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殿中,当今皇帝怒气冲冲,焦灼不安地来回走着。当今皇帝赵炅,本名赵匡义,其兄太祖赵匡胤开国为皇,避兄讳改名赵光义,继位之后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现名。
雨越下越大了,丝毫没有减轻的趋势,
皇帝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渐渐有些昏暗,御膳房送上了晚膳,可是再看看桌上,连午膳还搁在那儿没动。
因为皇帝没心情吃。他怒气冲冲地指着内侍夏承忠道:“你、去看看,这孽障走了没有?”
夏承忠连忙一溜烟儿地出去了。一到殿外便暗暗叫苦,那人何曾走了,却还倔强跪在雨中呢。
见到大内总管的身影,那人更大声道:“楚王赵德崇,求官家赐见。”
“咣——”地一声,皇帝手中的茶盏落地,他拍案而起道:“不理他,由他去——”
雨,越下越大了。
皇帝传膳,进进出出的宫人内侍,看着楚王跪在正殿前,连忙都绕着走,然而,也只能投来同情的一瞥,却谁也不敢在皇帝面前火上浇油。
过得半晌,一个红袍人匆匆赶来,问夏承忠:“这、这是怎么回事?这小爷怎么闹成这样。”
夏承忠如见了救星:“哎呀王公公,您可来了,快劝劝殿下吧!”
这红袍人,正是当今内宦中的第一人,王继恩。
王继恩来历不凡,当年陈桥兵变时,他第一个开的宫门,也是他一马当先取至符太后处取了皇帝的玉玺呈给太祖。当年太祖驾崩时,身为大内总管的王继恩,封了消息,自己骑马到晋王府,拥着当今皇帝即位的。
皇帝北伐高梁河,他随侍在侧,也是他在高梁河之战时,抢过皇帝上了牛车逃走。多年来随着皇帝南征北战,成为皇帝的心腹之臣。
而皇长子楚王德崇,更是他看着长大的,他太了解这个小主子的性情了。
楚王德崇雨夜跪殿,必是为他的叔叔秦王赵延美求情而来的。
而这一点,恰恰最令皇帝恼怒的事。
自朱温灭唐,此后诸候割据,战乱不休,南北各建政权,统称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苦的是百姓,要饱受离乱与杀戳。各国征战中,逐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终于大鱼吃小鱼,吃到北方后周,方才显现一统之契机。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继位,以天下一统为任,南征北讨,逐渐一统了中原各地,取得后蜀四州,直逼南唐,尽取江北之地,此后又亲自北伐,夺得辽国所占河北三州三关,打下诺大的一个江山来。只可惜天不假年,正当世宗雄心勃勃,欲再北上收取幽云十六州之时,却不幸病重而亡,只遗下一个七岁的小儿柴宗训继承大位。
当年,殿前都点检、禁军指挥使赵匡胤在陈桥驿一带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自此后周天下结束,赵氏大宋江山一统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承柴世宗未了遗愿,先灭南汉、后蜀、南唐等国,天下已呈一统之势。历建隆、乾德、开宝诸年号,在位一十七年,于开宝八年驾崩。
传言太祖死时,晋王赵光义与宰相赵普连夜议事,至太祖最后一息时,令内侍守住宫门,连宋皇后及二皇子赵德芳、赵德昭皆不得入内。只晋王一人在旁。当日内侍们只远远见着烛影摇红,听不见太祖说话声,只见晋王的影子于烛影中,时而离席似在逊让,最后只听得有柱斧砍地之声,太祖声音激惨地叫了一声,却听不清叫什么?不多久,晋王传谕太祖驾崩,按着金匮誓书,已传他为帝。
太祖皇帝夺柴荣孤儿寡母江山,岂知自已死后,亦是孤儿寡母,江山落于旁人手中。他在泉下若相逢柴荣,却不知可说得什么话来。
皇弟开封府尹赵光义初登大位,改年号为太平兴国。此时宫里传出言论:当日太祖之母昭宪杜太后临终前,言曾太祖得国之事乃因后周国无长君,于是命死后传位其弟光义,再传光美,再传德昭。赵普写立誓书,收于金匮,称金匮誓书。因此赵光义为帝,名正言顺。此后其弟光美避圣讳改名为廷美,封为齐王,并继其位为开封府尹;并封太祖长子德昭为武功郡王、次子德芳为山西道节度使。时年德昭二十岁,德芳十四岁。按着金匮誓书,这三人皆可在皇帝死后承继皇帝之位。
却在今年三月,皇帝将巡幸西池之前,却有皇帝当日在晋邸时的旧臣柴禹锡、赵熔、杨守一等人秘密入宫密告,说秦王赵廷美骄恣不法,有逆乱之心,与宰相卢多逊有秘谋,将在皇帝巡幸西池时作乱。
皇帝正在御花园赏花,听到这个讯息,大吃一惊。此事一涉及秦王,二涉及宰相,实是非同小可。他犹豫了一下,缓缓地道:“此事可真?须知,此事非同小可!”
秦王,是皇储,一不小心,就是杀身之祸,一般臣下焉敢多说一句。
柴禹锡本是皇帝藩邸里的旧臣,因此上说话,与其他臣子相比,便少了些顾忌,道:“官家,秦王素有怨望之言,甚至于酒后说……”
皇帝眉一挑:“说什么?”
柴禹锡道:“他说,武功郡王和兴元尹都死在官家的手中,迟早也会轮到他。”武功郡王赵德昭,兴元尹赵德芳,正是太祖皇帝留下的两位皇子。自太平兴国四年赵德昭自刎之后,太平兴国六年赵德芳又病死,距今不过半年。
秦王竟是直指皇帝害死两位皇子,这话说得剜心。皇帝退后三步,回想过来,已气得浑身发抖:“好、好,这倒是朕一心善待的好弟弟。朕就差没有把心挖出来给他们了,他不但疑朕,还竟敢如此诬朕。真真连禽兽也不会说这等话来!”
柴禹锡磕头道:“官家,早定对策!”
皇帝只觉得头皮一阵阵发疼,缓缓地吸了一口气,扫视众人一眼:“众卿有何见解?”
杨守一道:“官家,本来国事,应询于宰相,可是秦王不法,势将谋变,而宰相却毫无表示,因此上传言说宰相卢多逊交好秦王,有勾通情事,恐怕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此事,必不能召卢相商议。”
皇帝点了点头:“朕自有分寸。”下面说些什么话,他并没有听进去。卢多逊为相多年,大权在握,精于权谋,柴禹锡等臣子虽然忠心,却不是卢多逊的对手。
要对付卢多逊,只有找他的老对头——前宰相赵普。
皇帝长长了出了一口气,道:“宣赵普。”(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