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百川沸腾山冢塌(2 / 2)

“朝廷不是让富裕的山东赈灾了么,并让山东行省的各个州县收养流民遗弃的子女,并拦住他们进京嘛。”

“哪能拦得住哟!再说了,去年全国一半的地方遭水淹,也说不定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哎,我听父亲道,皇上下诏了,说,募富民入粟拜官,二千石从七品,千石正八品,五百石从八品,三百石正九品……”于璐笑着说,“要不,咱也拿出点粮食,给你捐个官做做?”

友乾不屑道,“你给我放着那点儿粮食吧!一个芝麻大小的官,我可不稀罕!”

“皇上还说了,不愿入仕者,旌其门……这是光宗耀祖的营生……”

“走,走,走,出去!”友乾赶着于璐。

于璐正想往外走,友乾又叫住了她:“诶,那些灾民中,有没有好看的大姑娘、小媳妇?”

“你想干嘛?”

“咱家是不是该加个丫鬟了。”

“加什么丫鬟?谁需要?”

“你看,你的姐姐们,哪个不是三四个丫鬟伺候着。”

“我哪有她们那样的福气……哎~,你是不想给你自己弄个丫鬟?”

“我哪有那份心思!我连你都打发不足……”

“噢~那没有!”于璐说道,“你想想,那些逃荒过来的,哪家不是先把能卖钱的孩子卖了,不能卖钱的就遗弃了?反正路上都是些五六十岁的老妪,要不,给你弄一个回来当娘?”

“出去!”友乾大呵一声,拾起书来就朝于璐给扔了过去。

于璐吓得撒腿就跑。

友乾起身过去捡地上的书,却见书本打开了“崔涵复活”的那一页,便禁不住笑了起来。

因为这一章说的是,北魏时期有一个名叫达多的和尚挖墓取砖,竟挖出一个活人的故事。

怎么,他要去坟地里挖个死人给松老三做媳妇?

当然不是!他是想到了自己的佃户——苟乐本。

苟乐本其实不是的本名,他本是一个小叫花子,到底自己姓啥名谁,多大年龄,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为何姓了“苟”呢?有人说,他成天像溜门狗似的挨家乞讨;有的说,他穷的,连狗都不愿意搭理他。

那叫“狗不理”岂不更契合,为何叫了“够了本”呢?

这都是因为他好心,在讨饭的路上捡了一个天仙般的媳妇,而这天仙一样的女子,却是盗墓贼从坟墓里给盗出来的……

————————————

注释

【1】《小雅.十月之交》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周朝大夫因为不满于当政者皇父诸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顾中饱私囊的行为而作的政治怨刺诗。全诗八章,每章八句,从天昏地暗和山川翻覆这可怕的灾异,说到朝廷的坏人专权和国家的岌岌可危,然后说到面对此等情况个人在去从上的选择,显示出诗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情怀,开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精神之先河。

全文: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译文:

正是十月的时候,初一这天是辛卯。天上日食忽发生,这是凶险的征兆。往日月蚀夜光微,今天日食天地黑。如今天下众黎民,大难将临令人悲。日食月食示凶兆,运行常规不遵照。全因天下没善政,空有贤才用不了。平时月食也曾有,习以为常心不扰。现在日食又出现,叹息此事为凶耗。雷电轰鸣又闪亮,天不安来地不宁。江河条条如沸腾,山峰座座尽坍崩。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却又变高峰。可叹当世执政者,面对凶险不自警。皇父显要为卿士,番氏官职是司徒。冢宰之职家伯掌,仲允御前做膳夫。内史棸子管人事,蹶氏身居趣马职。楀氏掌教官师氏,美妻惑王势正炽。叹息一声这皇父,难道真不识时务?为何调我去服役,事先一点不告诉?拆我墙来毁我屋,田被水淹终荒芜。还说“不是我残暴,礼法如此不合糊”。皇父实在很圣明,远建向都避灾殃。选择亲信作三卿,真是富豪多珍藏。不愿留下一老臣,让他守卫我君王。有车马人被挑走,迁往新居地在向。尽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劳烦不敢言。本来无错更无罪,众口喧嚣将我谗。黎民百姓受灾难,灾难并非降自天。当面聚欢背后恨,罪责应由小人担。绵绵愁思长又长,劳心伤神病恹恹。天下之人多欢欣,独我处在忧伤间。众人全都享安逸,唯我劳苦不敢闲。只要周朝天命在,不敢效友苟偷安。(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