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五味子 懒兔子 1765 字 2022-12-07

第十五章

吴畏被确诊为尿毒症。

自从上次去过医院以后,吴畏又托老李帮他找了好几个专家,辗转了几个医院做检查。结论都是一致的,慢性肾衰竭晚期,也就是尿毒症。目前吴畏的肾脏出现萎缩,功能已经不可逆地丧失,导致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怪不得吴畏莫名其妙地胖了很多,真的是水肿导致的。治疗的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透析了。

透析有两种方式,一是血液透析,二是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就是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器中通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再把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至体内,以达到排出废物,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如能长期坚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但是缺点很明显:每次需要扎针;贫血比较严重;透析前后血压会受影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无法任意更改透析时间;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风险大大增加;另外价格也不便宜,每次血透的费用都在4000~5000元。不过如果可以走医保,那就好很多,差不多可以报销80%的费用,这样病人一年要承担的大概15万元。

腹膜透析就是把一种被称为“腹透液”的特制液体通过一条“腹透管”灌进腹腔,这时候腹膜的一侧是含有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血液,另一侧是干净的腹透液,血液里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就会透过腹膜跑到腹透液里。保留3~4个小时后(夜间可保留8~10小时),把这些含有废物的腹透液从腹腔里放出来,再灌进去新的腹透液。这样每天更换3~4次,就可不断地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了。不过这个操作不是在医院进行的,需要患者或家属经过教育、培训,掌握腹膜透析操作后,自己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相对来说,腹膜透析比血透安全一些,费用也少了将近一半,但问题就是得自己来,比较麻烦。

尿毒症一旦得了,就再无治愈的可能,这一点医生非常明确地跟吴畏说了。透析治疗其实是一种代偿治疗,也就是说利用透析的方法取代肾的功能。长此以往,双肾就会萎缩,直至最终完全丧失功能,到时候人就不行了。经过透析治疗,具体能存活多久,就看患者自身的体质情况了。总之,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个绝症,只能拖延生命,再无康复的可能。另外,并发症也很多,这个不可避免。

权衡再三,吴畏选择了血透。或者说,根本别无选择。血透,至少是在医院进行的,一周来三次,不管怎样,有不好的情况医院都能随时发现及时治疗。而腹透,自己在家弄,沈鸿立刻就会发现的。这是吴畏最不想的。绝对不能让沈鸿知道。现在不是时候。但是什么时候才是时候,吴畏也不知道。吴畏不想让沈鸿担心,妈妈刚去世没多久,现在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全靠沈鸿一个人照顾着,如果他也病了,而且还是这样一个绝症,他怕沈鸿受不了。就连他自己,也一时无法接受——原以为望不到头的生命,转眼就看到了期限。但不管能不能接受,日子都得过下去,这事儿必须先自己扛。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真到瞒不下去的时候再说。

想要做血透,就必须在胳膊上造一个瘘管,这样才能让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这种动静脉内瘘术也是一个手术,需要住院,因为术后要观察情况,如果失败还要重做。一般来说医生会选择在手腕处进行手术。但是如果伤口在那里,很容易就会被沈鸿发现。所以吴畏坚持把瘘管做在肘前部位,这样冬天衣服穿得多,沈鸿一时半会儿也发现不了。而且,吴畏想了一下,沈鸿每次都睡他的右边,所以他选择把瘘管做在了左侧的胳膊上,这样,至少睡觉的时候可以不妨碍搂着沈鸿。

既然瘘管手术需要住院,以后还要透析,短期内吴畏都不可能上班了。第一是他的状况太不好,身体越来越虚弱,脸色黄暗,腿脚浮肿,小便困难,血压升高。吃不下饭、恶心、呕吐已经成了常有的事儿。好几次,他差点儿晕倒在大街上,只想往地上赖。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应付高强度的工作的。第二是因为医生跟他说,刚开始透析的病人,反应会比较大,很多人甚至会出现晕厥或者类似癫痫发作的抽搐,说不定要留院观察。

不能上班,又编不出能请几个月假的理由,吴畏只能把生病的事情,和自己的直接领导夏总说了。夏总是个40多岁的女人,干练、温和。她一直很欣赏吴畏,在工作中给了吴畏很多锻炼的机会。听吴畏讲完病情,夏总非常吃惊,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年轻的人,会得这么严重的肾病。这事儿对夏总的触动很大,她一直觉得人年轻的时候就是应该奋斗,应该拼命工作,一切以事业为重。但是看到吴畏现在的样子,她觉得很痛心——这种压榨式的成长换来的结果太可怕了。拼命工作,不应该是真的拿命去拼。这种损毁,也许会造成不可逆的终身疾病,如果是这样,那任何成就都是不值得的。她非常体谅地立刻同意了吴畏的请假,并且让他一定要以身体为重,等好了再来上班。这期间吴畏带底薪休病假,工作岗位调整至办公室,不再担任华东地区的营销负责人。不过,夏总答应他,一旦他身体恢复到可以出差,这个位置还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