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天机变(1 / 1)

天煞帝女 织女 1080 字 2023-01-09

杨国公:“陛下!臣实在是冤啊!臣万死也不敢生如此不臣之念、行如此大逆之行啊!”“陛下!”丞相竟一脸气愤地说:“贵妃是你硬纳入宫中的,不是国公送入宫中的,纳其为贵妃纳十三皇子为太子,都是你自已一意孤行,文武在官与国公大人都是反对的啊!”这软丞相难得硬一回。皇帝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吓得马上又软了,跪伏在地,又吓得口吃:“臣,臣,臣是据实而言的啊。”“那么,按两们爱卿所言,这纯属贵妃与奸夫两人之事了。”丞相愣愣地不说话。皇帝“嗯?”了一声。他才战战兢兢地答“恐怕是的。”皇帝竟爽快地说:“那这贵妃与太子,就交给两位爱卿处置吧。奸夫是谁,贵妃一直不肯说,朕又狠不下心逼问她,你们替朕好好问问她吧,若问不出来........也就算了吧,无需为难。”这话听起来总让人觉得怪怪的。这怪也许是最后“就算了和无需为难”几个字吧。国公说:“这事,臣请陛下交由大理寺处理吧。”“这事,朕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桓帝说。也是,被带了顶绿帽子,谁还会把这事到处富扬呢。“再说。”桓帝说:“杨家世代忠良,国公你又忠心耿耿,朕不能不考虑你的感受,况且,朕也不想这事传出去后,让人生出诸多揣测,影响你我君臣之谊,所以朕决定秘密处理这事,至于贵妃与太子嘛,杨国公,韦丞相,他们就交由你们处置吧,国公想怎样处理他们都行,甚至想把他们带回家朕都不管。”丞相失神了一下:“带,带回家?”“去吧。”皇帝说。......东宫太子府。杨贵妃一直守着太子,寸步不离。她的心惶惑不安,坐又不是,立又不是。如一个在刑场上,伸头待戮的死刑犯。当宫女报:“杨国公与宰相大人求见的时候,她吓得一把抱住吃了药正沉沉而睡的小太子。”......当杨国公与丞相步出东宫时,俱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走到长廊上时,一阵冷风带着湿气,瞬间笼罩了两人。浑浑噩噩的两人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强烈的一道闪光和紧接着的一连串的轰轰声唤回了神智。这天地不知何时变色了!狂风呼号,电闪雷鸣!廊两旁的湘妃竹帘被刮得呼啦啦地响,乱摇乱晃。两人仰头,呆呆地望了望天。天空墨云翻滚,闪电如蛇疯舞,雷声轰隆隆。这,将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暴风雨!林间,又不知会有多少巢覆卵亡。如此大的一场暴风雨,来临前,他们竟是一无所觉,似乎一点预兆都没有。那是因为“天神”造的假象太麻痹人了。上天要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他先给你营造了一个太平盛世,纸醉金迷,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假象,将你引到了自以为花团锦簇、鸟语呢喃、泉水叮咚、香风阵阵的世外仙境,再忽的,天翻地覆,将你与这些假象一起掩埋。先帝啊,陛下啊!一阵浓浓的悲伤袭上国公的心头,苍天啊,真要亡我杨家吗?我杨家是否要巢覆卵亡了!想我杨家世代忠良,何至于此啊。.......国公两人来到天子书房,向皇帝报告:太子急病而薨,贵妃伤心过度突发急病身亡。天子大大惊讶问国公:“你说什么?你杀了他们!”国公伏地泣曰:“这两个孽障万死难辞其罪啊。”“我不是让你不要为难他们的吗?”皇帝说。国公与丞相跪伏在地,心中惶惶。皇帝叹了口气,说:“罢了,朕说过把他们交由你们,说了任由你们处置的,本以为国公是他们的亲人,会为他们选一条好的路的,谁知......唉~罢了,罢了!对了,贵妃可否招出来奸夫是谁?”“那孽障至死都不肯说出奸夫是谁?”国公答。皇帝一时沉默下来。他一沉默,似有无形的强大压力,充斥了整个书房,国公尤可承受,但丞相瑟瑟发抖。久久,在丞相的心理差点就承受不了,似要晕倒的时候,桓帝才开口:“国公如此急着灭了贵妃与太子的口,是为了保护某人吗?”如此一出下来,久经风浪的国公大人若是再不明白皇帝要干什么,那就真的辜负了他几十年来所经受过的大风大浪了。桓帝要对杨家动刀了,所以,他如今做什么都是错的。“臣一时气愤,杀了她生下的那个孽种!本想留着她,慢慢问出那个奸夫来,谁知,那不肖女一时受不了,竟触柱而死,臣处事不周,请陛下责罚。臣教养出如此不肖之后人,实在有愧列祖列宗,有愧先帝,有负陛下,臣愿以死谢罪。但我杨家满门忠烈,绝不会生不臣之心,更不会作不臣之事,请陛下明察。”在国公说到贵妃触柱而死时,跪地低头的丞相的嘴角神经质地抽了抽。如花似玉的杨贵妃死得甚是惨烈。她本要过来抢夺太子,但被两个执事宫女死死拦住,眼见太子惨死,她如发疯一样大喊大叫,趁人不备,一头撞向旁边的大柱,当场血溅,向一旁倒去,身体撞倒一旁燃烧正旺的火炉。火红的炭灰瞬时倒溅了她一身。她身上马上就着起火来。当场四人紧急扑救。东宫已被控制了起来。国公两人进来时,让不相干人等全退了下去。所以,室内,只余杨国公和两位执事的宫女。当火被扑灭后,杨贵妃的尸体惨不忍睹。“罢了,罢了,皇帝说,你们回去吧,这事就到此为止吧,明天,朕会公布太子与贵妃死讯。”国公与丞相感觉像做梦一样,如此不真实,难辩真假:“这事,难道就真的到此为止吗?”恐怕,不会这么简单吧。果然,在两人要退下去的时候,皇帝说:“对了,因太子久病不愈,贵妃日夜焦心,以致重病不起,国公大人身体状况又极是不妙,朕昨天已分别让人传旨杨家各驻外将领,入宫或回家侍病,他们估计都已在路上了,由于侍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各驻地不宜群龙无首太久,所以,在他们离开驻地后,朕已下旨,另派人暂时接替了他们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