梅花瓣的大白瓷碗说,“噢,对了,我就是用这只大碗下的面。”

“嫌我年纪大,不想娶我就明说么,装什么嫩!”于湉白了王冕一眼,“若你真想取我,我还不嫁呢!就你这臭脾气,做个朋友还行,若真做了夫妻,还不得天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