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何当从子东南去(2 / 2)

只听王月友又道:“管不住是吧!要不,干脆,把这王小姐弄回家算了……”

赵孟頫笑了笑,不置可否。此时,没人搭话,齐刷刷的把眼光却都聚在管道升身上。

管道升笑着说:“你们看我干嘛?又不是我纳妾【1】。”

王月友问:“这么说,嫂夫人是同意了。”

“同意,这是好事儿呀,为什么不同意!”管道升又道,“再说了,我也正想找个妹妹跟我作伴。”

管道升脸上一本正经的,不像是开玩笑,赵孟頫慌忙推脱说:“这,这,这,夫人呐,这种事儿,你怎能自己就答应了呀,好歹问一问我么!”

夫人?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称呼,这是明摆着要分大小了,管道升白了赵孟頫一眼,“不就纳个妾么,这等小事,我还做得了主。”

也不知是激动,还是诚惶诚恐,赵孟頫“我,我”地说不出话来。

“你怎么了?”管道升问道,“她脸圆圆的,屁股也圆圆的,还真像你画的那只花蝴蝶……挺可爱的,怎么,你不喜欢她?”

“喜,喜欢!”赵孟頫终于说出了实话。

管道升说:“既然喜欢,过几天就把她接家里来吧,咱仨一起过。”

赵孟頫心头一阵狂喜:“真,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管道升还是一本正经,“我也学学那李之问的夫人,我做大,她做小,我指定能把你俩伺候好!到时候,我再给你俩做我最拿手的‘爆炒腰花’,给官人好上地补一补……”

“老妻呀,夫人呐,你真是太好了!”赵孟頫起身作揖。

只听管道升又来了一句:“腰子,就用你的。”

众人哈哈大笑,赵孟頫却尴尬地站在那里。

正在此时,王小姐推门进来打破了僵局:“赵大人,你看这张纸够大么?”

“够,够,够,铺桌子上,”赵孟頫转身一指旁边的桌子。

众人都跟着赵孟頫来到书桌旁。

只见赵孟頫挥笔写下了一首古风诗:

“绝代有佳人,被服绮与纨。

蛾眉秀联娟,吐词馥若兰。

清歌启皓齿,瑶琴发哀弹。

一弹再三叹,听者涕汍澜。

借问谁家子,为言本邯郸。”

当赵孟頫写就了最后的落款“鸥波谨封”时,众人一起鼓掌。

王小姐看着这书法呀,只用了她取来四尺纸[138cmx34cm]的四分之一,也就写了个“四尺八开”[35cmx34cm],便不悦道:“赵大人就写这么一丁点儿,让我怎挂的出来呀!”

管道升道:“你不见落款有‘谨封’二字么,这是让你一个人看的,不是让你挂出来显摆的。”

赵小姐怯怯地对管道升说:“大人不是想出名么,我不挂出来,他怎么出名?”

“等着你给他出名…呵……”管道升不屑得跟她说。

众人大笑。

一同仁说:“这就是鼎鼎有名的赵子昂,赵大人。”

王小姐大吃一惊:看来自己是没戏了。她赶紧走到管道升的面前又施一礼,“这位就是神仙姐姐——管瑶姬啰!”

“王妹妹,不必客气。”管道升微笑地扶起了她,“若妹妹真能识得这诗中意,我便准许你进入赵家;若不能,说明你不适合于他!”

赵小姐把这首诗又看了好几遍,总觉得这诗就是写自己的,便道:“这不就是说我的么?”

管道升问道:“你是邯郸人?”

赵小姐摇了摇头。

管道升说:“邯郸,旧之赵国也。佳人者,官人自况也,而今流落至此,一弹而三叹,此非亡国之音哀以思乎!”她又指着落款说,“官人自济南回京,今天我俩也是第一次见面,署名‘鸥波’,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但我明白这字号的意思,他是想像鸥鸟那样生活在水边,过一种我俩都向往的悠闲自在的退隐生活……”

听了管道升的解释,王月友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天上人间此佳偶,齐劳共命兼师友。”

————————————

注释

【1】娶妻纳妾

中国古代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喜迎正妻、正房叫“娶”;喜迎小妾、偏房叫“纳”。不同的两个字,道出的是中国古代基本伦理和社会等级观。

那么,妻为何是“娶”,妾为何是“纳”?

(1)从“娶”的本意说起

“娶”由“取”、“女”两个字组成。

“取”的古意是指在战争胜利后,获胜者割下对手的左侧耳朵,交回军营以获军功。甲骨文更是形象地表达了这个含义。由此,引申出来的含义是接取、获得、获取等。这个含义与“女”字组合起来,意思就是接取女子、获取女子。根据《说文》的解释:“娶,取妇也。”通俗讲就是指迎接女子进门成婚,并延伸出娶亲、娶妻、娶妻生子、娶媳妇等词语。

(2)从“纳”的本意说起

“纳”由“丝”、“内”两个字组成。

这是一个会意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丝被水浸湿,水分慢慢浸入丝中。由此,引申出来的含义是收进、收归、接收等,并延伸出纳交、纳入、纳受、纳士招贤等词语。古代曾广泛存在“纳女”现象,这里的纳女是指,把美丽的女子致献给君王、士大夫。《礼记》记载:“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扫洒。”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之士大夫以纳女后宫为耻,今人则以为荣矣!”

(3)娶妻、纳妾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纳女还是纳妾,与娶妻绝对是不可混用的。因为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娶”妻是男子成家、而后立业的人生大事,讲究的是明媒正娶,代表了一种正式婚姻关系。

按照周礼的规定,两者首先从程序上就不一样。

娶妻讲究,“三书六礼四聘五金八抬大轿十里红妆”:

先是出钱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女方家首肯,媒人要来女方名字和生辰八字(过去这是严格保密的),男方进行卜问吉凶(现代男女谈恋爱替代以查对方星座了)。还要问清女子生母姓氏,借此区分是嫡女还是庶女,至于门第、财产、相貌、健康等也多在卜问范围里;男方合过八字、问过吉凶,一切如意的话就要送重礼订婚;订婚送聘礼是非常隆重的仪式,聘礼装在大轿里,锣鼓开道,阵式和规模仅次于迎亲;送下聘礼后男方可择定婚期,在大红纸笺上写明男女双方名字、生辰八字,由媒人送给女方;婚期当日,新郎亲自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

上述“六礼”缺一不可,否则就不算明娶正娶。

纳妾当然就不需要这么麻烦,“女为人妾,妾不娉也”只要“兑为妾”:

就是说,女子被纳为妾,不需要男方搞三书六礼那一套,只要给够钱就可以。最为关键的是,丈夫纳妾事先要征得妻子同意,如果强行纳妾,女方可以告官。同时,妻子不允许被降为妾,只能休掉,而休妻的理由要足够多和硬气,否则女方也可以告官。即使准许了休妻,也有一套严格流程。对于妾,你若是不想要了,连“休”字都不需要,她像一个物件,丢掉即可。甚至妾可以相互买卖,相互送人。比方说,魏国的曹彰就用爱妾换了一匹马。

另外,家族对妻、妾所生的子女也有不同待遇,妻所生的子女是“嫡出”,妾所生的子女是“庶出”,嫡出子女有家庭财产继承权,庶出子女则没有。

现在,很多人误认为古代中国是“一夫多妻制”,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在进入家庭以后,基本就成为了家庭的主人,可以掌握经济和家庭事务的管理活动。而妾只是满足夫君对于房事和生孩子方面的需求,二者在地位方面一嫡一庶,待遇也有些非常大的差别,但正是因为如此泾渭分明的等级观念,一个庞大的家庭才可以按照一个正常规律运行。

在近代,随着千年等级制度的瓦解,社会上出现了“先纳妾后娶妻”、妾被男方家转正等现象。但是不管怎样,男子迎正妻叫“娶”,迎小妾叫“纳”,这个规矩始终没有改变过。(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